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朱 樂
論主持人的臨場應變能力
文丨朱 樂
主持人作為媒體和大眾之間的雙向傳播、交流媒介,是否具有較高的臨場應變能力、是否能巧妙、有效的化解各種突發情況,對于節目質量、媒體形象都有很大影響,同時這也是一個主持人的素質能力、個人魅力的體現。針對主持人臨場應變能力的作用和心理素質等方面的問題,提出探討性的看法與意見。
關鍵詞:播音主持; 臨場應變; 能力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們的思想意識發生很大的轉變,這對媒體行業也產生很大的影響。由于人們接受事物的途徑不斷寬廣,思想意識不斷開化,或是由于非人為因素的影響,在直播節目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情況。而主持人作為媒體和大眾之間的雙向傳播、交流媒介,是否具有較高的臨場應變能力、是否能有效的化解這些意外情況,對于節目質量、媒體形象都有很大的決定作用,同時這也是一個主持人素質能力、個人魅力的體現。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個主持人的臨場應變能力是需要很長時間的學習和積累才能養成。而臨場應變能力也是一個主持人綜合能力的體現,是個人魅力的閃現,它要求一個主持人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素養、文化素養、語言素養、業務能力素養,還要對天文地理、民風民俗、國際時政等各方面的知識都有所涉獵。
一個主持人如果能巧妙的應對各種突發狀況,這不僅能夠化解尷尬,還能夠讓現場氣氛高度的活躍起來。國內一些著名的主持人無不具有這種應對突發情況的應變能力,他們的業務能力、主持風格廣受行業內外的人們所認可與喜愛,如果每個主持人都能夠不斷提高自己的內涵修養、業務水平、人格魅力,特別是巧妙應對突發情況、化解尷尬、提升氣氛的臨場應變能力,不僅能夠給自己創造更多的機會與平臺,同時也能夠帶動整個播音主持行業的發展。
如上所言,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們物質生活、精神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大眾的審美視覺發生很大的轉變。如今,各種花樣繁多的電視節目在題材、內容上都大致相似,而真正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風格獨特的主持人。所以,如果主持人能夠在節目過程當中凸顯自己的人格魅力,能夠別具一格的應對各種突發情況,能夠把原本尷尬的境遇巧變為提升現場氣氛的發力點。不僅僅能夠保證節目的正常進行,還能夠起到許多意外的作用,能夠在觀眾心中形成獨特一種獨特的主持風格、節目形象,使主持人成為節目的最佳代言人,從而大幅度地提高節目收視率。
可以看出,如果主持人具有較高的臨場應變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對媒體和節目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可以說,優秀的主持人就是一檔節目的靈魂,是收視率的保障。而是否具有應對各種突發情況的心理和業務素質,是評定一個主持人是否優秀的重要標準。
社會是否能和諧、穩定的發展與進步,和主流價值觀在大眾中的普及和保持有很大關系。如今社會越來越開化,各種新式大眾化傳播媒體(各種網站、社區、聊天室)的出現,被一些不良分子所利用,導致部分人的思想觀念受到一定的侵蝕,價值觀發生改變。而作為弘揚主流價值觀的中堅力量,主持人必須要具有非常高的知識修養和應變能力。換而言之,主持人的臨場應變能力,不僅僅是個人思想政治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綜合體現,更是社會主流價值觀的體現。故而在播音主持的過程當中,面對各種突發的問題和境況時,不論使用何種方式、何種論調都不能和社會主流價值觀相背離,要在幽默和智慧之間彰顯出個人魅力,從而樹立起良好的大眾形象,弘揚主流價值觀。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一個節目主持人具備臨場應變能力的心理條件。
現在的許多媒體節目都使用現場直播這種真實性較強的節目模式,這能夠很大程度提升人們人的興趣,增加節目收視率。但是無論什么東西都會有雙面性,現場直播在保證節目真實性的同時,也肯定會出現一些突發性的境況,讓節目陷入尷尬的境地。
要想化解這種對節目不利的局面,主持人就必須要以活躍的思維,對面臨的問題做出迅速的反應,及時的把問題處理掉。
主持人需要緊緊的把握住節目的進程和節奏,當一些在準備階段沒有預料到的問題發生時,要迅速的控制住局面,保證節目的正常進行。要做到冷靜、鎮定,不要在慌忙中自亂陣腳,這對節目和自身都會帶來非常不良的影響。現在許多節目都會在進行過程當中臨時加入參與者,這些人提前對節目沒有準備,當主持人進行發問時,我們并不能預料他們會說些什么,要是有不當的言辭出現,主持人就要冷靜而巧妙的處理好,要做到臨場不亂。如果一個主持人的心理素質不過硬,一旦遇到這類情況發生便會不知所措、思維陷入混亂,甚至語言不暢,這會嚴重的拉低節目質量。
所以作為主持人要鍛煉好自身的心理素質,還要對節目內容進行全面的了解,要對觀眾和參與者的心理進行揣摩,要機智、幽默、巧妙的處理這些突發情況。
播音主持節目作為人際傳播與大眾傳播相結合的產物,其語言交際的雙向互動充分體現了施受雙方語言控制能力的運用。而語言又是自信心的一種非常直白的表現途徑,也是一個主持人最佳的自信心表現途徑。一個主持人只有通過語言藝術表現出自己的自信心,才能夠在談吐之間彰顯出自己的人格魅力,才能抓住大眾的視線,這也是一個主持人需要具備的基礎素質能力之一。
只有當一個主持人能夠在談吐間表現出自信時,才能夠有一種氣場鎮住節目現場,才能夠時刻地把握住節目的進程,才能在出現突發情況時從容不迫的應對。
眾所周知,主持人是一個“健談”的職業,但是這里的“健談”并不是泛泛之談,這要求主持人腹中有足夠的墨水,且需要有多種顏色的墨水。一個主持人是否合格、是否優秀,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他自身的文化素養,這是干好播音主持的基礎。
一個優秀的主持人須得對天文地理、風俗人情、國際時政等等各個方面都有所涉獵,不僅要有寬度、還要深度有。比如我國著名播音主持人汪涵,他不僅具備較高的播音主持專業能力,還對我國國內許多地方的民俗、方言以及魔術都有很深的研究。所以,一個主持人要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對身邊的一切事物進行學習和了解,不斷加深自己的文化內涵,要在播音主持過程當中做到厚積薄發。只有這樣,在面對節目過程當中出現的各種突發情況時,才能夠幽默、風趣而不失文化底蘊的進行應對。
一個主持人的組織協調能力是他決斷能力、應變能力和交往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綜合體現,這是作為一個合格的主持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
面對節目過程當初出現的一些始料未及的突發情況,主持人需要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才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境況。只有做到靈活機動、隨機應變,才能夠隨時的把握、掌控境況的變化,才能對此及時、機制的調整播音主持方案,使節目不會陷入困境,達到最佳的表現效果。
對播音主持過程的掌控能力,不止是說能夠把握住節目的進程,調控節目速率。更重要的是指一個主持人在節目的進行過程中,是否能始終占據著語言上的主動性,是否始終在他身上體現著權威性。如是一個主持人不具備這樣的掌控能力,那么在面對一些突發性的情況時,就非常容易喪失話語權,表現的手足無措,甚至導致節目失控,這所帶來的影響對媒體、對節目、對主持人自身都非常不利。
所以,主持人作為節目的靈魂和支柱,要具有較強的掌控能力,要在節目的進行中時刻把握進程、尺度,要始終把主動權、話語權握在自己手中,不要因為任何情況導致節目失控。
[1]季然. 對突發問題的應變能力.記者搖籃,2009(7):115.
[2]安琪. 淺談主持人的臨場應變能力. 東南傳播,2008(12):192-193.
[3]陳爽. 淺談播音主持人的語言控制及應變能力. 才智,2011(3):146-147.
(福建省福州市海峽之聲廣播電臺,福州 3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