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士廉
(上海市虹口區青少年活動中心)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幼兒的啟蒙教育越來越為社會大眾所重視。鋼琴的學習也成為很多家長會選擇的早教課程之一,并且入學者的年齡越來越偏向于低齡化。
我們需要為低齡兒童專門設計符合幼兒身心特點,以激發興趣為主,在學習中體驗快樂的一套全面的幼兒鋼琴啟蒙教學體系。而就現在的鋼琴教學現狀來看,依舊存在著諸多問題有待解決。
鋼琴教學一直是以一種一對一的教學模式傳承下來,這種承襲模式相對閉塞,外加演奏曲目極少有新創作的,因此在教學上也很少有創新與變革,這一特點在鋼琴啟蒙階段尤為突出。
鋼琴啟蒙階段的教學內容設計有的以每天“讀”一個音,“敲”一個音,一周后再教另一個的這種“填鴨式”教學為主。用同一個手指敲打同一個琴鍵一節課是非常枯燥的一件事,更不用說是低幼年齡的孩子了。這樣機械化的操作不但讓學生體會不到音樂美,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更讓一顆音樂好苗苗從此一蹶不振。
鋼琴啟蒙階段的另一大比較嚴重的問題就是偏重識譜、讀譜的灌輸和彈奏技能的訓練,而對樂句的概念,樂句間的呼吸,輕響表情記號等內容輕描淡寫地帶過,直到學生進入更高一層次的學習階段才開始深入講解。這樣的教學設計會讓學生形成一種只重視音準和熟練度,不注意樂句處理和音樂表現的壞習慣。甚至有的學生會把樂譜上的表情記號直接忽略掉,最終只能成為“琴匠”。
鋼琴啟蒙階段的教學,一定要針對學琴兒童的年齡特點,以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抓手,以培養學生的全面音樂素養為主要目標進行精心設計。
(1)從彈奏黑鍵開始。傳統鋼琴教學都是從白鍵開始的,為什么要反其道而行之呢?音樂學院楊燕宜教授曾經用一個非常簡單的動作解釋了這一情況。先把黑鍵遮住,只露出白鍵“能告訴我哪個鍵是哪個音嗎?”眾人搖頭,再把白鍵遮住只露黑鍵,“現在你能告訴我嗎?”答案當然是一目了然的。白鍵是一個個緊挨著整齊排列的,每個白鍵看上去都一樣,而黑鍵是兩個、三個一組組間隔并交替排列的,從熟悉黑鍵入手,再通過黑鍵去認識分布在它周圍的白鍵要容易得多。
另外,黑鍵是五聲調式結構,任意黑鍵的組合都能產生好聽的和聲音效,學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用黑鍵進行簡單的組合搭配創作,既激發了學習興趣,也減少了將來對黑鍵和升降號的懼怕。
(2)從“無線譜”開始。“無線譜”指的是只有音符的高低,卻沒有五根線的譜子。學生從理解音符高低結構以及與琴鍵高低結構的之間的關聯開始,輕松地建立起音符走向:“向上走(上行)、向下走(下行)”的概念。掌握音符高低走向的宏觀概念后,對于五線譜就是駕輕就熟了。這種讀譜法既容易被低齡兒童所接受,又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發散性思維能力。
樂理概念并不是走音樂專業道路的人才需要學習的知識,它是音樂的構架,是作曲家進行音樂作品創作的根基,就好比一座建筑的鋼筋水泥,是最根本的核心結構。雖然樂理知識的學習并非是立竿見影的,但良好的樂理基礎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了解作曲家想要表達的意圖,是很有必要的。
(1)音程概念。學習音程能讓學生從譜面上直觀地了解兩音之間的遠近關系,增加了學生的讀譜能力與閱讀手段。
(2)表情記號。好的演奏需要強烈的表現力與感染力,樂句、呼吸、輕響標記等都是樂曲中重要組成部分,從一開始就要培養學生在讀譜時認真仔細。
(3)四音音階。四音音階結構的學習可以使調和音階這一難題變得輕松。就如同造房子一樣,兩個相鄰的四音音階連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音階,當學生學會四音音階后,便可以輕易地在任意一個音上搭建音階,實際上已經掌握并可以彈奏出所有的調了。
(4)和聲進行。和聲學是高等師范音樂院校的一門專業課程,也常常被認為是初學者可以省略學習的內容。其實在學琴的前幾年里,大部分作品的和聲結構都在Ⅰ——Ⅳ——Ⅴ(V7)這個范圍之內,很多時候左手都是在彈奏這些和弦,掌握簡單的和聲進行的學生可以非常輕松地完成左手的彈奏,加快學習的步伐。
(5)視奏能力。許多國外的課程中都加入了《視奏》的教學內容,并且在國際上知名的音樂考級中也將視奏列為考試項目之一。視奏能力是學習音樂的必備技能,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如果每個“字”都要“查字典”,那么同樣的篇章,就要比別人多花幾倍的時間才能完成。因此,在鋼琴啟蒙階段加入視奏訓練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讀譜能力的全面提高,才能讓學生學習事半功倍。
鋼琴啟蒙階段的學習要針對孩子年齡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只靠教材上的內容來進行授課一定是不夠全面的,教師應對所授內容進行一定的補充。
(1)適當改編。考慮到幼兒的手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相對較短等特點,教師應盡量選擇簡短而優美的樂曲,以達到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審美情趣的目的。另外,針對每一個技能點編寫一些的非常短小的輔助練習,讓學生只需要花費很少的時間就能克服困難,提高技巧,獲得滿足。
(2)趣味游戲。為了避免學生對樂理學習感到艱難和枯燥,教師可以設計游戲、猜謎、趣味問答、寫寫、畫畫、唱唱等內容,既激發了小朋友學習知識的興趣,又對知識點進行鞏固。
(3)歌曲填詞。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把音樂與我們的母語相結合,加強對音樂語言的體驗和感受。教師可以為樂曲加入可愛的歌詞,一方面,讓學生體會到樂曲表達的意境;另一方面,讓學生了解音樂語言同我們平時講話是一樣的:有時是問句,有時是感嘆句;傷心的時候輕輕地,快樂的時候大聲地;一句話沒有講完是逗號,講完一句話后要吸口氣,等等。既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養成在彈琴時歌唱、呼吸的習慣,激發了學生的演奏興趣,同時也啟發了孩子對音樂的感受能力、音樂的聯想能力以及主動表現音樂的愿望。
幼兒鋼琴啟蒙是孩子在音樂學習道路上的一個小小的卻相當重要的開端。作為一名鋼琴教師,我認為我的責任不僅僅是教會孩子如何在琴鍵上敲出聲音,更重要的是為他們打開進入音樂殿堂的大門,打開通向藝術殿堂的大門。讓孩子們了解到音樂是豐富多彩的,是可以用來感受和表達情感的。讓學生在獲得演奏能力、協調能力、成就感、藝術趣味的同時,獲得以后對各種藝術最高貴的、敏感的詮釋的欣賞力。
[1]快樂鋼琴啟蒙教程[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
[2]巴斯蒂安鋼琴教程[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6.
[3]趣味音樂啟蒙教程[M].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2009.
[4]鋼琴藝術[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