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敦泰 王淑菊
(山東省微山縣夏鎮一中西校)
學思結合 以人鑒己
——淺談中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
◆葉敦泰 王淑菊
(山東省微山縣夏鎮一中西校)
反思能力的培養,可以通過建立學習檔案;記學習日志和信件;開展各種各樣的討論會寫自律說明書等形式進行。有利于學生逐漸成為自律學習者,增強他們的責任心、自信心。
概念 意義 反思能力 反思方法
反思在現代漢語詞典中被定義為: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但是,反思活動的思考過程并不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思考問題”,而是要求“主體借助邏輯推理的技能,仔細推敲的判斷以及支持反思的態度”。反思能力是主體對問題或事物,主體思想和行為,它們所處的情境,主體與客體之間關系進行深刻地,批判式地思考過程的能力。
反思它對初中學生良好的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學習習慣的養成等影響頗大,對學生的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第一,反思有利于使初中學生逐漸成為自律學習者。反思可以促進學生思考自己到底期望從學習中得到什么,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具有強烈的學習動機,自律學習能力的提高,對他們的終生學習有著不可忽略的作用。
第二,反思有利于增強初中學生的責任心。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有必要、有意識地培養初中學生的反思能力,讓他們體驗到責任感,感覺自己在決策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擁有強烈的責任心,對自身和社會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第三,反思有利于增強初中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初中學生通過對自己的能力、學習目標、學習表現、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等問題的洞察,使他們更加了解自己的優缺點和喜好,更加自信。
反思能力的培養的方法必須是適合學生的、具體的、可以操作的。杜威認為“經驗之所以離不開活動,根本原因在于活動能夠產生良好的思維”。因此反思能力可以在活動中進行培養。
所謂學習檔案就是用來系統地收集學生的學習作品等,以此來展示其學習進步情況和學習風格。根據學習檔案中學生的各種資料,進行自我評估,提高學生自身的反思能力。
1.學生自建學習檔案。在學習檔案中,并不是要包括初中學生所有的最好的學習作品,而是不同時間段,不同性質的作品,也可以是一件失敗的作品,這樣就能從不同時期多角度地了解各種學習情況。初中學生自己建立學習檔案后,需仔細斟酌該放入哪些內容。在這過程中,教師適當指導學生使用多種標準來進行評估自己的作品。
2.展覽學習檔案。在展覽學習檔案之前,學生會再次檢查自己的學習作品,看看是否完整,是否需要做一些改動,教師可鼓動他們對其中的材料進行一定的組織,以使學習檔案看起來更有意義。學生們可能會按時間的先后順序,科目或自己喜歡程度來組織檔案中的內容,這個組織材料的過程也是一個反思的過程。這使學生們可以從縱向的角度來看自己的進步情況,了解自己學習狀況的發展趨勢,看到自己的優勢所在。
3.評價和總結學習檔案。經過一段時間,初中學生需要反思自己的學習情況,而評價和總結個人的學習檔案,最能體現學生的學習進展情況。初中學生和教師檢查了學習檔案中的作品后,需使用學習檔案總結表,在上面填寫對學習檔案的評價。初中學生在填寫時,需回答一些關于運用哪些學習策略,以及下一階段學習目標。而教師應從指導的角度指出學生的優缺點。當初中學生和教師填寫完總結表后,將在師生討論會運用這個表,進行討論和重新設定目標。
1.學習日志。使用學習日志可以詳細記錄初中學生在不同學科中的反應,自我反思的結果和掌握的關鍵概念,如針對一篇文章的讀書筆記,對一條自然法則的分析,或者是解釋一個數學問題。記錄學習日志的過程是學生對自己的整個思考過程和學習過程進行反思的過程。教師在使用日志這種方法時肯定會遇到一些問題,如教師沒有那么多時間來評估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日志。一個解決辦法是教師不要過于頻繁地讓學生交他們的日志,可以幾個星期交一次。另一個辦法是讓學生們互相交換他們的學習日志,以此了解別的同學學習時的思考過程。第三個解決辦法是開一個小組討論會,教師可以在學習日志上寫下簡短的評語,因為使用學習日志的主要目的在于促進學生思考和理解,因此,教師不必過于頻繁或者一次寫很多的評語。
2.自我描述和信件。信件是幫助學生進行反思的另一種方式。通過讓學生給家長,教師,朋友或者自己寫信進行自我描述,逐漸提高學生的反思能力。學生可主要使用三種通信方式:一種方式是交筆友的形式,兩個人寫信互相介紹自己,交流彼此生活中的經歷和對一些事物或事件的看法等。第二種方式是學生給家長寫信。第三種是給教師寫信。從中我們可看出學生是如何反思自己的興趣,學習上的進步和優點。
在學校中舉行討論會的根本目的是要幫助參加者加深對自己的學習動機,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認識,促進學生多元認知能力的發展。在學校中比較典型的兩種主要討論活動:師生討論和學生間的討論。
1.師生間的討論。在師生討論會上,學生們談論自己的想法,而教師則注意聆聽并及時給出反饋。通過交流,學生可彌補缺陷,在討論會上學生進行自我分析,使學生的反思能力逐漸培養起來。
2.同學間的討論會。同學間的討論會使得初中學生可以了解其他同學的學習情況,以一種非評價的方式對待彼此的反應。同學們在討論過程中,必須相互扮演作者和讀者,解釋者和聆聽者,這樣,初中學生才會體驗到在評價過程中彼此的責任,學生們才能學會怎樣更好地聆聽,以及自我反思,評價。
具體做法是:當學生犯錯或失誤時要寫心理說明書,要寫出自己的錯誤表現、犯錯原因及今后的打算。寫好后,在全班宣讀,如果同學們認為通不過,則要重新寫,重新反思,若同學們認為較深刻,可以相信其決心時,就可以放在自己的成長記錄袋中,以便日后借鑒應用。此時反思得以升華。
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的方法還有很多種。教師可根據實際教學情境和學生的需要來選擇,學生也可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反思活動進行訓練,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
[1]盧真金.反思性實踐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舉措.比較教育研究,2001,(5).
[2]戴本博.外國教育史(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79.
[3]戴維·伯姆.論對話.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1):100.
[4]李沖鋒.對話:后現代課程的主題詞.全球教育展望,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