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燕華 鄭瓊 陳慎
手術室是一個具有特殊性質的工作崗位,具有實踐性強,專業知識涵蓋面廣,無菌要求嚴格,器械設備繁多,人員復雜等特點[1]。如何采取科學的帶教模式,使護生較全面地掌握手術室專科理論與技能,這是手術室護理教學管理者探討的問題。
1.1 一般資料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手術室共完成帶教護生240人,中專60人,本科50人,大專130人。每批到手術室8~13人,實習周數為3周。現將2年來我科對手術室護生的教學管理體會介紹如下:
1.2 方法
1.2.1 建立合理階梯層級帶教 在護理部的指導下成立臨床教學管理體系-護理部副主任-教學片長-主帶教老師-帶教老師。由總帶教,負責制定帶教方案,落實帶教計劃,定期征求意見,及時解決帶教中的困難,由教學片長全面負責帶教工作的管理、實施,確保實習計劃的落實工作。
1.2.2 搞好教學片長和帶教老師的選拔 為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教學片長實行競聘上崗,建立和強化了競爭機制,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帶教參與意識,使優秀的護理人才脫穎而出,使我科的護理教學逐步向專業化和規范化方向發展。選拔了工作8年以上、本科學歷、護理師職稱以上的護師擔任帶教片長,任期3年,3年后再次競聘上崗,以確保臨床帶教質量。
臨床帶教老師是護生接觸臨床實踐的啟蒙,他們的師德、師才、師風直接影響著護生的心理和行為。選好帶教老師是提高臨床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經科室選拔,護生反饋,護長考核等綜合評價,選拔出18名大專以上學歷、護師以上職稱而且熱愛護理專業、熱愛教學、責任心強、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和熟練護理技術的護理骨干擔任教學老師。
1.2.3 做好帶教老師繼續教育和培訓 信息技術不斷更新,作為臨床帶教者,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更新,才能掌握護理的新技術、新動態,并傳授給學生。因此,我科室切實狠抓帶教老師的自身建設。一是選派教學骨干積極參加各類短期培訓班,及院內外新業務、新技術的講座,不斷提高帶教老師的自身素質。二是定期請優秀帶教老師介紹帶教的做法與體會,通過學習與交流,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三是帶教老師積極參與全院性護理多媒體教學講課比賽,收獲良多。
1.2.4 規范化培訓 手術室護理涉及內容多、教科書中的內容分散[2],很多手術室專科技術書籍中的內容已落后。規范化培訓可使護生了解手術室護理工作概況,明確實習目標,減少護生無所適從感,在課堂和臨床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培訓主要內容有:護理管理的規章和制度,護士的素質要求和行為規范,護理差錯事故的防范,專科護理操作、專科儀器的使用、專科疾病知識及手術配合、整體護理知識在手術中的應用等,使護生將所學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提高對專科整體護理、專科技能的認識。
1.2.5 做好教學質量評價 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教學質量評價是臨床教學質量管理的重要步驟。我科室嚴格克服以往只重視對“學”的評價,而忽視對“教”的反饋分析的質量評價缺陷,開展了評教評學雙向評價活動和動態評價。
1.2.6 做好各方面的溝通工作 在實習期間和實習結束后,我們召開護生和教學組員座談會,廣泛征求護生和帶教老師對教學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和完善護理教學。另外加強護理部-科室-護生之間的溝通,詳細反饋護生的學習情況和工作表現等,做好溝通橋梁的作用。
我們對每位護生出科進行問卷調查,96.3%以上的護生滿意我科室的臨床帶教,97%的護生對科室實習安排合理滿意,100%的護生認為教學小講課和出科考試制度落實滿意,97%的護生認為帶教老師工作認真負責,關愛護生,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和較高的帶教能力。2年來教學工作中沒有差錯事故發生。
手術室的教學以往都是教師根據自己的經驗來帶教,使帶教難免隨意而又盲目。所以要擺脫傳統的經驗教學模式而轉變為科學教學,有計劃、有目標的系統的教學程序和規范的教學方法,不斷地探索、總結、提高,以適應我國臨床護理教學的需要。帶教老師通過帶教,深刻體會到帶教既是對護生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過程,也是自己再學習、鍛煉和提高的機會,達到了教學相長的目的。
[1]趙香鳳.三級護理教學管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現代臨床護理,2011,10(7):65-66.
[2]茅金寶,吳靜,朱麗霞,等.三期目標護理教學在手術室的實施.護士進修雜志,2003,18(8):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