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娟
目前,造成醫院感染的元兇,主要是耐藥菌的傳播,而途徑是醫務人員的手。正是因為醫務人員的手是引發醫院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加強醫院感染控制,醫務人員搞好手衛生是首當其沖的事情。有循證證據證實,醫務人員的手可帶有大量細菌,提高手衛生的水平,可以顯著地減少手部的細菌數量,從而可降低30%的醫院感染事件發生。在國際上,手衛生已經成為各國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基本措施。
1.1 手污染與醫院感染的相關性 在引起醫院感染的主要危險因素中,包括醫務人員手被污染所致的交叉感染,大量流行病學調查資料表明,醫院感染通常是直接或間接由手傳播,這一途徑比空氣傳播更有危險性。醫務人員的手傳播病原菌而造成醫院感染約占30.00%,醫務人員在紛繁的醫療;護理工作中,許多工作都是由手完成,因此,醫務人員手上各種病原菌的數量往往比其他人群多,手的微生物污染相當嚴重。護士為患者進行晨間護理,醫生給患者查體,換藥后,從他們雙手采樣的結果顯示,帶菌率為100.00%。嬰兒自出生到出院的感染與抱嬰兒護士手是否經過清潔消毒有明顯關系,抱嬰兒前未洗手的感染率為2.65%,洗手后的則為1.24%,大量資料證實,醫務人員手部的污染與醫院感染有著密切的關系[1]。
1.2 手病原菌的狀況 人體皮膚細菌分為常駐菌和暫住菌。常駐菌是皮膚定植的正常菌群,種類和數量經常保持恒定狀態,其致病率很低,只有進入傷口或隨操作進入體內才會引起感染。暫住菌主要是通過接觸而附著在皮膚上的菌群,大部分暫住菌與宿主皮膚結合并不緊密,可用清洗或消毒除去,醫務人員手部的暫住菌導致了絕大多數的院內感染[2]。
有資料顯示,在日常護理患者的過程中,醫務人員雙手的帶菌數呈直線上升,平均每分鐘增加16個。污染嚴重依次為直接接觸患者,呼吸治療,處理體液或分泌物,處理傷口,一般性護理,如數脈搏,協助患者更換體位,為患者鋪床等,手上污染的菌量為103~105個/手,換藥后手污染量為109個/手。在醫院診療環境中易受病原菌污染的各種儀器;桌椅;診療床;門把手;各種按鈕等,這些物品醫務人員手接觸頻率最高,往往是造成醫源性傳播的重要途徑。洗手用具的污染導致醫護人員手污染現象,仍為引起足夠的重視,如用手觸摸的水龍頭,受污染程度也最為嚴重。疾病也可以導致手污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還常由于咳嗽;咯痰;流涕等造成手的污染;消化系統傳染病如腸炎;痢疾;肝炎等,均可導致手污染。
有研究報道,手衛生標本的病原菌譜,在228株病原菌中,仍以革蘭陽性球菌為首,占62.22%,其中金黃色葡萄球菌占33.86%,表皮葡萄球菌占29.57%,革蘭陰性桿菌腸桿菌科占21.89%,其中大腸埃希菌占74.47%,肺炎克雷伯菌占10.50%,變形菌屬占8.50%,革蘭陰性桿菌非發酵菌占10.22%,其中銅綠假單胞菌占43.48%[3]。而手污染的病原菌譜與導致醫院感染的病原菌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變形菌屬等為主。
4.1 洗手 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是醫療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而洗手是常用的衛生消毒方法。流行病學調查證實,洗手和無菌技術是阻斷醫護人員經操作導致傳播疾病的關鍵環節。但因有效的消毒劑直接用于皮膚消毒時毒性太大,而有效的滅菌方法又不能用于皮膚,因而醫務人員的手無法進行滅菌處理,洗手則成為非常必要;最基本;最簡便易行的預防與控制病原菌傳播的有效手段。
4.2 洗手的現狀 洗手率低,雖然醫院各項操作常規都應洗手,但能始終堅持正確洗手較少,僅有極少數醫護人員在完成每次診療操作后洗手;日常工作中,護士有時在完成整個病區護理操作后才完成一次六步洗手。此外,護士洗手常漏洗拇指和指間,且洗手后不擦干即開始無菌操作。護士還往往忽略兩例患者之間洗手這一環節。
4.3 創造重視手衛生的氛圍,改變群體的態度 宣傳手衛生是高質量醫療水平組成的一個關鍵環節,醫院應開展并不斷進行強化教育。手衛生的宣傳可采取多種形式,比如張貼警示標語。由于醫務人員各群體洗手依從性;教育背景等的差異,開展針對性的教育也許有效。對不同群體的醫務人員開展一些內容不同;目標不同的針對性教育項目,此種教育還必須反復進行,不斷強化醫務人員手衛生的意識。此種方法最適合護士,對醫生的效果不如護士。
4.4 手衛生方法的改進 無水手消毒是近年來出現的一中新型手消毒的方法,其除菌效果已被肯定,且有實踐證明能夠提高手衛生的依從性并能保持。無水手消毒的優點為:①最佳的除菌效果。②不需洗手設施;在病床可以獲得。③衣物無污染。④作用迅速。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制定的『醫療保健人員手部衛生指南』的核心內容是:強力推薦酒精類手部消毒用品用于手部未見明顯污染的消毒:為避免頻繁使用皂類對手的損傷,醫護人員應合理配置酒精類凈手產品:為醫護人員提供相應的培訓計劃以促進手部衛生措施的實施[2]。
手污染是導致醫院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手衛生在現階段醫務人員中不同程度的存在污染問題,危害著患者的健康,我們要求醫務人員從思想上重視洗手,將手衛生的相關管理納入日常管理之中,采用正確的洗手設施和洗手方法,選擇適當的洗手液;消毒劑,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杜絕手污染帶來的危險因素,避免造成的醫院感染的發生,提高醫療護理質量。
[1]商少梅,鄭修霞,王宜芝,等.醫院感染與洗手.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1,11(1):78-80.
[2]楊成旺.臨床醫學新進展.內蒙古自治區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2006:371,374.
[3]徐艷,楊懷,楊錦玲.醫務人員手衛生監控有效性研究與微生物分析.,貴洲醫藥,2007,319(6):55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