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慧
(1.大連海事大學 交通運輸管理學院,遼寧 大連 116000;2.大連楓葉職業技術學院 (大連港務專修學院),遼寧 大連116036)
東邊道建設對東北經濟發展影響分析
林曉慧1,2
(1.大連海事大學 交通運輸管理學院,遼寧 大連 116000;2.大連楓葉職業技術學院 (大連港務專修學院),遼寧 大連116036)
回顧 “東邊道”鐵路的概況,分析了 “東邊道”鐵路建設的區域價值,探討了 “東邊道”鐵路建設對東北經濟發展的戰略影響。最后給出 “東邊道”建設與發展的推進方向與采用的模式。
東北東邊道;沿線經濟帶;資源環境;區域價值
縱貫東北三省東部地區的鐵路交通大動脈——素有 “黃金通道”之稱的東北東部鐵路通道,也稱 “東邊道”,是通過新建3段鐵路,將既有的13條鐵路線連通,從而形成一條北起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的綏芬河,途徑吉林省圖們市、通化市,遼寧省的本溪市、丹東市、莊河市,南抵大連市的沿線區域經濟開發帶。 “東邊道”鐵路是東北鐵路運輸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設能夠促進港口與經濟腹地之間貨運量增加,口岸輻射范圍擴大、自身貨源生成量增加,也使沿線其他功能相近的口岸同樣受益。
“東邊道”建設就是將新建的沿中朝、中俄邊境南北走向的鐵路線路與東北地區既有的 “三縱四橫”鐵路連接起來共同構成東北鐵路運輸 “四縱四橫”的網絡構架。打通 “東邊道”鐵路,可把我國境內東北地區多處鐵路斷頭聯結起來,形成網狀結構,使現有資產盤活,形成于哈大鐵路平行、縱貫東北東部地區的第二條南北鐵路運輸通道,從而有利于改善東北以及其東部地區的運輸網絡布局構建,緩解當下鐵路的客貨運量壓力。
遼寧省通過借鑒國內外各地沿海經濟區域開放、開發的成功經驗,抓住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和全國海洋經濟開發的雙重機遇,構建了沿海 “五點一線”區域經濟帶開發建設的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遼寧沿海 “五點一線”區域經濟帶開發,能夠推動沿海城市經濟協調發展。 “東邊道”鐵路的建設與開發,能夠促進沿線城市經濟統籌發展,而這兩條經濟帶連接在一起,更好地發揮了東北地區對外開放門戶的作用,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和東北優化開發主體功能區建設助航。
2.3.1 糧食物流
東三省糧食資源豐富,黑龍江省每年經琿春通過汽車運輸出口的糧食達8萬多噸,吉林省出口糧食主要通過東港,每年可達糧食70萬噸。 “東邊道”建成后,將形成一條黑糧南運的新通道,將三江平原經丹東港與東南部糧食主銷區相連。
2.3.2 木材物流
近年來,俄羅斯的木材大量進口我國,經綏芬河口岸進口的木材以每年100萬噸速度遞增,這些木材的運輸大部分通過哈大線,三分之一的木材運往遼南和吉林東部,而 “東邊道”的建設與使用,運輸木材每年可達160萬~200萬噸。
2.3.3 煤炭物流
黑龍江省東寧縣煤炭儲量2.9億噸,遠景儲量14億噸,老黑山一帶現有40多個煤礦,年開采216萬噸,其中,黑龍江省當地使用50萬噸,其余煤炭外運。目前,煤炭的運輸大多依靠汽車,但汽車運輸成本過高,難以大規模運輸,這也導致煤礦難以大規模開發,例如:坑口價40多元/噸主要銷往吉林中東部地區,汽車運輸成本高達80多元/噸。“東邊道”的開發與使用,將會使運輸成本降低一半。
2.3.4 外貿加工產品物流
吉林省的開放地區較多,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則為重要開放地區,因本地外資企業已形成規模,開展加工貿易的產品大部分返銷國外,其中約1 650個集裝箱由公路運至大連港出口歐洲,而 “東邊道”建成后,這批集裝箱完全可以通過“東邊道”運至丹東港出口,降低了運輸路徑。
東北地區約70%的煤炭、森林等資源分布在東部,而外貿加工企業主要集中在哈大沿線地帶,鐵路貨流基本是由東西兩翼向中部集中,哈大線承擔主要的南北物流。目前,哈大線已經出現點、線能力不協調,樞紐能力嚴重不足的問題。自2001年,哈爾濱、長春及濱綏線上的牡丹江三個鐵路樞紐的能力利用率達90%以上。牡圖線是20世紀30年代建成的低標準單線鐵路,目前運輸能力利用率為82.5%,已超飽和運行,若對牡圖線進行改造,總投資將達28.25億元,遠超過東寧—琿春—圖們的 “東邊道”新線投資。梅集線的梅河—通化段運量已達每年1 280萬噸,也處于超飽和狀態。隨著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貨運量還將繼續增加。 “東邊道”建設可以形成集鐵路、公路、港口等為一體的綜合運輸通道,有效地緩解哈大線、京哈線的運輸壓力。
“東邊道”吸引范圍內有100多種可供開采的礦產資源,煤炭達149億噸,鐵礦石188億噸,還擁有金、銀、銅、鉛、石棉礦源和近10億立方米的木材及上百億斤商品糧。貫通 “東邊道”后,這些資源即可得到較快地開發與運輸,促進牡丹江流域、圖們江流域、鴨綠江流域三大 “經濟板塊”的形成。同時, “東邊道”將有效地連接三江平原、東北中部地區和我國沿海發達地區,整合我國東部地區與朝鮮半島、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跨國旅游資源,促進旅游業的迅速發展。
“東邊道”所經區域資源豐富,以資源型城市較為集中,是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發展接續產業的重點地區。由于該地區處于東北交通運輸網絡的末梢,出海或進入沿海發達地區必須繞經哈大線和京哈線,從資源型產業向加工制造業轉移、發展接續產業面臨嚴重的交通制約。 “東邊道”通車后,從綏芬河到丹東港的運距比繞道哈大線至大連港近356km,從延吉到丹東港的運距比繞道長大線至大連港近465km,從通化到丹東港的距離比繞道梅集線至大連港近508km。因此, “東邊道”建設的重要效應之一就在于打通了東部地區發展的運輸瓶頸。
“東邊道”建設將誘發其向北延伸至黑龍江省撫遠縣,拓展至撫遠后,可減輕吉、黑二省出海貨流對俄、朝口岸的過分依賴,增強東北區的經濟安全。同時,東部地區也將完全形成 “兩頭在外”的開放格局——南出黃渤海,北上俄羅斯,東進朝鮮、俄羅斯,西經歐亞大陸橋聯系歐洲,充分利用東北亞等國際市場加快發展。東北地區作為經濟結構偏重、資源供給嚴重不足的地區,進一步的發展對外部資源依賴較強,資源進口替代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擁有豐富煤炭、石油、鐵礦石等資源的俄遠東和朝羅津——先鋒地區可作為資源供應腹地。這些資源也可便捷地進入我國內地,大大降低進口資源的成本。同時,還將撫遠、綏芬河、東寧、琿春、圈河、沙坨子、圖們、老虎哨、長白、古城里、南平、三合、開山屯、臨江、集安、丹東等16個邊境口岸連接起來,構成功能整合的邊境口岸體系,吸引國際資源要素集聚,形成新的加工貿易經濟帶。
“東邊道”建設將使大連保稅港的經濟腹地范圍擴大到東北東部中朝、中俄邊境地區,輻射范圍涵蓋整個東北地區、俄羅斯遠東濱海邊疆地區以及朝鮮北部地區。 “東邊道”建設是完善東北地區鐵路網絡布局,滿足區域物資運輸需要而實施的重點項目,不僅可以提高我國東北地區東西橫向鐵路的利用率和東北地區鐵路的整體運輸能力,還將優化整個東北亞的交通運輸網絡格局,將極大地緩解大連保稅港建設東北亞航運中心的集疏運瓶頸問題,為港口今后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鐵路運輸保障。
(1) “東邊道”的建設與發展是建立在區域間經濟往來與東北亞航運中心發展基礎上的,完善了貨物綜合運輸通道體系,體現了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格局的發展變化。
(2)東北地區東部由于其特殊的資源環境系統、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特點,使 “東邊道”建設與發展對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可接續產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3)東北地區東部是我國東北部重要的生態屏障,“東邊道”建設及其發展對區域資源環境系統的影響復雜多樣,具有跨區域和國際性特點。
(4) “東邊道”建設與發展對區域生態環境系統的破壞將越來越廣泛。因此, “東邊道”建設應本著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采用綠色通道建設模式。
[1]趙濟,陳傳康.中國地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鐵道部第三勘察設計院.牡丹江至大連鐵道東北 “東邊道”可行性研究報告[R].天津:鐵道部第三勘察設計院,1998.
[3]王澤宇,韓增林,李洋.現代物流業對大連建設東北亞航運中心的拉動效應分析[J].海洋開發與管理,2005(2):31-35.
[4]遼寧省發改委.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 規 劃 綱 要[EB/OL].(2006-04-25)[2012-07-03].http://www.lnzxb.gov.cn/n441c74.aspx.
[5]王樹根.十三個城市謀劃構建東北東部經濟帶[J].振興東北決策參考, 2007,56(2):25-28.
East Railway of Northeast Construction on the Northeast Economic Development Impact Analysis
LIN Xiao-hui1,2
(1.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College,Dalian 116000,China;2.Dalian Maple Leaf Vocational College,Dalian 116036,China)
In this paper,review of the East railway of northeast profiles,analyze of the East railway of northeast construction in regional value,explore of the East railway of northeast construction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strategic impact,finally,East railway of northeast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dvance direction and the mode.
East railway of northeast;economical belt;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regional value
F061.5
A
1002-3100(2012)09-0066-02
2012-07-03
林曉慧(1981-),女,黑龍江哈爾濱人,大連楓葉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大連海事大學交通運輸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港口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