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詠梅
(杭州市綠洲花園幼兒園)
中外幼兒園管理比較研究
◆蔡詠梅
(杭州市綠洲花園幼兒園)
一直以來,我們都是在研究幼兒園教育問題,而據筆者幾年來的研究發現,當前從教育行為來說中國與發達國家幼兒園的教育行為能力各有特點,中國幼兒園的教育能力并不差,這個要感謝改革開放和信息化的時代,給了許多教師學習的機會。但幼兒園還是存在著發展不均衡,沿海發達地區與內陸地區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這種差異一方面是經濟發展水平決定的,另一方面也與教育的視界有著很大的關系。
到目前為止依托于政府機構和公立學校設立的幼兒園和民辦幼兒園的比例在2011年達到了1∶1.2。高于公辦幼兒園,這說明了我國民辦幼兒園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趨勢。成為一個重要的學前教育領域不應該被忽略的力量。在快速發展民辦幼兒園的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的問題和矛盾。一方面民辦幼兒園和公立幼兒園在管理能力上的差異以及政策的傾斜。所以在談到我國幼兒園發展時,不能忽視民辦幼兒園的存在。近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幼兒園的發展,一些地方政府也大力扶持民辦幼兒園的發展,而民辦幼兒園只要還是中小規模,招生人數不多,投資回報快,這也成為許多風險資金進入的一個領域,但相比較于這種產業的相對繁榮,讓我們感到了更多的擔憂是相關政策和法律的滯后,以及準入制度和教師隊伍的培養和考核以及幼兒園產具鏈和課程的發展都嚴重滯后,這種滯后與發達國家相比較,顯然在管理上處于劣勢。
與中國相比,日本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提出了幼稚園振興計劃,投入大量的資金來扶植學前教育的發展,與中國不同日本把幼稚園階段的學前教育也歸入了政府補助的范疇,目前把年齡擴展到了三歲入園,在幼兒園學習三年。同時日本文部省除了提供適齡幼兒入園獎勵補助費,還向幼稚園提供園舍設施完善費、園具設備完善費等一系列措施,創造條件促進幼兒入園。在這一點上不管是公立還是私立幼兒園都是一樣的政策和待遇。而在美國實行從幼兒園到高中12年義務教育,當然家長也可以在家教育孩子,相對而言美國的教育的更為注重個性的發展,在美國主要是私人幼兒園,美國幼兒園與日本幼兒園又有所不同,美國幼兒園比較注重學生的個體和心理健康,所以幼兒園的管理也會側重于對學生心理健康和行為意識能力和獨立人格的培養,這與我國幼兒園的學前教育充分利用幼兒園來拔苗助長,拿小學課程來輔導孩子,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負擔和壓力,顯然是不妥的。
前文筆者提到了拿什么來保護和給養的問題,這里說的保護主要是指法律的保障。在美國為了實現所有的孩子都能進入學前教育幼兒園的目標,美國政府強烈支持公立學校的同時,通過學前教育立法明確的另一個重要的力量——私人幼兒園,在美國私人幼兒園占為多數,與中國家長擔憂的恰好相反,在中國許多家長比較擔心孩子在私人或者民辦幼兒園上學的問題,怕管理不規范、師資隊伍沒保障、條件太差。而在美國這些一點也不用擔心,管理都相當規范,造成這個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美國對幼兒園階段有專門的立法,尊重它們的合法地方并保護孩子受教育的權力和幼兒園管理上的法律支持。在1990就出臺了兒童教育法的保護和發展,并固定撥款法在1994正式法律教育目標,這些法律,法規,和私立幼兒園在國家教育管理系統,并給出了私人幼兒園、托兒所的法律地位平等,以及相關配套政策的私人幼兒園進行了詳細的規則。據統計,1993的日本私立幼兒園,幼兒園,兒童總數的58.2%,人數的79.9%,這些數據表明,日本私立幼兒園學前教育的主要任務。因此,日本政府高度重視教育,通過立法保護利益的私立幼兒園,支持民辦幼兒園的發展。日本私立幼兒園發展的私立學校法;振興私立學校完成特殊教育法制保障。這些法規對民辦幼兒園的位置,性質和管理非常詳細的要求。同時,這些規定了政府給予私立幼兒園的支持定義的內容以及自身的義務。日本政府有嚴格的法律,對民辦幼兒園,實行科學管理。日本在1956頒布具有法律效力的幼兒園設置標準,然后根據經濟發展的條件標準的公共和私人幼兒園設置提出了統一標準評價標準,特別是把公辦和私人幼兒園之間的公平分配資源,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而與美國和日本有所不同的是中國的民辦幼兒園基本處于從屬地位。從保護幼兒園發展來看沒有專門的立法保障是不能進行有效的管理所以目前從幼兒園存在的一個重要管理問題就是沒有專門的法律約束管理行為或者說管理手段不能進行有效的統一,沒有形成一個在法律保障下的標準。
從給養角度來說,中國學前教育沒有形成一個給養供應鏈,這個給養供應鏈是一個產業鏈的具體表現。從內容上來說,它必須滿足幼兒園辦學的人才、設施和教學用具的健康、科學和創新,而給養的缺失也造成了中國幼兒園管理上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是外部環境和不成熟的給養造成的相比于國外發達的國家的給養來說,這一方面是存在嚴重不足的,其主要區別主要是體現在對幼兒園教學人才的培養和重視,這個必須要有專業的標準,特別是心理評估和考核,優秀的幼兒園教師必須是一名有上崗證的心理咨詢師,同時在教學工具上要進行科學的研發和生產,以滿足孩子的啟蒙和益智的作用,而不能沒有規范的沒有行業標準的,特別是一些小工廠生產的教學工具和玩具,甚至存在危險性,這樣的給養條件和現實,給管理帶來了不小的難度。這也是中外幼兒園管理上的不同。
從我國的國情出發,制定和規劃長期發展的學前教育目標,特別是要進行立法,雖然國家近幾年來出臺了很多政策和制度但是從屬于教育法的司法缺陷,把幼兒園階段的教學與管理與義務教育和成人教育不加區分顯然是違背科學發展規律的,是不符合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從幼兒園管理的本身來說也需要通過專門的立法來制定長期的發展策略,特別是保障未成年人監護人和幼兒園雙方的合法利益,立足國情,開創有中國特色的幼兒園學具產業的藍海。
有計劃地發展幼兒教育,注意發揮國家統籌和宏觀調控的作用,政府有計劃地發展幼兒教育,能否考慮像日本一樣把幼兒教育或者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每個幼兒園教育振興計劃有目標、有方針、有要求、有措施從而保證計劃的貫徹與實施。同時國家要統籌規劃幼兒教育產業鏈的科學發展,要加強人才的培養和產具業的行業標準,給予民辦有計劃地發展幼兒教育平等的待遇,形成一個規范的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現代幼兒園模式。
中外幼兒園的比較研究主要是學習他人的先進管理經驗并結合我國自身的國情進行借鑒,本文所提出的專門立法和科學給養是整體問題的幾個方面,希望有更多的有益于我國幼兒園發展的創新策略出現。
[1]李學海.學前教育的現狀和思考.中國教師,2010,(9).
[2]王明明.國外幼稚園發展研究.中國兒童,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