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玉紅
(甘肅省永昌縣朱王堡中心小學)
20多年來,我和學生一起成長,品嘗著班主任工作的艱辛、歡樂和光榮。當我走上講臺,看到那一雙雙求知的眼睛;當我看到學生在自己的教育下有了進步;當我被學生圍著快樂地談笑;當學生把我當成最好的朋友暢談心事;當家長打電話告訴我,孩子懂事聽話了……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內心最大的快樂。
20多年的從教經歷,使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為一個班主任,不僅要給予學生關心、幫助、鼓勵、引導,使師生之間關系融洽、自由、和睦,而且要對學生嚴格要求,嚴加管教,使師生之間有一定的距離。唯有做到寬嚴適度,嚴愛統一,方能有效地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行為習慣。
寒來暑往,我已送走了一班又一班畢業生,好多學生我已叫不出他們的名字,可有一個學生至今仍讓我牽腸掛肚——小蘇。有一年下學期,學校領導突然讓我接任五年級的語文教學和班主任工作。對這個班的情況我早有耳聞,本班的小蘇已是全校有名的“問題學生”,讓代課教師很是頭疼。帶著擔心、無奈,我接任了五年級的語文教學和班主任工作。
剛接到新班,我主動找前任班主任和代課教師了解本班學生的整體情況。老師們說的最多,感到最頭疼、最難管理的學生仍然是小蘇。前任班主任說:“我花在全班其他同學身上的心思加起來不及他的十分之一,他幾乎天天都要鬧事。不僅自己不學習,還嚴重地搗亂課堂紀律,影響其它同學學習……”聽完老師們的講述,我才意識到自己是遇到真正的“對手”了。我該怎么管教他呢?
開始上課了,同學們正起勁地讀著課文,突然“吱嘎”一聲,只見小蘇迅速地鉆到了桌子底下,“又是搗蛋大王小蘇!”我輕輕咳了兩聲以示警告,他馬上警覺地從桌子底下鉆出來在座位上坐好了。誰知不到5分鐘,他又坐不住,一雙眼睛滴溜溜地亂轉,竟然轉過頭去和后座的李建新說起話來。我覺得有一股怒火正從胸中噴出:“竟敢和我較量!”我大吼一聲:“一、二、三”,隨著一聲整齊的“坐得端”,教室里馬上安靜了下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我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正確、規范的坐姿有利于大腦的發育,要想聰明的同學,馬上抬頭挺胸、雙腿平放、兩腳與肩同寬。”聽完我的口令,同學們一個比一個坐得端正,30幾雙眼睛都專注地看著我,可是,沒過幾分鐘,小蘇又坐不住了,我不時向他投去責備的目光,想用目光提醒他,但他根本不搭理我。
課后,我找小蘇來談話。我對他說:“你還記得上學期你在運動會上的出色表現嗎?你為咱們班爭得了多大的榮譽!”他高興而自豪地點了點頭。我腦海中馬上浮現出當時的激烈場面:小蘇在跑道上汗流浹背地跑著,賽場上師生熱情高漲,助威吶喊聲此起彼伏:“小蘇,加油!小蘇,加油!”“小蘇,老師知道你是個聰明的孩子,不但體育成績優異,而且歌也唱得不錯。不過老師發現你上課總是管不住自己,坐不端正,我想和你約定一件事。”他看著我,眼中充滿疑惑。我說:“以后上課,老師用眼睛來提示你,幫你管好自己,好嗎?”他樂意地點了點頭。
后來的一段時間,課堂上我時時用眼神提醒他,多給他發言機會;課后,我也經常找機會和他談話,可是收獲卻不大,他仍然我行我素。管還是不管,每當看到他,我都會思考這個問題,但一想到他形單影只,我又不免有點心酸。我偷偷做過家訪,他的身世的確令人同情。早在他3歲時父母就離異了,母親遠走他鄉,父親照料著他,父子倆饑一頓飽一頓,吃了上頓不知下頓,更別說培養他什么好習慣了。隨著歲月的流逝,他一天天地長大了,家庭環境的影響,再加上社會上一些壞風氣的耳濡目染,最終使他懶散,貪玩,不愛學習,出口成“臟”,與同學們“打”成一片。看到他一如既往,毫無長進,我感到窩火極了。逃避吧,可我是班主任,我心一橫:我不改變你,誓不罷休!我深知要想轉化他并非一朝一夕一言一行就能做到,我必須給他更多的愛與寬容。于是,我在生活中瞅中一切機會去關心他。起先,他對我的關心,保持沉默。我想,只要多一些耐心,他一定會愿意親近我的。我利用課上提問他最簡單的問題,課間談心,課后輔導等多種渠道親近他,希望能用我的溫情感動他。有一次,在課堂上他突然鬧起肚子來,疼痛難忍,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滴。我二話不說,立刻領他到學校附近的診所去看病,還親自給他倒水,拿藥照顧他。他一邊吃藥,一邊流眼淚。俗話說,精誠所摯,金石為開。從他的眼神中,我感受到他已接納了我對他的關心。那一瞬間,我知道從此以后,我和他之間打開了一道心門。接下來的一段日子,我曉之以理,熱情激勵。我知道外表剛強的人其實內心是很脆弱的,我給他講自卑的危害性,鼓勵他要自強、自立、自愛,我還把他自己都不曾知道的優點一點一滴都講給他聽。打那以后,他真的開始變了,他在學習上更努力了,更遵守紀律了,勞動也更積極了,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于是,我不斷加溫,不斷澆水施肥,小心翼翼地保護著他這剛剛萌發的積極性,就像保護著一棵剛出土的幼芽。就在我欣喜地品嘗勞動成果時,不幸的事發生了,小蘇在幫爸爸干活時把腳扭傷了,需要休息了一個月。剛剛有了轉機,難道我就這樣放棄不成?我不甘心。我趁著這次機會,組織學生去照顧他,親自去為他補課,并在周末帶上美味的食品去看他。可能是同學們真摯的友情感動了他,當他重回學校后不再與同學發生爭執了,遇到打架、罵人這樣的事情時,第一個沖過去勸解的是他。同學們都說他變了。畢業前夕的一次以“愛”為主題的班會上,他飽含深情地獨唱了《離家的孩子》,一曲歌唱得讓我和同學們淚流滿面,我知道這是發自內心的感激之淚,是不忍與老師與同學分離的淚。
我捧著這束鮮艷的手編花,幸福之感傳遍全身,這正是“愛”與“寬容”在孩子身上的最好印證。以前我只知道,我做得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是我的份內工作。現在我才知道,這些我們自認為微不足道的小事,有可能成為影響學生人生的至關重要的大事。老師真誠的關愛有時真的會像陽光一樣溫暖,照亮學生的心靈,鼓舞他們走過成長路上的一個個關隘,最終完善他們的人格,成就一段輝煌的人生。現在,小蘇已經是高二的學生了。
班主任工作是平凡的,也是光榮的,既瑣碎又繁多,卻無一不關系到學生的成長和健康。我熱愛學生,熱愛我所從事的教育事業,我真誠地捧著一顆“愛心”,用愛給學生的生命著色,用心給學生的成長搭建最好最大的平臺,讓他們最快樂地成長。我想大聲說:“我愿化作一滴滴清泉,沖洗孩子們心靈的塵埃,讓他們沐浴在燦爛的春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