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愛華
注射用重組人白介素-Ⅱ(商品名稱:巨和粒)是應用基因重組技術生產的一種促血小板生長因子,可直接刺激造血干細胞和巨核祖細胞的增殖,誘導巨核細胞的成熟分化,增加體內血小板的生成,從而提高血液血小板計數,而血小板功能無明顯改變。臨床主要用于實體瘤、非髓性白血病化療后Ⅲ、Ⅳ度血小板減少癥的治療。同時有白細胞減少癥的患者可合并使用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重組人G-CSF)。不良反應方面國外臨床研究報道:除了化療本身的不良反應之外,重組人1L-11 d的大部分不良反應均為輕至中度,且停藥后均能迅速消退。約有10%的臨床患者在觀察期間有下列一些不良事件出現,包括乏力、疼痛、寒戰、腹痛、惡心、便秘等[1]。2010年1月,我院腫瘤科收治一例淋巴結小B細胞瘤的患者,其在化療后首次使用注射用重組人白介素-11即出現嚴重的低血壓性休克,經積極搶救,脫離危險,現報告如下。
患者,女49歲,因左側腮部腫塊20 d,于2010年05月23在我院口腔科就診,5月27日行腫塊切除活檢術,共切除3塊腫大的淋巴結,經上海復旦臨床病理中心會診示:淋巴結小B細胞淋巴瘤。于6月11日入我院治療,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與6月15日行CTX+VCR+BPI+PDN方案化療,6月20日復查血常規示PLT87×109/L,遵醫囑皮下注射1L-11以提升血小板治療。注射藥物后5 min,患者突然胸悶、心悸伴頭昏出冷汗,面色蒼白、皮膚濕冷、渾身無力,心電監護顯示HR 96 次/min,BP 60/45 mm Hg(1Kpa=7.5 mm Hg),急查血糖5.7 mmmol/L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干濕啰音。立即予休克體位,床頭抬高10~20°,床尾抬高20~30°,氧氣持續6~8 L/min吸入,遵醫囑予地塞米松5 mg靜脈推注,10%GS500 ml+鹽酸多巴胺注射液60 mg快速靜脈滴注,同時安慰家屬并在床邊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用藥10 min后,患者HR 123次/min,BP 103/73 mm Hg,用藥15 min后患者感腹痛并排出成形黃色便100 g,用藥30 min后患者自訴胸悶心悸腹痛癥狀較前緩解,心電監護顯示:HR 89次/min,BP 124/64 mm Hg,再次安慰患者及家屬,告知其情況已逐步好轉,使其放松情緒,配合救治。其后患者血壓在多巴胺維持下波動于75-95/52-60 mm Hg。24 h后,患者自覺明顯好轉,血壓恢復正常,遂停用多巴胺治療。
2.1 預防措施 用藥前護士需了解患者的用藥史,有無過敏,了解藥物的不良反應,重視該藥的低血壓反應,對首次用藥的患者進行適當宣教,講解藥物相關知識,可能的不良反應。評估患者的基礎血壓,對低血壓患者應避免使用,用藥后隨時觀察不良反應,加強巡視,及時發現患者不適和癥狀及休克前期癥狀盡早干預。
2.2 積極配合搶救 發現患者出現休克癥狀,第一時間通知醫生,立即給患者休克體位,解開患者衣領,適當保暖,高流量吸氧,遵醫囑準確及時應用藥物,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神志、面色變化、尿量及末梢循環等情況,根據患者血壓調整升壓藥的滴速并盡快補充足夠血容量[2],同時應做好安全防護,防止患者墜床等,保持病室空氣流通新鮮。
2.3 心理護理 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安撫并做好解釋工作,以減輕患者恐懼心理,使其放松情緒并配合救治。護士在搶救過程中舉止沉著冷靜,操作準確敏捷,使患者及家屬產生信任感,消除恐懼,在患者病情穩定后積極疏導并鼓勵,使其擺脫陰影,恢復治療信心[3]。
2.4 做好宣教 主動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交流,告知患者及家屬注射用重組人白介素-11(商品名稱:巨和粒)的治療作用及用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尤其是低血壓反應,使患者及家屬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并能理解、配合治療。
[1]湯致強,王麗焱,張川,等.重組人白介素-11衍生物人體藥代動力學研究.中國新藥雜志,2002,11(3):224-226.
[2]徐軍霞.1例白介素-11致過敏性休克的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09):55.
[3]陳雪峰,盛路芬.1例氨磷汀致低血壓性休克患者的搶救與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9(2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