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云
圍絕經期是從絕經前,出現與絕經相關的內分泌、生物學和臨床特征起,至絕經后一年內的時間圍絕經期綜合征是因為雌激素水平波動或下降所致的以植物性神經系統功能絮亂合并神經心理癥狀為主的綜合征,多發生于45~55歲之間。絕經期綜合征會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活治療。本文選擇我院社區圍絕經期綜合征患者,對其進行社區保健和護理干預,觀察其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社區圍絕經期婦女咨詢門診患者共100例,年齡43~54歲,平均年齡為(46.3±3.8)歲;以上患者臨床癥狀主要有潮熱出汗患者81例,情緒焦躁,容易激惹,情緒不穩定共83例,胸悶心悸患者34例,頭痛失眠共39例,性欲改變24例,陰道干澀共41例,泌尿系統癥狀及體征的35例。
1.2 護理措施
1.2.1 加強圍絕經期宣傳教育 在社區設立圍絕經期咨詢服務,建立和發放圍絕經期相關知識健康手冊、宣傳單或者宣傳欄等,提高社區圍絕經期婦女對此類知識的了解程度,同時有婦產科醫生為患者提供相關藥物治療干預[1]。讓患者了解圍絕經期出現的更年期癥狀主要是因為卵巢功能減退,內分泌系統功能失調的一種表現。在圍絕經期時,患者可能面臨諸多家庭、社會問題,如下崗、子女升學就業、家庭負擔過重等,這些問題都為圍絕經期婦女帶來不良應激,這些不良應激導致圍絕經期癥狀加重,囑咐患者自我心理調節,改善緊張情緒,保持樂觀情緒。
1.2.2 心理護理干預 圍絕經期婦女情緒可能會出現焦躁、抑郁等表現,情緒不穩定,特別是容易收到工作或者家庭不良氣氛干擾而被刺激,導致不良心理反應,這些不良反應會加重患者的心理情緒反應[2],加重了暴躁、多疑、失眠等癥狀,對此類患者要進行心理干預,幫助患者減輕不良情緒對患者的影響,幫助患者舒緩情緒,囑咐患者參加娛樂活動,學會自己調節情緒。
1.2.3 飲食護理 由于絕經期婦女體內雌激素水平降低,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適當補充能影響雌激素水平的食物。大豆含有大豆異黃酮植物雌激素,大豆卵磷脂、植物固醇等,以上成分對血脂有改善作用,對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牛奶含有豐富的天然鈣,經常飲用牛奶和豆制品者圍絕經期綜合征的患病率比不飲用牛奶及豆制品者低且癥狀輕。加強孕婦對牛奶和豆制品的攝入有助于改善圍絕經期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在圍絕經期要適當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保持飲食均衡。
1.2.4 性生活指導 處于絕經期患者卵巢功能減退,陰道分泌物減少,陰道會出現不同程度干澀癥狀,導致性交疼痛。所以,囑咐患者正確面對圍絕經期性生活,消除社會心理因素對性生活的影響,對影響性生活的疾病進行積極治療,保持和諧的性生活,有助于改善卵巢功能減退導致的體內雌激素水平不足而產生的相關癥狀,同時有助于減輕患者精神恐懼、失眠、焦慮等心理障礙,還可以有助于預防陰道炎、子宮內膜炎等婦科疾病。
1.2.5 藥物干預 根據圍絕經期婦女卵巢功能減退特點,可以補充大豆異黃酮,大豆異黃酮結構和雌激素相似,具有雌激素活性,研究表明,大豆異黃酮能夠改善絕經期潮熱癥狀,對骨質疏松起到預防作用,有助于預防乳腺癌作用。
1.2.6 積極預防圍絕經期婦科疾病 當雌激素水平低下時,容易誘發更年期綜合征、更年期功血、老年性陰道炎等婦科疾病,嚴重影響到患者生活治療,所以要做好保健篩查工作,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沒發現要早預防,做好保健預防工作。
本組100例患者經過相關藥物和護理措施干預,潮熱出汗、情緒急躁不穩定、胸悶心悸、頭痛失眠、性欲減退、陰道干澀等癥狀得到顯著改善。
圍絕經期是婦女卵巢功能逐漸衰退到最后消失的一個過渡時期,最突出的征象是月經不規律漸至絕經,一般發生在45~55歲之間。更年期綜合征是指在絕經前后出現的月經紊亂,潮熱汗出,易激動,煩躁、憂郁、疲倦、失眠、頭痛等一系列癥狀。圍絕經期綜合征的病因主要是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落所致,且與體質、營養、社會環境、圍絕經期綜合征文化素養等因素有關。所以要加強圍絕經期相關知識的的宣傳教育,提高患者對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并給以舒緩心理情緒心理護理干預,指導患者飲食,并給以相關藥物干預,有助于改善圍絕經期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3]。總之,加強和開展圍絕經期婦女社區保健和護理干預,有助于改善此類患者癥狀,幫助患者度過圍絕經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陳志英.圍絕經期婦女社區護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概況.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06,7(3):96-97.
[2]王燕.淺談圍絕經期婦女的心理調節與護理.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11,20(20):18.
[3]王秀華.圍絕經期女性情緒紊亂的心理護理.中國民康醫學,2009,6(7):778-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