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霞 王禮 王麗娜 孫媛 譚莉莉 孫福伯 蓋立平
雙語教學在醫學物理學實驗課程中的探索與評價
陳艷霞 王禮 王麗娜 孫媛 譚莉莉 孫福伯 蓋立平
從醫學物理學實驗課程雙語教學出發,探討其意義、可行性及實施與評價。
醫學物理學實驗;雙語教學;探索;評價
雙語教學,就是用非母語進行部分或全部非語言學科的教學。國際通行一般意義的雙語教學的基本要求是: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地使用兩種語言作為教學媒介,使學生在學科知識、兩種語言能力以及這兩種語言所代表的知識學習方面,均能達到順利而自然的發展。我國及不少亞洲國家和地區目前正在探索的雙語教學,一般是指用英語進行非語言學科教學的一種教學模式。
從2003年9月開始,我校對臨床醫學英語班、臨床醫學七年制學生的醫學物理學理論課程采用雙語教學。在教學中進行了雙語教學模式的探索,對開展雙語教學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指出,實施基礎學科和應用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實施高校高層次創新人才計劃,提升高等教育質量。醫學是非常重視實踐課程的學科,實踐類課程學時平均占必修課程課程總學時的36%,占教學計劃總學時的55%(以從我校教務科獲取的數據為準)。在醫學物理學實驗課程中實施雙語教學是對拔尖學生培養模式的新探索,是對醫學物理學理論與實驗雙語教學完美統一的新嘗試。
1.1 授課對象的選擇 授課對象是2010級一本A段招生的臨床醫學七年制的學生,2009級和2010級一本B段招生的臨床醫學英語班學生,他們的英語聽說讀寫等應用能力相較二本招生的學生較高。
1.2 對授課對象進行調查問卷 調查問卷共設計20個題目,主要涉及學生的性別、外語水平、雙語教學的必要性、影響雙語教學的因素、授課方式、中英文比例、教材的選取、考查的方式、具體的建議、未來的改革方向等。參加調查的女150人,男150人,比例為1∶1,但女生比男生進入大學的外語平均分較高,認為醫學物理學實驗雙語教學必要的人數也比男生多;影響雙語教學的效果的重要因素是學生的英語基礎和教師的英語水平。支持授課中英文比例為50%的學生占調查總數的81%,支持自編英文實驗教材加漢文注釋的占總數的85%。
2.1 教材的編寫 在正式授課前,教研室組織英語水平較高、有豐富教材編寫經驗的教師編寫了雙語醫學物理學教學實驗用內部教材《BILLINGUAL MEDICAL PHYSICS EXPERIMENTS》。實驗授課內容包括長度測量、液體黏度的測定、液體表面張力的測定旋光儀的使用、B超診斷儀的使用、心電圖機的使用等6個醫學物理學實驗,其中2個是驗證性實驗,2個設計性實驗,2個綜合性實驗。為學生迅速適應新的教學模式,講義編排的格式還是傳統的中文格式。圍繞醫學應用精選實驗內容,力求達到醫學與物理學的完美結合。在編寫中采用學生支持的英文及物理學專有名詞加漢文注釋的方式。
2.2 教學多媒體軟件的制作 研發醫學物理學實驗課程的雙語教學多媒體課件,使其與醫學物理學雙語課程相結合,達到理論與實踐雙語教學的完美統一。在課件里包括全英文實驗的題目、目的、器材、原理(部分實驗原理的動畫演示)、實驗步驟(實驗過程的視頻)、數據表格、數據處理公式及與實驗相關的案例等,鏈接了實驗講義的漢文版,目的是使英文較好和較弱的學生都能順利完成實驗。動畫演示與錄像視頻形象、具體的展示了實驗的原理與實驗操作動態過程,方便了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對遲到的或補實驗課的同學老師也不用重復講述多次。
2.3 教學模式的構建
2.3.1 采用逐步推進的方法實施雙語教學,分為三段式:一是要求學生掌握常用的專業基本詞匯,如第一個實驗“長度的測量”的實驗題目、實驗目的的英文講的慢些,把關鍵詞匯如游標卡尺、千分尺、有效數字、誤差等專業基本詞匯英漢雙語解釋清楚,整個實驗的英文比例為30%;二是具體應用英語聽說讀寫的能力,做第二個實驗液體粘滯系數的測定時,實驗題目、實驗目的、實驗原理等用英文講述達到40%,并要求學生做簡要的筆記,實驗步驟等參閱雙語講義;三是熟練應用英語進行對話、閱讀英文學術期刊和書籍,最終使學生的外語水平得到全面發展,第三個實驗旋光儀時,實驗題目、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步驟等用英文講述達到50%,并要求學生用英文與教師對話,指導學生查閱英文原版文獻。在此過程中英文講授配中文板書,中文講授部分配英文板書。
2.3.2 教學中結合PBL模式,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結合起來,調動師生雙方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學生在實驗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通過2年的教學實踐,對授課對象進行調查問卷及與對照組進行比對分析,內容包括對實驗雙語授課的總體評價、對專業內容的掌握效果、對外語能力的提高程度及對今后教改的建議等。
3.1 評價 90%的學生對雙語授課持肯定態度,認為教師外語水平好或較好,能達到教學目的;對專業內容的掌握方面,87%的學生認為能達到80%左右;無論在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提高還是在專業詞匯量的增加上都得到了授課學生的肯定,在2010年底與2011年底的全國英語四級、六級考試中,授課組英語平均成績高于對照組;學生對漸進三段式教學模式表示歡迎。
3.2 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學生的專業詞匯量不足,教師的發音問題,這些是影響雙語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建議課前要求學生預習,并給出專業詞匯的中英文釋義,而且要加強教師的純正英語國家進修或引進英語國家留學人才回國任教;教師與學生的英語口語溝通上存在不足,教師授課時用英文比例較大,具體實驗指導時同學間及學生主動用英語與教師溝通的積極性還不夠高,需要側重增加對英語實踐應用的課堂評價;在多媒體課件中可加入英文原版的教學片,使學生接觸到原汁原味的實驗英語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視野。
總之,在臨床醫學七年制與臨床醫學英語班中醫學物理學實驗課程采用雙語授課方式是可行的,有利于高級醫學人才的培養,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達到了醫學物理學理論雙語授課與實驗雙語授課的完美統一。對其他實踐類課程開展雙語教學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1] 劉俊霞,等.關于深化高校雙語教學改革的若干思考.高等理科教育,2008,3:77-80.
[2] 李偉偉,等.電子商務雙語教學改革效果分析與思考.科教文匯,2010,7:49-51.
2010年中華醫學會醫學教育研究課題(項目編號:2010-07-42);2009年大連醫科大學教改立項課題
116044大連醫科大學醫學影像學系(艷霞 王禮孫福伯 蓋立平),教務處(王麗娜 譚莉莉),基礎醫學院(孫媛)
1.3 師資 本教研室5位教師,其中4位受過雙語教學的培訓。采用分實踐組與對照組的方法,在4位受訓的教師中2位教師所帶實驗學生作為雙語教學實踐班,其他2位教師所帶實驗學生作為對照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