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靈芝
(河北政法職業學院 河北石家莊 050061)
高職教師掛職鍛煉問題探析
王靈芝
(河北政法職業學院 河北石家莊 050061)
目前處在探索期的掛職鍛煉工作還存在諸多不利因素,影響到掛職鍛煉效果。高職院校需要從管理機制、發展環境、掛職教師主觀等方面進行分析,探索相應對策。
高職教師; 高職院校; 企業; 掛職鍛煉
組織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是提高高職院校教師專業實踐能力、培養 “雙師型”教師的有效途徑。為此,近年來各高職院校積極組織教師到企業一線掛職鍛煉,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相當一部分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著掛職鍛煉的效果。這些問題已經成為當前高職教師掛職鍛煉開展以及達到預期理想效果的瓶頸。現結合本人到企業掛職鍛煉的經歷談談自己的一些思考。
目前,高職教師掛職鍛煉正處在探索期,部分高職院校對到企業掛職鍛煉的政策籠統含糊,缺乏較為有效的組織、監控和其他有利的保障措施,有些院校由教師自己去尋找掛職單位,自己決定掛職的崗位及掛職期間工作、學習的內容和方式,鍛煉效果的反饋渠道也較為單一,教師與學校處于相脫離狀態。教師在選擇企業進行掛職鍛煉時存在著諸多問題,隨意性的選擇最終導致在掛職鍛煉起點上的先天性不足,影響了掛職鍛煉的效果。
許多高職教師響應號召利用各種關系到企業掛職鍛煉,但多數掛職教師對于掛職鍛煉的意義和具體操作還存在著認識不清、含糊操作的問題,更難做到科學安排工作,及時適應新環境,很多敷衍了事,并不在狀態。究其原因除去客觀因素的影響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主觀原因。高職教師作為掛職鍛煉主體,存在雙重身份、雙重任務:既是為人師,要承擔學院交給的教學任務,又是投身企業一線做“企業人”,承擔企業交給的生產任務。這兩種身份如果不能順利轉換,或者時間安排不適當,會直接影響掛職鍛煉效果。這種轉換既受掛職的方式、時間牽扯,又受掛職教師心態的影響。如何科學安排掛職的方式、時間,和調整心態,既是高職院校必要研究的課題,也是作為掛職鍛煉主體的高職教師自身應積極面對的問題。
一方面,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是高職院校提高教師素質、關系到高職院校未來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而另一方面,這項工作又流于形式,效果難現,我們該如何應對目前的尷尬呢?本文認為有以下幾方面:
面對諸多困境,我們高職院校要“主動出擊、真誠合作”,搭建合作平臺,只有搭建好這一平臺,才能做好其他工作,否則只能“顧影自憐”。
1.認真做好專業剖析、市場調研。
校企合作是建立在雙方資源優勢得以共享的基礎之上的,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故而,當前高職院校迫切需要做的是,從本校自身實際情況出發,對專業特點及教師隊伍特點做剖析研討,對市場進行深入調研,結合自身特點分析出與專業及教師隊伍對口或相關的企業單位作為掛職鍛煉合作對象。再把對方的工作環境、發展狀況、開發項目等基本情況進行深入調查研究,清楚企業需求什么、教師能夠為企業提供什么服務、在合作中企業能得到怎樣的創造價值、怎樣做能減少企業管理成本的壓力等等問題。必做的自我專業剖析和企業調研,是校企合作的基礎,學校變“被動”為“主動”的必要條件。
2.校企共建掛職鍛煉合作運行機制。
結合校企實際情況共同建立起有效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利多贏”的共享多贏運行機制,可分為兩種方式:一是,校方根據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需要并結合青年教師的科研方向,有計劃、分批次的安排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在探究理論與實踐結合、了解生產過程的同時,協助解決企業安全生產等方面的技術問題。而企業則根據校方教師自身條件和專業研究方向,結合企業工作需要,提供相應的工作場所和條件,承擔起對教師進行企業文化教育和崗位專業技能培養任務;二是,在企業急需研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時,組織教師為企業技術改造提供支持、技術難題進行攻關,制定具體的研發合作方案供企業參考。而企業則為校方教師提供相應的課題研究任務及條件。
在合作運行過程中,要明確校企雙方職責,雙方共同妥善處理各種潛在的安全隱患及法律糾紛因素,諸如:掛職鍛煉其間教師人員工資待遇、人身安全、管理等問題,為企業排除“后顧之憂”。
對于掛職鍛煉高職院校首先不要操之過急,要科學論證,周密部署,加強管理,彌補自身先天不足之癥。本文認為這是所有問題之關鍵。
1.統一領導,分步進行,以點帶面。
成立統一管理的領導機構,分成市場調研小組、校企合作開發小組、教師掛職鍛煉監督考核小組等,各小組分工聯動,使教師掛職鍛煉工作處于統一的領導下,有步驟有計劃的分批分期進行。掛職鍛煉現階段畢竟是一種探索性的改革,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建議有必要進行試點,尋找出適合自身特點的發展思路,各種條件成熟之后,再以點帶面進行全方位的推廣施行,以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負面影響。
2.形成配套方案,校企共同管理。
要以校企合作搭建的平臺出發,與企業共同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實施方案,其中需要做好合理選派掛職鍛煉人員,科學安排時間、方式和制定一套管理保障體制。
3.建立長效機制,堅持可持續發展。
掛職鍛煉是高職院校發展的一項長期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以“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制定各種制度,使其成為發展型、常態化切實落實到位。
高職院校教師深入企事業單位掛職鍛煉是提高教師素質與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對一名教師個人而言,也是一種難得的人生成長經歷。作為掛職鍛煉的教師要提高認識,充分重視企業掛職鍛煉的機遇。應該明確掛職的目的,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始終堅持“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鍛煉、在鍛煉中提高”的原則,認真思考勤于探索,把掛職真正變成鍛煉自己的機會。
總而言之,掛職鍛煉不是某一人的任務,而是關系到高職院校教育事業的發展前途,高職院校要協調與企業的關系,營造好一個合適的鍛煉環境,讓教師發揮其良好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順利進行掛職鍛煉,使掛職鍛煉取得“名至實歸”的實質性效果。
[1]. 黃紅啟,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專業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淺探[J],武漢商業服務學院學報,2010年04月第24卷第2期。
[2]. 范彬彬,蔡建平,關于高職院校教師企業掛職鍛煉的思考與探索[J],網絡財富,2010年9月。
[3]. 陳英華,從暑期掛職鍛煉看校企合作,科教導刊[J],2010年12月(上)。
注:本文是河北政法職業學院課題《高職院校教師掛職鍛煉問題研究》(編號為20111010)研究成果。
王靈芝(1977—),女,文學碩士,現就職于河北政法職業學院,講師,主研高職教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