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敏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工程學院青島校區 山東 青島 266041)
軍校任職教育與學歷教育相比較有著不同的教育價值取向,學歷教育旨在打牢基礎、提升發展潛力,注重學員素質的長效型、穩定性、基礎性,是為學員的一生發展起奠基作用的教育。而軍事任職教育則是以培養學員任職所需的知識、能力、素質為目的的教育,是進行知識補充、拓寬、加深、更新和能力提高的一種追加性教育。[1]
信息時代軍事不再是孤立存在的,而軍事與整個社會的聯系日益密切,許多軍事問題同時也是社會問題,這就需要軍事院校應該與地方單位廣泛建立雙向教學科研協作關系,這樣不但需要加強與部隊的聯系和交流,也應該定期選派人員到地方相關院校單位學習,同時加大在教學科研等方面的合作力度,積極參加地方學術活動,通過這樣一些活動來改革和豐富任職教育院校教學資源、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同時,外軍的先進教學手段和方法也可以為我所用,有條件的可向外軍對口學校派駐留學生,學習外軍信息化的技術和成功經驗,形成定期友好交流機制。
軍隊院校任職教育具有許多自身明顯的特點:首先,軍隊院校任職教育是一種職業教育,并具有鮮明的軍事職業特色。軍官(士官、士兵)接受任職教育,必須掌握軍事理論知識和專門技能,融學習、工作、研究于一體,向部隊提供針對性的崗位服務。其次,軍隊院校任職教育在使學員掌握軍事專業基礎理論的基礎上,強調實踐應用,突出培養解決任職崗位領域實際問題的能力。最后,經過培訓的學員具有綜合素質,體現為知識與能力、理論與實踐、做人與做事的統一。
軍校任職教育旨在全面提高軍官(士官、士兵)的崗位任職能力和創造素質,注重學員素質的時效性、針對性、實用性。任職教育的目標就是要培養畢業后可以直接勝任本職工作的學員,也就是“實踐性人才”,而“實踐性人才需要在實踐中培養”,這就要求院校應加大實踐教學的力度,讓學員多動手、多實踐、多與部隊結合。但目前部隊院校由于條件的限制,實踐科目和學時仍顯不足。面對當前我軍正處在加強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時期的情況,加強部隊的信息化建設,急切需要能夠掌握信息知識、能夠參與信息化建設的人才,而這些人才主要來源于軍隊院校的培養。而院校人才的培養,需要通過教學及其配套的訓練工作來完成,其中教學訓練工作又是教學工作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如何推進軍隊院校的教學訓練工作,使其適應打贏未來信息化戰爭的需要成為軍事院校面臨的重要課題。[2]這就要求任職教育要融合各類教育元素,實現教學、科研、為部隊服務的良性循環,那么如何培養適應現代化軍隊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成為我們軍隊教育工作者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我們可以通過提高實踐教學效果來提高軍事教育水平,具體措施如下:
第一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各單位應該根據本專業實踐教學需要,自己動手制作專用訓練架和模擬訓練器,使實驗、模擬訓練、實裝訓練、綜合對抗演練等適應本學期任務特點的教學模式方法在整個教學中占主導地位,努力拓展專業技能訓練強度和深度。為了實現模擬訓練的真實性和貼近部隊狀況的現實性,院校應高通過有計劃地組織教員、學員到部隊調研、實習和代職,部隊也可以選派經驗豐富、素質高的優秀干部到院校介紹部隊情況或任教,形成良性互動。
第二步,為確保教學中心地位,要充分發揮現有實踐保障條件的功能作用,盡最大可能拓展和增設訓練科目。重視實踐教學不代表要放棄理論課的教學,可以相應進行調解。要合理安排理論講授和實踐練習的時間分配,將學員實踐練習擺到整堂課的主體地位,這是與理論課最顯著的區別。機關和督導組要及時研究和修訂任職培訓課堂授課質量標準,凸顯教學模式方法的權重,并將評價重點從單一衡量“講的質量”轉到更加注重“學的質量”和“能力形成的效果”上來。[3]要根據培養目標要求和施訓實際,進一步增加外場實踐教學效率和強度,統籌安排本專業畢業班次學員業余時間,加大課外實驗、開放實驗、自主實驗和加班培訓的安排力度。要不斷加強教學基本建設投入力度,鼓勵教員積極投身教育教學時間,不斷優化院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全員合力促進教學水平提高。
第三步,如果把院校系統的專業知識、技能與部隊豐富的實踐經驗結合起來,縮短院校教學與部隊實際需要的距離,實現教學力量優勢互補,使教學與科研成果更加貼近部隊需要,走院校與部隊共贏的路子,從而可以提高任職學員聯合作戰綜合能力素質。也就是要注重和部隊的聯系。[4]任職教育的目標是為部隊培養勝任本職崗位的實踐性人才,這就必須要與部隊和用人單位密切聯系,以了解部隊對人才的需求,從而合理設置任職教育專業與課程。院校在教學資源、科研水平、技術支持等方面有較強的優勢,而部隊在軍事訓練、指揮演習等方面優勢明顯,通過相互開放、可提高任職教育水平。
軍隊的人才大部分來源于軍隊院校的培養,任職教育的重點就是要為部隊培養能直接勝任本職崗位的人才,這就在實踐教學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院校、部隊、科研機構在在軍事人才培養過程中分別扮演者不同的角色,只有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點和優勢,加強交流與合作,才能達到培養優秀任職人才的目的。
[1]徐坤.部隊任職教育信息技術類課程建設和教學實踐探討[J].科技信息,2011,4(10):10.
[2]杜海璐.論如何推進軍隊院校教學訓練工作[J].求實,2009,1:292-293.
[3]李亞萍,張濤.論信息化條件下軍事人才培養思路重塑[J].軍事人才培養,2010,2:28-30.
[4]萬國兵.信息化條件下任職教育開放性淺探[J].科技信息,2010(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