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張莉
現代企業的發展不僅僅是針對外部產品競爭的博弈,更重要的是如何提升企業的整體形象,從整體的角度出發,獲取市場份額,建立企業品牌。個性化是時代的產物,也是人類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的產物。在企業中如何較好的管理企業員工,是企業管理著重需要考慮的問題,基于以人為本的社會主義特征以及文化,企業管理員工,要從人類行為的基本角度去考慮,著眼于組織行為的基本原理,使企業員工的思想和行為得以解放,從而更好的發揮主觀能動性,加強凝聚力。
組織行為學雖然并不是企業經濟管理學中的主要成分,但是作為一種多學科錯層次交叉的邊緣學科,組織行為學對企業的內部管理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我們必須要清楚組織行為學的本質內涵,從而更好的分析如何在企業管理中較好的利用組織行為學來分析企業的員工管理。
組織行為學是在心理學、社會學、生物學、經濟學和文化人類學等多學科的綜合規律整合,對人類的發展而后生產生活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具有較強的社會功能,對提高社會生產效率具有積極作用。
在企業管理中,通過組織行為學的分析,可以較好地來了解企業組織中的人的各種心理和行為的規律,在遵循客觀規律的前提下,提高領導者和管理人員對企業員工的行為進行預測和知道,從而更好的促進企業員工行為與企業的發展相適應,促使企業有效實現既定目標。
組織行為學是隨著現代技術和理念而不斷發展起來的,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有了新的發展并進行了結構調整。當前世界,各市場主體的聯系越來越強,隨著競爭的加劇,企業重組、跨國公司和國際資源整合都呈現較強的勢頭,在復雜的市場發展組織層面,組織行為學能夠較好的探索企業組織發展的基本框架,對其規律進行探索,通過分析組織模式和組織理念,對不斷發展的社會變革和經濟變革,采取科學合理的應對措施。同時,組織行為學將與企業文化密切聯系起來,成為當前企業管理的熱點問題,對企業管理中企業的員工激勵機制探索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企業的發展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企業員工的質量和企業的整體素質,而組織行為學通過關注和研究企業管理決策,以及技術創新等過程中的人力資源開發利用問題,調整不合理的人力資源結構,減少資源浪費,通過合理的人力資源結構和科學的管理辦法,有效的提高企業員工的積極性,通過一定的激勵措施,將企業員工的管理問題置身于一個整體的系統中,通過實現個人體對整體的適應性及干預問題的研究,有效提高企業員工管理效率。
現代企業管理不僅需要具有科學合理的生產經營計劃,對企業的內部管理同樣需要一套科學、人性、合理的管理方案,特別是對企業員工的生活管理,保障企業員工較高的工作效率的基本方法是保障其生活質量水平和工作環境。組織行為學一度認為企業員工的工作和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兩個內容,工作生活質量不高的條件下,難以實現工作效益的提升。而相反,較好的生活工作環境有利于提升企業員工的工作效率。總的來說,組織行為學注重企業企業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對企業員工的安全、健康、文化、信仰、家庭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研究,在綜合全方面的條件之后,提出對員工有力的企業管理措施,從而站在企業員工的角度加強了企業管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同時有利于提高企業的凝聚力,發揮企業最大效用。
現代社會經濟發展迅速,科學技術和信息手段日新月異,往往管理模式都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動向、關注發展動態,及時進行調整從而更好的適應時代的需要、適應科學的需要、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當前市場經濟的發展具有世界一體化,競爭激烈化的特征,從而對企業管理的要求也相應的提高。而組織行為學的研究更加愛關注了社會和國家的總體目標,從勞動力多元化、經濟金融安全、科學技術投入等多方面進行研究,取得客觀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具有與時俱進的特征。同時,組織行為學作為一種開放性的社會技術系統,具有較完善的框架體系,涉及面較廣,對企業員工的管理、培訓以及發展都具有較大的影響。
當前市場的多樣化趨勢和競爭的激烈化程度要求企業通過完善自身的形象來獲取較大的經濟效益,獲得市場認同,同時獲取較廣泛的消費訴求群體。這些需要通過有敏捷靈活的生產方式和有利于被大眾接受的企業形象的雙向作用才能有效的實現。但是,當前很多企業在企業管理變革中還是注重形式主義,對其組織形式的變革過于集中在外表,而對其人力資源的管理沒有采取恰當的措施。組織行為學通過對人的軟性管理,將企業員工放在核心位置,從而提高企業的生產運作及管理水平。
一般來說,積極的組織行為學是在企業內專門研究在一定的組織條件下,通過控制行為規律和控制辦法的管理學科。對企業的個體、整體、結構完善都具有很重要的影響。通過科學的組織行為學理念可以有效的改善企業員工的管理,提高其工作效益,提高企業員工的企業榮譽感和信任感。
具體來說,在企業管理中,利用組織行為學的管理主要是通過個體行為、群體行為和企業組織行為三個方面來實現的。在企業管理中,一般的企業管理者大多關心其最終的組織績效,關心企業的最終效益。但是組織行為學則是提高對組織內成員的行為探索來最終實現企業的終極目的。
一方面,企業組織對企業成員具有較大的影響作用,企業組織的性質和規范將對企業成員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造成一定影響,進而影響其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企業員工對企業的組織也具有很多的影響,企業員工的工作能力和態度、以及人際關系都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業的組織能力,對企業正常的運作和發展,甚至是管理目標的實現都有直接的影響。所以說,積極的組織行為學是在有效的掌握企業員工的心理和行為的前提下,為企業制定出較好的管理辦法,綜合企業員工的整體需求,在市場經濟的客觀規律下,有效的實現企業、市場和企業成員的和諧統一。
通過積極的組織行為學理論體系研究,看出企業管理在現實中的組織,是通過開放性的系統而存在的,以及一定的生存環境要素,某種程度上,其環境要素甚至起到直配組織行為的力量,但是環境的變化具有不確定性,組織需要通過根據變化來調整自身的結構和行為,從而獲得較大的發展空間。所以,在企業管理中,需要密切關注企業員工的行為變化,對其個性作出必要的措施調整,用無形的力量促進群體綜合心理狀態的整合,從而造成和諧的企業發展環境。
在實際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企業員工的激勵措施是一項重要的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結合企業文化進行精神上的滲透,通過創建合理的企業文化為向導,積極的引導企業員工的價值觀和世界觀與企業的整體價值觀達到感觀上的一致,通過企業文化對企業員工的行為進行規范,促進員工處于一種積極情緒的浸染中,通過給予員工正面的鼓勵,加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企業認同感。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良好的企業氛圍是企業目標得以事項的基本前提,是保障企業效益和工作效率有效實現的基礎。而企業氛圍的營造是通過企業整體規劃和企業員工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不良的企業個體行為將對企業的整體管理產生負面影響,從而形成不利于企業發展的企業環境,對企業員工本身來說也是一種不利的發展化境。因此,要有效的實現企業科學管理和運作,要充分引導企業員工的個人行為,從而形成科學的群體行為,最終實現科學合理的組織行為,實現企業最終目標的同時,也實現企業員工的個人價值。
積極組織行為學對企業員工所起的積極作用是通過引導其價值觀提升和企業集體榮譽感來實現的,保障企業員工的基本權益得到實現,對企業員工的組織行為采取合理激勵和有效規范的高效管理模式,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具體來說,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在組織行為學的理論認為,支配企業員工個人的組織行為是一個復雜的體系,是由政治、經濟和心理要素共同影響而形成的,沒有通用的原則和準則規范。所以在激勵企業員工的激情時,要針對員工的具體特征及其生活環境進行分析。
一般來說,企業的目的和任務歸結起來就是企業的發展目標,設置適當的企業目標和企業員工管理目標,促進企業員工的價值目標與企業目標相適應。適當的目標有利于調動員工的企業參與意識,提高工作效益,成為全部組織成員的共同組織目標,激勵組織內各成員的行動,造成了客觀影響,制定系統的管理目標和評估策略。
在企業管理中,要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發揮員工的潛力和凝聚力,就要采取必要的激勵措施,通過調整員工的參與方式,豐富員工的工作內容,樹立正確的企業價值觀,同時加強對企業員工的自我認同感,通過嚴格的規范約束企業員工的行為。在組織行為學的理論指導下,將企業員工置身于一個完整系統的管理組織,通過了解企業員工的個性特征和心里特征,采取必要的措施,建立合理的制度,對其行為和思想進行正確的引導,達到理論上的認同,行為方向上的一致。在保留員工工作創新性的特征的基礎上,格局員工的迫切需要,引用物質激勵措施,承認金錢的激勵作用,在適度的基礎上,實現員工物質上的滿足。
企業員工是企業的整體要素,是構成企業完整性的基本元素,也是企業發揮最大效用的關鍵性因素。所以要培養企業與員工間健康的組織關系,通過必要的企業培訓,促進企業員工的企業歸屬感,提高企業員工的職業道德素養和專業技能,通過長久的誠信合作,建立長遠的發展關系。同時,企業管理者以身作則,加強自身的素質修養,樹立正確的模范帶頭作用,引導員工的行為。
總而言之,在組織行為學的視覺下,企業的員工不是一個單獨的個體,是在整體組織下發揮重要作用的構成部分。加強組織效用的發揮,要充分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通過了解員工的行為特征和心理特征,通過必要的措施創新,促進企業員工的企業認同感和歸屬感,從而提高企業的凝聚力。
[1]組織行為視角下生產運作管理中的員工激勵措施分析[J].論文下載中心,2011.
[2]劉善仕.企業員工越軌行為的組織控制研究[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2(7).
[3]史俊熙,鄒然.組織行為學視角下的高效團隊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0(24).
[4]田喜洲.我國企業員工心理資本結構研究[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