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財經學院東方學院 汪磊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國際貿易的發展,各國利用自身產品的比較優勢,通過國際貿易方式進行商品等價交換來獲得額外收益。近年來,浙江民營出口企業一直面臨著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和出口限制及壁壘等問題。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貿易不均衡問題日益凸顯,對于我國的出口貿易限制及壁壘也越來越多,如發達國家對我國出口商品征收碳關稅等新型技術貿易型稅種不斷涌現。浙江民營出口企業如何應對國際貿易中的出口限制及貿易壁壘,提高浙江民營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及其核心競爭力等問題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焦點話題。
國際貿易中的出口限制及壁壘的初衷主要是保護本國的企業或者廠商的商品,防止不良的貿易行為產生,如傾銷行為、壟斷行為等。目前,貿易壁壘不僅包括傳統的關稅壁壘,還包括非關稅壁壘。伴隨著貿易壁壘的多樣化的發展,浙江民營出口企業遭受的國際貿易出口限制及壁壘的問題越來越多。[1]如2012年10月1日,浙江順達進出口有限公司出口的桔梗干就被拒絕,主要是由于桔梗干中部分含有污穢的或者腐爛而分解的不適合食用的物質。當然,這也并不純粹是出口限制問題,還有部分原因是由于我國的出口企業的技術及食品質量不達標等現象造成的。
浙江寧波海靜食品有限公司首次向日本出口了價值3.38萬美元的紅小豆罐頭,不僅提高了該公司的出口產品種類,也為其他企業進入國際新市場做出了榜樣。紅小豆罐頭的出口標志著出口企業尤其是食品企業產品質量的上升,也為浙江民營出口企業向國際市場進軍做出了楷模,增強浙江民營企業商品出口的信心。紅小豆罐頭不僅初次出口成功,還為寧波海靜有限公司迎來了大量的產品訂單,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紅小豆罐頭的訂單已排至今年年底。雖然國際貿易中的出口限制及壁壘正不斷加強,但是絲毫沒有影響到浙江省產品的出口貿易,2012年前三個季度農副產品出口貿易總額為72.01億美元,比上一期增長了2.07%,美中不足的是這三個季度的農副產品加工品的出口總額同比下降了1.42個百分比。尤其是2012年9月,全省農副產品貿易總額超過了8.5億美元,比上期增長了7.41%個百分點,加工品的出口也同比增長了5.88個百分點。
綜觀浙江民營出口企業的出口現狀以及出口限制及壁壘等問題,目前浙江民營企業遭受的國際貿易出口限制及壁壘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浙江民營出口企業由于自身的規模以及技術的限制,致使出口產品的標準得不到國際上的認同,進而限制和影響浙江民營企業的出口問題。近年來,由于金融危機和知識經濟的影響,很多發達國家實行了很多技術法規和標準,尤其是關于汽車制造、機械設施以及制藥產業都有較強的進口限制。對于出口企業而言,只要產品在某一個微小的細節上出現問題或者不符合標準,將會給企業帶來致命的影響。
很多國家對于進口的包裝、標簽以及衛生檢疫方面都有嚴格的規定,尤其是發達國家對進口產品的要求較為苛刻。所有的商品的標簽、使用手冊、合格證以及保險單等都有嚴格的標準。如美國的FDA要求大部分進口食品必須標注14種以上營養成分的含量,這給浙江民營食品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技術壁壘。衛生檢疫也備受發達國家重視,尤其是食品、化妝品等行業。這些都給浙江民營出口企業帶來了嚴重的困境,較高的技術壁壘導致浙江民營企業出口備受阻礙,尤其是中小型出口企業。
出口產品的合格檢驗以及認證制度的壁壘主要體現在各國對于廠商或者企業產品的不平等待遇問題,如日本規定對于本國的產品只需要一次針對廠商作檢驗,而對于同類型的進口商品則需要對每一批產品進行檢驗,存在較嚴重的歧視性待遇。此外,不同國家對于產品的檢驗標準以及產品的認證制度也存在差異,沒有形成統一和合格檢驗標準以及認證制度,給浙江民營出口企業帶來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浙江省作為我國對外貿易的大省,浙江民營企業出口產品正面臨著眾多的貿易限制及壁壘的挑戰,加上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導致浙江民營出口企業進入了較為艱難的發展時期。尤其是食品出口企業,面臨著價格和成本的雙重限制,導致出口企業的利潤被大幅度壓榨。面對嚴峻的外貿形勢,浙江民營企業應如何突破出口限制及貿易壁壘的瓶頸,消除出口限制及貿易壁壘對浙江民營企業的不良影響是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和經濟增長的必然要求。農產品和食品是浙江民營企業出口的主要傳統產業,而出口限制和貿易壁壘貿易對浙江民營企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貿易的技術壁壘上。如歐洲國家和美國對于動植物的病蟲害、農藥殘留、生產地以及動物的飼養方法和飼料都有嚴格的規定。歐美、日韓等國嚴格的環境生態保護法規也阻礙了浙江紡織品的出口。眾所周知,紡織品出口是浙江民營出口企業的一大重要產品,環境因素嚴重制約了浙江民營對外貿易企業的紡織品出口。較高的技術壁壘給浙江民營企業帶來了很多困境和限制。此外,還受到產品性能、排污量限制、可回收循環使用性、節能性等眾多的新興技術壁壘。自2001年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出口商品結構較為單一,且多為附加值較低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商品,檔次較低,國內也沒有建立強有力的技術貿易和商品檢驗體系,這樣都成為營銷浙江省民營企業的商品出口。
近年來,發達國家對我國企業征收的關稅種類越來越多,如碳關稅。尤其是針對低附加值的產品,較高的關稅導致部分浙江民營企業出口嚴重受阻。據李繼峰等(2012)的研究發現,碳關稅主要抑制我國高耗能的出口產品,而并不影響綠色產品和高技術產品的出口,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國高技術產品的出口。[2]出口限制及壁壘的限制不僅表現在進口國家較高的標準下,還與浙江民營出口企業的產品質量密切相關。浙江民營出口企業的出口限制一方面是由于較高的關稅和技術壁壘而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自身產品的質量不達標影響的。嚴重的出口限制和貿易壁壘要求浙江民營企業不斷進行改革和創新,企業需要更加重視產品的生產工藝以及檢驗標準,提高民營企業產品的質量是防范和預防貿易壁壘的必要前提和基礎條件。而浙江民營出口企業不懂國際進出口商品的游戲規則,也影響了浙江民營企業的出口。現代國際貿易理念的缺乏,很多中小企業不懂得國際貿易中的規則以及反傾銷知識,以及較為根深蒂固的價格優勢思想促使浙江民營企業不懂國貿中的“游戲規則”。總之,貿易壁壘和出口限制對浙江民營企業出口帶來了較多的難題,影響和制約了浙江民營出口企業的發展,尤其是中小型出口企業。
浙江民營企業消除出口限制及壁壘離不開政府的扶持和幫助,離不開企業自身的技術創新。針對浙江民營出口企業國際貿易的出口限制及壁壘中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和對策。
我國政府和地方省級政府應該重視出口企業的發展,雖然多年來在國際貿易中我國具有較大的貿易順差,但仍不能忽略出口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資源的稀缺性要求各國優化資源配置,我國經濟增長主要依靠高消耗和高產出而發展,浪費了大量的能源。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很多單位產量消耗的能源是發達國家的2倍,甚至5倍以上。針對這些高耗能的產品,政府應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發展,而將節省的資源配置到優質的企業中,優化浙江出口的產業結構,促進民營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首先,政府應該加大對浙江民營企業的資金扶持力度,如銀行貸款和稅收優惠政策等。其次,政府應重視出口產品的檢驗,建立有效的貿易壁壘預警機制。還有,政府應為民營出口企業營造良好的出口外貿條件,與主要產品輸出國建立良好的長期友好關系。
由于浙江民營企業大部分都屬于中小型企業,缺乏自主研發能力。因此,需要借助于行業協會,同行業共同投資研發,共享技術進步的成果。改進產品的生產加工工藝,有效的規避技術壁壘給浙江民營出口企業帶來的限制。企業與行業協會應緊密相連,加大高新技術的R&D投入,如食品企業可以采用高壓殺菌鍋、改進蒸煮鍋來改進食品的營養成本和質量。此外,行業協會具備維權和化解國際貿易矛盾的功能,通過行業協會有組織有策略的解決國際中的各種爭端,起訴國際貿易中歧視性待遇,維護企業的合法權利。[3]
比較優勢的充分利用需要民營企業重視對管理者和各層員工的技術培訓,提高浙江民營企業的員工技能和員工素質。掌握國際貿易形勢以及貿易中的游戲規則,充分發揮勞動力資源優勢和出口產品的價格競爭力優勢。尤其是價格競爭力優勢,過低的價格往往會被認為是一種傾銷行為,不利于出口企業的發展。因此,浙江民營出口企業應重視產品的定價問題,轉變我國出口產品的比較優勢,由價格優勢向產品的差異化優勢轉變,積極創新產品和開拓新市場,如綠色食品、有機蔬菜等產品的開發與出口。浙江民營企業需要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制造和生產無公害產品,保護人們賴以生存的凈土。因此,浙江民營企業應充分利用資源和生產的比較優勢,大力打造出口的產業轉移和結構調整。
此外,浙江民營企業還應該重視出口商品的品牌效應,建立品牌聯盟體系。在激烈的國際貿易競爭中,出口企業不僅需要借助于高品質的產品,還需要采用合適的營銷策略,尊重進口國的消費習慣和民間風俗,與當地經銷商融洽溝通和交易,最終實現雙贏的局面。而破解貿易中的出口限制和貿易壁壘,合理把握外貿中的游戲規則,建立具有良好品質和信用是浙江民營企業解決出口限制及壁壘的必然選擇。
面對國際貿易出口中的眾多壁壘及限制,國家、行業以及企業都應該從自身出發,共同應對國際貿易中的出口限制及貿易壁壘。政府應加大對浙江民營出口企業的扶持力度,建立良好的出口產品檢驗預警體系;而行業應該以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長遠利益為總戰略目標,幫助出口企業有效規避出口限制及壁壘;企業則需要從自身出發,生產質量夠硬的產品,預防新技術貿易壁壘的產生。
[1][2]李繼峰,張亞雄.基于CEG模型定量分析國際貿易綠色壁壘對我國經濟的影響——以發達國家對我國出口品征收碳關稅為例[J].國際貿易問題,2012(5).
[3]易元芝.民營企業應對國際貿易壁壘的思考——以溫州民營出口企業為例[J].管理科學文摘,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