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悅達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陳遜
企業財務管理活動對于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財務分析更是其中的關鍵,并對企業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指導和規劃作用。隨著市場的發展與進步,傳統的財務分析體系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的發展要求。現代化的財務分析體系的建立將勢不可擋。
(1)對財務分析在財務管理中的作用認識不到位,對財務分析本身是比較片面的,分析的目的也不明確。目前,重生產管理、營銷管理帶來的銷售和利潤增長的現象仍占主導,卻忽視了對財務的管理和分析。一方面,其無法有效準確評價自身財務狀況,另一方面,其也無法有效評價利潤獲取的效率。通俗的說,只知道賺錢,卻不知道怎么賺好錢。企業對財務分析對于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性仍沒有全面的認識,仍單純認為只有財務部門才是財務分析的執行者,割裂了財務分析作為一個綜合性的系統工程與各生產經營部門之間的關系。
(2)企業的財務人員基本從業素質不足。財務分析人員對財務指標缺乏理性的分析,通常只是將分析結果與一些常規標準進行比較,還有一部分財務人員無法正確認知和解讀財務指標,其工作常常只是簡單將財務分析的結果與指標進行對照,沒有深入研究指標與實際結果間深層次的問題。
(3)財務分析缺乏科學性、合理性。財務分析缺乏橫向同行業之間的比較,縱向上缺少對企業所處階段經營環境的考慮。目前我國企業財務分析只局限于自身各期相同比率分析,同時也忽視了不同的發展階段企業需采用不同的評價指標,掩蓋了財務業績計量指標在不同階段的重要程度以及衡量標準的變化。在財務分析體系評價指標的構建上缺乏內在的邏輯性以及適應企業發展的靈活性。
(1)對債務償還能力的分析:企業構建起對債務償還能力的分析降低財務風險。—般說來,債務償還能力可以分為短期債務償還能力和長期債務償還能力。其中,短期債務償還能力的好壞對企業的運營有著直接的影響,它是企業外部評價一個企業的重要依據之一。長期債務償還能力,則與企業的利潤以及企業的長遠發展目標息息相關。對長期債務償還能力的分析,就是對企業固定的資產以及固定資產變現能力的估算。
(2)對資金使用效率的分析:對企業資產的使用、周轉晴況的分析,就是對資金使用效率的分析。企業的運營,一方面要求利潤的最大化,一方面要求成本的最小化。換句話說,就是要用最少的錢賺到更多的錢。這就對資金使用效率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3)對企業投資能力的分析:基于公司治理的企業財務分析體系則要求對企業投資能力的分析,要從事前、事中、事后三個方面進行。事前分析,就是要對投資的可行分析;事中分析,就是要用有效手段控制投資規模;事后分析,就是要對投資行為進行評價。做好投資能力的事前、事中、事后三個階段的分析工作,有力于保證企業投資行為的正確性和科學性、降低企業的投資風險。
(4)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分析: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分析是基于公司治理的企業財務分析體系又一重要內容,主要分析企業盈利能力和盈利分配,綜合體現了企業財務結構和企業績效能力。
(1)創新會計管理體制。傳統會計管理體制的弊端日益顯現,主要表現在:會計監管主體對會計管制失控,會計控制目標無法實現,基礎工作薄弱、監督職能弱化。由此可見,傳統會計管理體制已成為影響公司治理目標實現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須加以創新。會計人員要同企業領導層和管理層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在對企業當前的運營狀況,歷史運營的經驗、市場外部環境以及企業人員的配置進行充分詳細了解的基礎上,設置財務指標。
(2)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以減少財務舞弊的現狀建立規范、健全、有效的公司內部治理結構和機制,一是優化股權結構,建立多個股東共同制衡機制,防止大股東“掏空”行為。二是改善董事會結構,引入強制性積累股票制度和網上投票制度,強化董事的義務與責任,嚴厲處罰董事和高管人員濫用公司財產、轉移股東財富的行為。三是強化獨立董事的獨立性,改革獨董酬薪領取渠道,讓獨董能夠對財務報告發表獨立意見。四是協調獨立董事與監事關系,強化監事的義務和責任,發揮監事對財務報告的監督職能。
(3)強化公司外部治理機制對財務報告的監督約束作用。一是改革上市公司審計體制,明確要求上市公司統一由審計委員會通過招標方式選聘中介機構;同時積極推進法務會計制度,強化獨立審計的獨立性。二是轉變證券市場籌資功能,向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科技創新轉化;轉變監督機構的行政化管理方式,向審核、強制性信息披露和加強查處、打擊違規案件的市場化監管模式過渡。三是建立以強大威懾力的民事賠償機制和民事訴訟機制為中心的投資者保護法律制度,提高財務報告舞弊成本。四是加強社會媒體輿論監督,改革和調整新聞媒體對公眾公司或人物報道的舉證責任和舉證標準,充分發揮“第四種權力”的監督作用。五是完善外部市場機制,提高市場對公司財務報告的約束力。
基于公司治理的企業財務分析體系是現代化的財務分析體系,主要包括了對債務償還能力的分析、對資金使用效率的分析、對企業投資能力的分析、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分析。加強企業財務分析體系的構建,就需要企業主強化對財務分析體系的認知,提高財務人員的素質以及科學地設置財務分析指標。
[1]吳籽艷.基于公司治理的企業財務分析體系探討[J].時代經貿,2010(17).
[2]李永波.構建企業財務分析體系是現代企業管理的新課題[J].商場現代化,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