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文 彭學東
(長沙醫學院)
提高分析化學有效教學的幾點思考
◆陳 文 彭學東
(長沙醫學院)
總結多年藥學專業分析化學教學改革的經驗,從有效備課、有效課堂教學和教學后記這三個方面來闡述如何提高分析化學教學的有效。實踐證明,通過這三個方面的運用,不僅教師自身業務水平、教學能力、教學效果等得到大幅度地提高,而且學生真正學到了知識、掌握了實驗技能。
有效備課 有效課堂 教學后記
分析化學是藥學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其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是藥物分析學、藥物化學、天然藥物化學和藥理學等各個學科的必備知識。現代教育觀念認為,教育應具民主性、多樣性和開放性,教育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如何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分析化學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是每一位分析化學老師應該思考的問題。本文就如何有效備課、有效課堂教學及教學后記這三個方面,來談談我的認識。
有效備課是教師對課堂教授的準備,備課是否充分,直接關系到講課的效果和講課的質量。有效備課是提高講課質量的前提,也是教師提高教學能力和提高業務水平的過程。有效備課特別是要求教師在備課中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通過反復鉆研教材內容、精選教學內容、編寫教案和講稿,確定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來組織課堂教學。如在不同班級授課時,我有相應穩定的“程序”,但課堂狀況不可能完全一樣,由于學生不一樣,基礎不一樣、理解接受能力不同,我的引導也不完全一樣,課堂練習題目的難易程度也有所區別。也就是說必須根據學生的情況作相應的調整,以體現出針對性。
有效課堂教學是通過課堂不僅能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更要自然而然地進行品質的培養,使學生能自主學習,成為課堂的主人。為了保證課堂教學的質量,從以下三個方面論述:
1.內容的有效。適量與適度。分析化學隨著課時量的減少,教師更加要遵循教育規律和教學原則,科學地安排與搭配教材內容,合理地組織部分的習題,不能“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圖便”。尤其在對待習題上?我認為,應該重視“習題”而又要超過“習題”。教“習題”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習題”,教有限的“例子”是為了讓學生自己去學習更多的“例子”。當然這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素質的提高正是教改的關鍵。
2.教法的有效。靈活與恰當。同一教學內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會不同,教必須致力于“導”,服務于“學”。優化教學方法要從實際的教學內容、學生情況出發,揚長避短選用教法。在課堂教學中,各環節的安排要盡可能以全體學生的參與為基礎,以個別提問、小組交流、課堂檢測等多種形式來了解大多數學生學習的情況。如不同類型酸堿滴定原理中設置許多問題,引導學生學習,聯系生活,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創造力,縱向橫向比較引導學生總結等等,收到很好的效果。為了進一步規范學生分析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先給每一位學生發一份實驗操作規范化內容提要,有正確操作方法要點,有易出錯,再讓學生練習,在練習過程中有師生、生生監督,再考核,再做練習,最后學生的基本操作規范。
3.評價的及時。評價不是對結果簡單的肯定與否定,而是對學生思維的點撥。如何讓課堂評價真正起到激勵、引導的作用?首先,語言要包含激勵;其次,減少簡單確定性評價,倡導發展性評價,做到這兩點,評價的作用就能真正發揮。
總之,我認為有效的課堂就是教師拋磚引玉,當他們迷茫時,教師會指引一條道路;當他們出現錯誤時,教師會旁敲側擊地讓他們認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并讓他們能看到自己的進步。
教學后記作為完整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是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自我評析和反省的最好形式,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它是一種用來提高教師的專業業務知識,改進教學實踐的學習方式,不斷對自己的教育實踐深入反思,積極探索與解決教育實踐中的問題,從而進一步充實自己,提高教學水平。但我們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往往只強調備好課、上好課,而對上完課之后能否寫好教學后記,卻未引起足夠的重視。我個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寫教學后記。
每一次課總會有精彩的片段,有的是自己設計好的,有的是通過與學生互動時突發展現的。如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等等。教學中,這些亮點只要我們留心就不難發現。經過長期的積累,教學經驗自然會日益豐富。例如,在學習t分布曲線時,突然有這樣的想法,可以將t分布曲線圖將概率、置信區間、t檢驗相關知識一起講解,并在講解概率時可以用不同顏色標記后,效果就好于之前的講解。在做“直接電位法測定溶液的pH”實驗過程中,想到如果學生自己先通過3個標準溶液分別作試液,互相交替進行,從實驗數據引導學生,比較測試結果得出結論,然后再測定未知試液的pH。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容易理解知識。
有時候不論教學過程如何精心設計,總有疏漏或失誤。如教學設計不符合學生實際,演示失敗,知識性的錯誤,教案與實際的脫節等等,對這些敗筆通過課后進行系統的回顧、梳理,并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及時總結記錄并歸類整理,使之成為今后教學中吸取的教訓,達到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的效果。
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題,也是教材的實踐者。教學有沒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往往會從學生上課時的注意力、提問、練習、作業等方面反饋出來。在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中,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探究,推出結論,加深了學生對概念的認識和理解,達到了較好的效果。由學生的提問可以發現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學生提出的疑問往往是教師沒有講清楚或被忽略的問題。將批改作業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寫在教學后記中,有利于在今后的備課和教學中引起重視,并對教學加以適當的調整和改進教學方法。
教師要加強同伴交流,對照自己的教學設計,有時會發現自己的不足,別人的長處。別人的教訓也可以引以為戒,避免自己犯同樣的錯誤。通過他們的教學方法而感受他們的思想,從他們的思想中吸取原料滋潤自己的思想,以形成我的教育個性。
通過教學后記的編寫,把零散的經驗教訓積累起來,對教師來說是一筆很好的財富。在后續的教學設計中,看教法能不能創新、知識點需不需要改進、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總之,要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真正掌握好分析化學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術。教師應在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實現專業成長。同時教師也要給學生一個條件,讓他們自己去創造;要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們自己去找答案。用心研究,潛心探索,精心教學,藥學專業分析化學教學就一定大顯成效。
[1]王妍妍,杜金會,張娜.大學化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探索[J].江西教育,2011,(7):8.
[2]王曉燕.淺析教學后記對青年教師成長的意義[J].工作研究,2011,(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