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菊芬
(北京師范大學南湖附屬學校)
探析如何走出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誤區
◆鄭菊芬
(北京師范大學南湖附屬學校)
高中語文古詩詞的教學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已變成了只需要學生達到“死記硬背”的局面。本文通過熟讀成誦、立足文本、探尋靈魂、因材施教四個方面對高中語文詩詞教學中存在的誤區進行探究與分析。
高中語文 古詩詞教學 教學誤區
高中語文古典詩詞教學一直是該學科教學的重中之重,當然在長期的實踐中已經形成了一套相對完整,并且適應高考考綱要求的教學模式,在該模式的教學下學者在高考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這些實質的成績無法掩飾雖然教師花了大量的時間在古詩詞的教學上,但教學效果并不顯著,語文教學的實質要求并未達到的缺陷。本文通過熟讀成誦、立足文本、探尋靈魂、因材施教四個方面對高中語文詩詞教學中存在的誤區進行探究與分析。
誦讀是我國自古以來最為傳統、有效地讀書方法。宋代大儒朱熹在《讀書之要》中曾說過:“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爾。”有文于口,之后熟讀成誦,進而胸中有墨,便能做到“腹有詩書氣自華”了。
而在現行的教學體制下,教師并沒能拿出足夠的時間讓學者自己從誦讀中自己體會到古典詩詞的文字美、情感美、韻律美、意境美、精神美,這使我們不禁扼腕嘆息,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瑰麗璀璨的文化,在緊迫的時間中只能讓學者知其皮毛,而無法通曉其意了。朗讀是一種語言的復活,它使本來躺著的絢爛的辭藻用一種立體的、聲音的方式傳遞出來,這正是用語言的魅力帶領學者進行了一次心靈的穿越,從“驚濤拍岸”的赤壁,到戰國時期的“離騷”,從“凄凄慘慘戚戚”的雨下梧桐,到“執手相看淚眼”的長亭送別,在大聲的誦讀中,學者便能用自己的心聲觸摸到歷史的脈搏。
文本的教學是教師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也是最基本的工具。可實踐中很多教學只僅從文本的基礎書面含義對文本進行分析,卻忽視了文本的寫作背景、詩詞語氣中的韻律以及文本的修辭等相關方面的教學。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早已成為膾炙人口的抒發離愁的詩句,教學中往往對學者的要求只是了解其作者,背誦其名句即可。有幾人知曉這是李煜最后的一首感懷故國的名作,其中表達出了詩人最為凄婉的亡國哀思。寫作背景的深入介紹,能使讀者更好的從激宕的格調中體會到亡國君主的悲憤。
有的老師在教授“離騷”時,將其編為四個字的成語,美其名曰:幫助學者記憶,可是正是這樣的舉動毀壞了一篇古典詩詞的韻律之美,因為他忽視了這篇文學作品的一大特點正是文中的語氣詞,古時候人們誦讀這篇作品時正是因為這些語氣詞才顯得通順與流暢。
一定的語言內容可以生成的不同的語言表現形式,而不同的語言表現形式便將同樣的語言內容造就出了不同的文學意象。這就是語言之美,修辭之美。如“鷹擊長空,魚翔淺底”中的“翔”寫出了魚游動時身姿之輕盈,“擊”寫出了雄鷹翱翔沖破長空的身姿之矯健。再如“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中,用難以捉摸的夢比喻自在飄零的飛花,用淡淡的愁緒比喻綿密的絲雨,不禁讓讀者從一闕久遠的詩章中,體會到作者思緒中難以抹去的哀愁。
詩詞的靈魂是詩人感情融于意象的升華,一室一暗香,獨倚在一抹月色的西窗下,“歸雁”便是思念的信者;在洛陽的送別中,“玉壺”便是王昌齡心志忠貞、品格高尚的體現,中秋佳夜;望月而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便是作者離愁別緒最為真實的寫照。所有的意象在紙上的詩句中,印瘦了詩詞綻放的情節,碾盡了燈火闌珊出的一池墨香。這時,詩詞所能引起的靈魂的共鳴便躍然于紙,讀者也能從心底與詩人的思想產生碰撞。
此時,學者的對于詩詞的閱讀已經有了本質的升華,教師可以算是教有所得,而學者也確實可謂學有所獲了。
無論教學的形式如何,最基本的一點還是應該以讓學者學到知識為前提。因為如果學者沒有應有的基礎知識,無論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改進都是妄談。但這并不代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過改進對詩詞本身的教學,就不需要注意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在國內,教學的主要方式是集體授課,因此需要調節好因材施教和集體授課之間的關系。在總體教學中針對不同的個體采取更有利于其發展的教學方法。這也對老師提高教學效率,實現資源共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們的廣大教師注重并尊重學者的個性化差異,促使學者在全面發展的同時,個性化也得到相應的發展,這樣也才能為社會培育出更多品學兼優、學有所成、學有所長的優質人才。
長期以來,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文本中都編入了大量的古詩詞,編者希望通過這些極具代表性的古詩詞讓廣大學者體會到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使學者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培養出讀者更高的、更深層次的審美情趣與能力,并在這個過程中融入傳統美德的教育。但是,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不如人意也從側面體現出了該教育體制中存在的一些比較急功近利的誤區。本文從以上四個方面對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誤區進行了探究與分析,以此對以前教學工作作出小結,并為以后的教學提出了新的建議與展望,以期使高中語文古詩詞的教學能夠讓更多學者學有所獲。
[1]戎振綱.關于高中古詩詞教學的反思[J].廣東教育,2007.
[2]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鄭青.論古典詩詞教學中的意境美[J].考試周刊,2008,(10).
[4]唐秀清.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J].教育導刊,2008,(4).
[5]楊文玫.當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在的四種誤區[J].教學月刊,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