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潮慶
(大慶市龍北第一小學)
《歡樂的潑水節》說課稿
◆鐘潮慶
(大慶市龍北第一小學)
1.教材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歡樂的潑水節》,是蘇教版國標本第四冊第七單元的精讀課文。課文緊扣“歡樂”,記敘了居住在西雙版納的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的情景,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旨在對學生初步進行尊重各民族風俗習慣的教育。
2.教材的教學重點
教學描寫潑水的歡樂場面,體會潑水的情景和人們歡樂的心情。教學難點:懂得潑水的象征意義。
1.知識與能力
學會生字,感受課文用詞的精當;培養學生邊讀邊思,邊讀邊想,體檢感悟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創設情境,情感體驗,學生熱情加入。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師生與課文產生情感共鳴,領悟傣族人民過節的歡樂心情。
1.說已有知識和經驗
學生年齡小,仍以形象思維為主,同時因為民族差異,學生對潑水節缺少了解,難以與課文產生情感共鳴。利用多媒體課件、有感情朗讀、表演等多種手段活躍課堂氣氛,解除學習的疲勞。
2.說學習方法和技巧
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方式,讓學生互相幫助、互相啟發,感受潑水節的歡樂場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愉快地完成學習任務。
3.說個性發展和群體提高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可以充分發揮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自主性,創造性,讓他們在動情的語文學習中積淀語感,增強體驗,同時達到語言積累的目的。
主要是以創設情境,體驗情感,師生入情入境與文本對話為主。使兒童在體驗中既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生活的美。
1.導入
(1)一系列歡度潑水節圖片出示
設問:人們正在干什么?引出通過學習第一自然段。這樣做是讓學生了解潑水節就是傣族人民的春節,并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回想過年時的快樂情景,以此來體會傣族人民的歡樂。
(2)精讀第二自然段
《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看一位教師是不是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就要看他愿不愿意讓學生自讀體會,入境悟情。
想到本校的研究課題,以學生的實踐活動為主。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與語文課程整合,來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促使學生全面發展;有利于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動眼的活動,發展學生的思維,以至于達到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為目的。于是有了以下的新的設計:
2.準備潑水部分
重點理解“早早”,這一詞反映了人們歡樂、急切、盼望的心情。通過在情境中采訪學生:“你是什么時候到的?還沒到潑水時間為什么來這么早?”學生在情境中很自然說出自己一大清早就來了,天還沒亮就來了……因為潑水節一年只有一次,很難得,不想錯過……學生自然而然地就讀懂了“早早”一詞。
(1)開始潑水部分
重點理解“笑開了花”。”
播放了視頻,讓學生更深一層地進入情境中去,受到錄像中人們潑水的感染,激發孩子想說想學的欲望;“你覺得哪些詞語最能表達你歡樂的心情”,孩子們憑借自己的生活經驗找出“互相追趕”“灌”“潑”這幾個詞語,正是體現了《課標》中積極倡導的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
(2)水的象征意義
充分利用視頻的畫面:“看,圖上這些傣族人民潑得多開心呀,你希望成為圖上的誰?為什么?”無論孩子想成為潑水人,還是成為被潑的人,都會說出自己的祝福,以及得到的幸福,不知不覺地說出了清水的象征意義,理解了清水的獨特含義,再次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相機提問:“你想給人們送出什么祝福?”既得到了語言訓練,又在潛移默化中理解了“要想自己快樂,首先讓別人快樂”的含義。
(3)學生活動部分
學生熟讀課文時,引導學生找到了表示人們潑水的動作的詞語(端、潑、拿、灌),這樣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了,讓學生在音樂聲中做出相應的動作,互相潑水,學生們玩得快樂極了,有潑的,有灌的,有撒的,還有倒的……音樂結束了,學生們還在盡情送出自己的祝福,孩子們還在盡情地笑著,鬧著,
這樣做的目的:既可以將感情推向高潮,進一步體會剛才所學的動作,又達到課間放松的目的,再一次在語言訓練中感受課本用詞的準確。
3.學習第三自然段
過渡:潑水活動結束了,我們是不是也該結束今天的旅行了呢?為什么?課件出示賽起舟,燃放焰火的畫面,
學生體會傣族人民盡情沐浴在潑水節的歡樂氣氛中。聯系實際想學生過年,除了春節晚會,還有包餃子,放鞭炮,串親戚……感受沉浸在快樂之中的感情。
4.總結升華
潑水節是傣族的傳統節日,你還知道其他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嗎?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說一說,然后老師隨機出示圖片,一起欣賞其他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進一步充實和完善課堂學習內容。
5.習生字,體驗學習漢字的歡樂
本課有十個生字,這節課我們學習其中的三個生字。(屏幕出示:幸、肯、離)
二年級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堅持“字不義離詞,詞不離句”的原則,聯系語言環境,在讀中感悟。
此課的說課設計,最終達到以學生和學校實際,提高對新課程的認識,以活動設計為切入點,在教育教育理念,充分調動、發揮了學生主體性,開教學實踐中領會、理解、實踐、充實、升華新的發了學生個性潛能,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最后,學生能自主活動,搜集資料,解決疑難,討論交流,體會成功,促進學生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