任雅潔 于德輝
(保定學院 河北保定 07100)
河北省高職高專物流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考量
任雅潔 于德輝
(保定學院 河北保定 07100)
物流教育具有教育與服務的雙重性質,對地方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物流教育質量的高低對地方經濟發展速度、規模、模式等都會產生重大影響。河北省物流教育現狀與地方經濟發展有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分析彼此互動過程中的不良狀態,通過院校、企業及政府三方共同努力,尋求河北省物流教育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的更優、更好、更有效路徑。
物流教育;經濟;服務
高職高專院校應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方案,畢業生應具有基礎理論知識適度、技術應用能力強、知識面寬、素質高等特點。尤其是物流教育具有明顯的服務性質,其培養的物流人才主要是為地方經濟服務,其水平的提高對推動地方經濟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地理環境迥異,物流教育在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體現相對性特點。本文力圖通過對河北省高職高專院校物流教育在服務當地經濟發展過程雙方的互動關系探求更高效的物流教育模式,通過學校、企業、政府三方的有效融合,明確物流教育服務型教育體系,提高對社會的貢獻率,從而更好地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
河北省是一個農業大省,農業大省要重視教育,沒有農民科學文化和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就很難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很難實現全面小康。縱觀物流專業知識在農業領域中的應用近乎于處于空白狀態,絕大多數農民都是依靠傳統的經驗從事著農業的儲存、運輸等物流活動,傳統的高投入、低增值的農產品物流活動使農業“物流不暢”現象明顯,而且缺乏對農產品種植與銷售的預測與分析,這既不利于增加農民收入,又影響了社會主義農村現代化進程發展。相對于河北省工業領域中物流活動的進行,很少有企業將物流納入到企業規劃范圍內作為獨立的項目進行研究與考察,而且由于缺乏物流專業人才的指導,大多仍沿用傳統的作業方式、方法、設備、觀念,沒有充分發揮物流的“第三利潤源”作用,嚴重制約和影響了當地企業發展活力和后勁。從這個意義上講,將高職高專物流教育培養模式與河北省農業和地方企業經濟發展相結合,會為我省不同產業、不同區域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注入強勁的動力。
高職高專院校物流教育會為不同層面、不同性質的企業及部門培養不同需求層次的物流專業人才,反過來,地方企業和部門也能為高職院校物流教育提供重要的支持。一方面,物流教育的實用性決定了建設物流實訓基地或實訓室的必然性,地方企業和部門可以通過贊助或合作的方式為高職院校相關設施的建設提供資金、物力、人力和技術的支持,還可以在物流教育實訓的過程中,讓具有實戰經驗的企業人員對學生進行實踐指導。另一方面,地方企業和部門實際發展中對于物流教育人才的需求特性,如對人才需求數量、知識結構、專業技能和整體素質的發展變化會引導高職院校物流教育課程體系設置和教學模式的更新,使其教育面向地方不同性質、不同區域、不同產業的物流實際工作和活動,從而提高我省物流教育人才的職業細化度。事實表明,地方經濟對物流人才的需求性決定著高職院校物流教育的發展,地方經濟發展對物流專業人才的大量需求是高職院校發展物流教育的前提條件,也才能促進高職院校物流教育的發展壯大。
在地方院校的物流教育定位和地方經濟發展的速度、規模和模式中,地方政府具有一定的引導作用。高職高專物流教育在構建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時應以“應用”為主旨和特征。但是地方政府在創辦該類專業時定位模糊,缺乏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的觀念,物流人才培養模式沒有與河北省經濟發展的特色相結合,專業教學體系和課程設置往往立足于物流的國際發展理論以及國內先進企業的經驗,很少針對地方經濟發展特性開展相關物流教育。比如河北省屬于農業大省,農業在我省經濟發展中占有一定比例,但我省高職院校物流教育中很少開展與農業物流有關的課程和培訓。這嚴重影響著我省物流教育與地方經濟的協調發展。
另一方面是高職院校物流教育系部和地方企業或部門的物流意識也阻礙了彼此間的合作與交流。高校教育服務地方經濟是高等教育多元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尤其是物流教育專業實用性的明顯特征要求其必須與地方經濟發展相聯系。但是我省絕大多數院校在物流教育實踐中,仍固守著傳統的滿堂灌的教育思想,很少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也影響著物流人才的技能培養,從而阻礙著我省地方經濟物流發展的腳步。反過來,我省地方企業和部門在物流實踐發展中受傳統思想觀念的束縛和思維慣性的影響,還沒有樹立競爭觀念、效益觀念、系統觀念、服務觀念等現代化物流思想觀念,沒有意識到高職院校教育尤其是物流教育與地方經濟發展長期的互益性,也還沒有看到專業物流教育人才對推動企業或部門物流發展的潛能,所以很少愿意為地方院校物流教育實踐提供實訓基地或以投資或合作的方式與地方院校物流教育更新實驗設施設備。高職院校與地方企業或部門間的這種想法和做法本身就屬于缺乏現代化系統性、整體性觀念的體現,從而阻礙了彼此的發展進程。
高職院校根本任務是培養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但其職稱評審標準基本是參照普通高校重科研、輕教學、重傳授、輕實踐的教學思路,這使得高職院校教師包括物流教育專業教師過分地注重個人科研水平的提高,輕視學生專業技能的提升,這就更增加了現代物流理論與技術向地方經濟發展應用推廣的難度。不僅如此,我省高職院校物流專業教師絕大多數都是由其他行業轉行而來,對物流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要遠遠落后于專業教師水平,這種非專業教師體制也限制了在我省物流教育實施過程中與地方經濟發展滲透性結合的深度和廣度,影響了高職院校物流教育技術水平的提升和為地方經濟服務的積極性。
當然,在我省物流教育與地方經濟發展互動中,地方政府可以擔當重要角色。地方政府可以在院校或物流教育部門與地方企業間牽線搭橋,促成二者有效的、長期的合作,這不僅為物流教育尋找到適合的實訓基地,而且還有利于企業物流人才需求特點引導高職院校物流教育的培養模式改變,以適應不同企業、不同層次的物流人才需要,這種有的放矢的物流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地方政府、高校和地方企業或部門間具有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在地方經濟發展中,其地位和作用密不可分。地方政府要將物流教育準確定位于地方經濟發展,將高職高專物流教育與地方企業或部門需求緊密結合;高校物流教育在實踐中,要打破傳統的教學觀念,走出教室,走出校園,深入企業,深入部門,在物流教育教學模式中,科研與實踐并重,在提高教學科研水平的同時,更要注重物流人才實踐能力的培養;對于地方企業或部門而言,不僅要對員工進行現代物流思想觀念包裝,使其看到高校物流教育與企業或部門發展的內在一致性,而且要用發展的戰略眼光對待物流人才聘用和任用模式,使其在動態發展中不斷適應企業物流人才的需求特性,從而通過物流的戰略地位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降低企業成本,提高社會經濟效益。
任雅潔,河北省保定學院管理系。
河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研究項目(SZ20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