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服飾文化研究中心 霍美霖
吉林省地處東北地區中部,境內山巒平原密布,湖泊河流眾多,曾經是滿清入關前的主要活動地,也是歷史上北方一些少數民族的發祥地。吉林省的第二大城市吉林,原名“吉林烏拉”,是沿江的城池的意思,吉林建城就有四千多年,擁有48個少數民族,吉林的本土文化,伴隨知識經濟的快速發展,文藝活動的舉辦有力推動和提升區域文明進程,本文即借助開創吉林市本土文藝文化活動以此發展吉林的旅游產業,帶動吉林省經濟飛速前進。
“首屆吉林本土文化大型服裝展演”主要是為展示吉林本土特色,通過民族服裝的展示,來弘揚吉林重要的文化資源,運用服裝表演演繹滿族民俗文化將作為一種新穎獨特的宣傳手段促進我省本土文化發展,從而打造吉林省特色鮮明的文化品牌,推動我省文化產業、旅游產業的發展。
服裝展演的主題是整個活動的靈魂和核心。主題的確定就意味著音樂、表演、設計乃至整臺表演的風格都已定格。本次展演以展現宣傳吉林風情、吉林魅力等品牌文化為主旨的主題活動,其具體策劃的主題如下。
總主題:首屆吉林本土文化大型服裝展演
主題的確定可根據當時的情況而定,如有贊助單位冠名可進行調整,但整體還是以“吉林”、“本土”、“服裝展演”幾個關鍵詞為主線。
表演地點的確定只是選擇了演出的大環境。很多的演出地點都會有幾個場地可供選擇,策劃者應根據演出的需要、演出的規模和主辦方的經濟條件來確定具體的表演場地。2006年,白領“境界”原生態實景發布會在位于北京遠郊密云的白領Fashion House山莊舉行。本次演出利用山體的109級臺階作為T臺,模特從臺階走下使人感覺是天使降臨到人間一般,受到了2006亞洲時尚大會中國會與會人員的一致好評。吉林市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主體有山、水、林,除了是居住的理想環境,以自然景色作為展演的場地,更是別具一格。演出的場地可有幾種選擇。
(1)場地設定在吉林市重要的旅游勝地——北山公園,北山始建于1924年,是國家4A級風景區,山上有建于清朝年間的古寺廟群,佛、道、儒三教雜糅相處,獨具吉林本土特色。且位置在吉林市區中,交通便利,山中的亭、橋、廊、榭,為本次匯演增添了一道天然的背景。
(2)場地設定在全國五大孔廟——吉林文廟,文廟始建于1742年,為紀念孔子這位中國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學家而建設的。廟內共有三進院落,主要有大成殿,崇圣殿、大成門等。場地安排在此,把時尚活動與文廟的宏偉建筑交織在一起,實際上就把演出的風格定調在了吉林本土元素中,盡顯獨特的文化氣勢。在著名建筑物前舉辦服裝展演,品味歷史文化,演繹現代時尚,讓歷史的文明和時尚碰撞出現代火花,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最早以著名建筑物為背景做秀的是皮爾卡丹先生,自從他在上世紀80年代末在北京做了“太廟秀”之后,僅在中國國內就出現了多場以歷史文物為背景所做的“秀”。如2006年10月9日,中國著名鞋業品牌與意大利國際著名鞋業品牌就在北京紫禁城端門,舉行了國際鞋品時尚流行趨勢發布。在1997年,東北電力大學藝術學院就在吉林文廟大殿前參加了“孔子文化周”演出活動,其中也穿插了服裝表演。
(3)場地設定在具有中國四大自然奇觀之一的地方——吉林霧凇島,霧凇島坐落在吉林市烏拉街滿族鎮,從市區乘車需要1小時的行程,沿途可以欣賞到東北滿族農村的景色。當然在霧凇島舉行這種活動,一定是在冬季,吉林霧凇潔白無瑕、銀光閃閃,除了給人寒冷的感覺外,更多的是令人產生無限的想象,在這童話般的世界里,通過模特穿著民族服飾,再利用大鋸、柴火、伐木工具為道具的精彩表演,讓游客觀眾感受到了林區生產的場景,體會到薩滿民族風情。
(4)場地設定在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松花湖,松花湖位于吉林市的東南方,距市中心24公里。松花湖的水域比較遼闊,湖叉繁多,形狀就如一條蛟龍,穿梭在吉林市中。松花湖中有大大小小的島嶼百余座,金龜島、五虎島、湖心島等,周圍群山環抱,層層疊疊,千姿百態,如此形成了吉林特有的秀麗景色。為了方便游客,景區內設有大小游船一百多艘,乘船游玩,可盡覽沿湖美景。我們可以刻意把場地安排在風景區中,如松花湖的游輪上,在游船上進行服裝表演是一種既詩意又浪漫的形式,海鷗飛過,浪花朵朵,模特與海浪共舞,奪人眼球的場景會讓人心潮澎湃。2006年11月,由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日本奧斯卡株式會社主辦,職業模特委員會和東方賓利文化發展中心承辦的中國美少女模特大賽在意大利游輪愛蘭歌娜號舉行,效果極佳。2004年,上海時裝周東方模特大賽吉林分賽區選拔賽在松花湖豐電2號游船上舉行,當時產生了轟動效應。通過獨有的創意、策劃、獨具的文化形式及魅力為演員提供多元化展示自我的平臺,能更好地擴展表演的技巧。
因演出的目的不同,確定演出日期的思路各異。有的是不可選擇的,它受相關條件約束,如節假日、大型活動的演出等。活動的時間可根據地點的確定而確定,比如選擇在北山,可結合文廟一同舉辦,如在霧凇島就要選擇在冬季有霧凇的時節,在松花湖選擇夏季會更方便些。
根據演出的目的、表演的場地條件、觀眾規模、演員條件等來確定,采用簡潔風格與刻意風格相結合的演出風格。展演一般以刻意設計風格會更恰當,經過編排和設計,使其更具觀賞性。
展演的形式是策劃此次活動的重要環節,隨著人們的視覺審美要求的不斷增高,對于不同的文化形式可謂不足為奇,所以要在保留本土特色的基礎上,還要增加新意,像在2011年,由中共吉林市委、吉林市人民政府主辦,吉林市文化局承辦的首屆松花江河燈文化節,通過打造松花江特色文化品牌,以松花江為依托,圍繞河燈主題舉辦系列獨特多彩的文化活動,其中還組織吉林市歌舞團等單位在吉林市政府對面的舞臺中安排了多場精彩的文藝演出,可以讓老百姓或來觀光的游客參與其中,營造了吉林本土文化氛圍,同時帶動了吉林文化、旅游經濟。
(1)穿插民間表演是保護本土文化最有利的手段,吉林民間舞蹈有秧歌、龍燈、旱船、撲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高蹺等形式,其中二人轉,是東北土生土長的載歌載舞的民間藝術。 把這些民間藝術和服裝表演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傳統中不失高雅,時尚中不失民俗。
(2)吉林建城四千多年,擁有48個少數民族,其中以朝鮮族、滿族、蒙古族、回族等居多。在展演的服裝選擇上可以以少數民族服裝為主,把表演動作和服裝結合,例如在展示朝鮮族長裙時,可以用多種轉身來體現;蒙古族服裝的風格是寬袍大袖、厚實莊重,所以盡量用大方帥氣的走法來表現;滿族服裝則應借鑒格格式的小步調,配合頭部動作展示頭飾等方法。
選擇所要展示的服裝是整個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演出服裝的選擇,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先確定了服裝表演主題,然后再根據主題由設計師設計并組織制作服裝,供服裝表演所用。另一種是已有可選擇的服裝,也就是說服裝已經存在,根據演出的需要,從這個范圍內挑選服裝。此次活動可根據“吉林本土文化”這一主題選擇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裝,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特意制作些有創意性的藝術氣息濃郁的服裝。
保護吉林省本土文化的重點在于要保護好其所具有的獨特民俗風情,在當代中國與西方文化沖突的文化危機下,發揮本土文化資源優勢,打造特色鮮明文化品牌,蓬勃發展吉林市文化產業,展示文藝特色,挖掘、保護、開發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豐富歷史文化名城的內涵,推動吉林省文化產業、旅游產業的發展,從而帶動吉林省經濟發展。
[1]百度百科網站.
[2]朱煥良.服裝表演策劃與編導[M].中國紡織出版社,2009(4).
[3]霍美霖.談模特賽事對吉林旅游業發展的影響[J].中國商貿,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