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賀勝 亓秀英
(山東省昌邑市都昌小學)
語文閱讀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個人是否具有一定文化素養的重要表現,是一個人生存所必備的本領。閱讀能力的具備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經過后天的努力逐漸培養出來的,這對于人的思辨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故而,閱讀能力的培養需要從小抓起。教師需要根據小學生的實際狀況,從實際出發,培養小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讓他們能夠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良好的閱讀氛圍對于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如果閱讀課的氛圍嚴肅、沉悶,教師板著臉,則會讓小學生心驚膽戰,影響他們的閱讀情緒,相反,自由、愉悅的閱讀課氛圍可以讓小學生相對輕松,沒有壓力,根據自己的喜好閱讀刊物,在閱讀中有益于培養他們的想象力與拓展思維分析能力,這對于培養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大有裨益。例如,在上閱讀課的時候,我總會讓學生事先準備好筆記本,帶著他們到閱覽室自由的選擇讀書,并且要求他們有時間的話將他們喜歡的美文摘抄下來,用彩筆將其裝飾一下。學生閱讀的興趣相當濃厚,一到閱覽室就自己學則喜歡的圖書,如饑似渴的閱讀起來。我有時候也會像他們推薦幾本比較好的童話、散文等,只有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讓學生接觸到能真正吸引他們的讀物,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我有時候發現,在閱覽室里讓小學生自由選擇刊物,很多學生會選擇漫畫書之類的,雖然里面的書故事情節也是很吸引人,會讓學生產生無限的遐想,但也不能一味地讓他們沉迷在漫畫之中。當我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我會和顏悅色地進行干涉,讓他們閱讀一些有益于培養他們思維分辨能力的刊物,達到“得法于課內,得益乃至成長于課外”的目的。我引導學生在閱讀的時候要學會邊看邊想,在讀中自悟,在讀中自得,作上批注,調動多種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注,逐漸養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這樣的閱讀方式,對于他們以后跟好地閱讀具有重要的影響意義。
小學生年齡小,他們活潑好動,有很強的自我展現的欲望。每當閱讀課快要結束的時候,我總會讓學生寫出自己對每一篇文章的真實閱讀觀后感,不限字數,并且將寫得好的學生的閱讀觀后感貼在班里特定設的主頁上。學生們對此抱有很大的好奇心,都想將自己的真實觀后感寫好,貼在主板上以便于同學分享自己的情感,所以在閱讀的時候也是非常認真的。閱讀觀后感是課堂閱讀的繼續和擴展,對于開拓學生視野、發展學生智力、提高學生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不僅可以開拓學生的眼界,增加學生與別人的情感交流,更重要的是可以進一步開發他們的思維分析能力。
總之,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多種手段一起抓,用不斷創新的方法創新不斷變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