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玲玲
醫務人員手是醫院感染傳播的主要途徑之一。為了減少經手傳播的醫院感染,衛生部已于2009年頒發了《醫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以下簡稱《手衛生規范》)。該規范在手衛生設施、洗手、衛生手消毒等方面,均作出了明確規定。為了解手衛生狀況,進一步落實《手衛生規范》,對我院婦產科護理人員手衛生狀況進行了調查,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婦產科主管護師以下職稱的護理人員。在手衛生設施基本健全、并普遍進行了手衛生知識的培訓,醫務人員對洗手和衛生手消毒的指征及其方法熟知的情況下進行的調查。
1.2 方法 調查前對9名觀察員進行培訓,統一內容、標準、方法和要求。
1.2.1 跟蹤觀察 每個病區有3名經過培訓的醫院感染兼職監控員,依據預先制定的跟蹤調查表格進行記錄。主要觀察以下情景時的手衛生執行情況:①手部有血液和其他體液等肉眼可見的污染物時。②直接接觸產(孕)婦、新生兒前后。③從同一產(孕)婦污染部位移到清潔部位時。④接觸產(孕)婦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后。⑤接觸產(孕)婦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之后。⑥接觸產(孕)婦周圍環境的物品。⑦處理藥物前。⑧進行無菌技術操作、接觸清潔、無菌物品之前。⑨洗手方法。⑩衛生手消毒方法。
1.2.2 問卷調查 調查人員將《洗手和衛生手消毒不執行的原因調查問卷》發給護理人員現場答卷。
1.2.3 對跟蹤觀察和問卷調查結果進行匯總分析。
2.1 跟蹤調查結果見表1、表2、表3。

表1 護理人員手衛生執行情況(n=50)

表2 護理人員洗手操作情況
2.2 調查問卷結果。接受調查問卷的護理人員50人,結果見表3。

表3 影響護理人員手衛生執行的原因
糾正護理人員對手衛生的錯誤認識,消除手衛生執行中的誤區,是提高手衛生執行率的關鍵。本次調查是在手衛生設施基本健全、普遍進行了手衛生知識的培訓、醫務人員對洗手和衛生手消毒的指征及其方法熟知的情況下進行的。跟蹤觀察按照《手衛生規范》的要求,操作前和操作后均應實施手衛生的情況。從調查的結果看,操作前后的執行率分別為64%和86%,操作后的執行率明顯高于操作前。其中會陰護理、插導尿管和檢查宮口操作后的執行率達到100%。這說明部分護理人員對一些操作的自我保護意識比較強。從護理人員洗手和衛生手消毒操作符合要求的比率看,操作前后分別為62%和87%,操作后明顯好于操作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未能嚴格按照“六步洗手法”操作和手消毒不到位或作用時間不夠。從問卷調查的情況看,護理人員中,近半數認為工作忙,沒時間進行手衛生;40%認為危險性不大,特別是在進行胎心監測、吸氧等操作前執行率較低;部分人員包括護士長認為使用快速手消毒劑增加科室成本;少數人員擔心手衛生次數多會傷害手部皮膚;個別人存在戴手套可以不洗手的誤區、怕麻煩的思想和認為不方便洗手等情況。
為此應進一步加強醫務人員手衛生必要性的宣傳教育,克服怕麻煩的思想,糾正無所謂、以工作忙為借口等錯誤認識,消滅手衛生知識的死角,增強執行《手衛生規范》的自覺性,人人養成習慣,并且做到規范洗手,正確進行衛生手消毒。有目的地進行醫護人員手的細菌學監測,用數據說話,用事實消除手衛生誤區。同時應充分發揮科室護士長和骨干的監督檢查作用,將《手衛生規范》的落實情況納入科室質量考評的重要內容。對洗手、干手設施配備不足,不方便實施手衛生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明確快速手消毒劑、皂液、干手紙巾等均不進入科室成本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