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素藏
醫院臨床醫療護理質量的提高有賴于醫院感染的有效控制及預防,由于導致醫院感染的原因眾多,因此醫院感染越來越受到醫院管理者的重視。消毒供應室是為臨床治療科室提供無菌器材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質量直接關系到醫療的安全性,稍有疏忽即可引起醫院感染,對臨床醫療護理安全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影響,同時亦給醫院造成嚴重的損失[1]。通過行之有效的質量管理措施,將醫院感染發生率降低至可控范圍之內,從而提高醫護人員工作質量,保證患者的醫療安全。
建立健全醫院供應室的管理規章制度及操縱規范,使供應室工作更加條理、有序,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如物品包裝、滅菌及貯存制度,質量核對制度、消毒隔離制度等,對供應室的醫療物品嚴格執行消毒、滅菌、隔離存放等制度,從根本上杜絕任何可能導致醫院感染的工作漏洞的出現。另外,良好的職業素質是保證供應室工作質量的關鍵措施之一[2],供應室工作人員應樹立嚴謹的工作理念,提高對無菌觀念的重視程度,充分認識消毒供應室工作在預防醫院感染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通過認真學習《消毒技術規范》等專業知識書籍,并接受各種技能培訓,不斷提高自身職業素質,確保供應室消毒、滅菌質量。
2.1 污染區 醫院臨床科室使用過的醫療物品均須回收至供應室進行消毒、滅菌等處理后,才能循環使用。其中污染區是回收醫療物品的第一站,污染區工作人員面對的經臨床使用過的、感染原因不明確且危險性極高的醫療器械用品。在對這些污染物品進行處理時,工作人員應嚴格做好自身防護措施,規范穿著隔離衣,穿戴隔離帽、口罩、手套及防扎硬面鞋等。將物品進行分類后,對于疑似有特殊感染的醫療器械,應首先放置于含氯消毒液中浸泡30 min之后再進行清洗工作。
2.2 檢查包裝區 回收至供應室的醫療物品經污染區的清潔、消毒后,均轉至檢查包裝區進行質量檢查以及再次包裝,在等待包裝的過程中,消毒合格的物品有可能因裸露于空氣之中而再次受到污染,這就要求供應室檢查包裝區的室內環境嚴格做到無菌。檢查包裝區應每天對室內空氣進行紫外線消毒,安裝室內空氣凈化裝置,將室內空氣細菌菌落總數控制在低于500 cfu/m2的標準之下,工作人員在進入檢查包裝區之前須更換無菌工作服裝,并按照標準進行規范的洗手。另外,在對經消毒、滅菌后的醫療物品進行包裝前應嚴格按照標準進行檢查,如穿刺針針頭應保持銳利、無卷邊或彎曲,斜面保持完好平整;帶有關節活動部位的器械應檢查關節部位的活動流暢度、松緊度及咬合部位的邊緣整齊度、磨損程度等;整套器械應反復核對每個物品的性能、整體數目;危險程度較高的物品包內應放置化學標志物,包裝封口處應粘貼化學標志膠帶,將該物品的名稱、消毒日期及操作者姓名進行標注[3]。
2.3 無菌物品存放區 該區工作人員進入存放區之前應更換無菌工作服、鞋帽、口罩和手套等,并按標準進行規范洗手。對于一次性無菌物品,在進入該區域進行存放時,工作人員應拆除其外包裝,檢查物品的三證是否齊全,檢查合格后按照規范要求進行有序存放,存放物品的架子應與屋頂、墻壁及地面均保持一定的距離,對于存在過期現象,或疑似被二次污染的物品應重新進行滅菌操作[4]。
醫療物品的回收、派發也是供應室人員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在對醫療物品進行回收時,應采取封閉式回收方式,集中運至供應室后再進行清點、消毒等處理,不可在回收科室即進行物品的清點,以防止污染擴散。供應室回收下送工作人員應隨身攜帶手部消毒液,回收與下送車輛應分開,回收所用車輛在使用后應使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處理;工作人員在接觸經潔凈、滅菌處理后的醫療物品前應對雙手進行清潔、消毒,穿戴隔離手套等。對于工作人員的手部清潔度及所用消毒液的濃度應定期進行監測,以確保衛生質量。
供應室待處理的醫療物品主要含有生命粒子和非生命粒子兩種感染源,其中生命粒子可引起人體感染,非生命粒子可對人體造成非感染性傷害,對于二種粒子只有對醫療物品進行徹底清洗才能保證從根本上進行清除,同時徹底的清洗亦是后續消毒、滅菌的基礎。我院供應室采用自動清洗機對循環使用的醫療物品進行全自動清洗,過程大致包括超聲清洗和軟毛刷反復刷洗及加壓沖洗、消毒滅菌、干燥上油等,對于附著污跡較為明顯的物品則首先重點進行人工刷洗,之后再進入自動清洗機進行清洗。在對清洗后的物品進行包裝前,工作人員應再次對物品清潔度進行檢查,避免匿藏污漬、銹斑等,待醫療物品再次包裝后,2 h內再次進行滅菌,以預防微粒數增殖。
為了避免經嚴格滅菌過程之后的無菌器械在存放過程中出現二次污染,供應室工作人員應在加強物品存放間無菌措施的基礎上,每月定期進行空氣培養和工作人員手部取樣調查,空氣培養結果控制在200 cfu/m2以下算達標,工作人員手部及物品表面隨機取樣監測結果低于5 cfu/m2算達標。另外,每月對滅菌器進行生物監測,對滅菌后物品進行細菌學監測,要求不得有任何微生物被檢出才算達標;對于日常工作中使用的化學消毒劑,也應定期進行濃度監測,以確保消毒效果。
[1]張曉春.加強供應室質量管理控制醫院感染.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2,12(1):63-64.
[2]申桂云.加強消毒供應室管理以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現代護理,2008,14(2):222-223.
[3]陳興德.強化供應室安全管理.提高護理質量.現代醫藥衛生,2005,21(23):3344.
[4]董春蓮.供應室質量管理.控制醫院感染.中國實用醫藥,2009,4(26):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