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師范學院數學系 黃坤明 朱鳳戰
近年來,在水產品出口方面,歐盟一直是我國的主要出口地之一,出口地位僅次于日本,最近排名一直在我國水產品出口第一、第二位之間徘徊。盡管歐盟國家對我國水產品不斷增加關稅和貿易壁壘,中國水產品對歐盟的出口額與同類產品在其他國家的出口總額的比例不斷增大,歐盟在我國水產品出口國家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同時,我國水產品對日本出口額比重卻不斷下降,因此探究中國水產品對歐盟出口的商品結構,對增強中國在歐盟水產品進口市場上的競爭地位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對2001~2010年這10年間中國水產品對歐盟出口的貿易數據,從分析結構變化指數、分散度指數及區域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實證分析我國水產品出口對歐盟市場的商品結構,旨在說明我國各類水產品方面,對歐盟市場的出口產品多元化程度、商品結構變化程度,以及各類水產品出口對歐盟市場的比較優勢指數及其變動情況,從而提供我國水產品出口對歐盟市場的商品結構優化依據。[3]
2001年,中國水產品的出口額對歐盟是5.67億美元,其后每年逐漸增長,至2010年增長到20.06億美元,從2001~2010年共增長了254%。而同期歐盟的進口額由2001年的112.15億美元增長到2010年的226.39億美元,只增長了101%,自2001~2010年中國水產品對歐盟出口份額只有2002年1年出現下降,其余9年均呈上升趨勢,由此可見中國水產品出口在歐盟市場的競爭力日益增強。
與此同時,中國水產品對世界出口總額由2001年的39.96億美元增長到2010年的131.98億美元,增長了330%,其中對歐盟水產品的出口額占出口總額的比例重由2001年的14.18%上升到2008年18.65%,2009年后開始下降,2010年所占比重為15.20%。
按照聯合國的水產品分類標準,本文中的水產品主要包括SITC Rev.3分類方法中03類產品,即034(鮮活冷藏及凍魚)、035(干腌熏魚)、036(鮮活冷藏冷凍及腌甲殼軟體)、0371(魚類制品)及0372(甲殼軟體制品)五類,其中本文將034、035、036 三類水產品定義為初級加工品,將0371 和0372定義為深加工產品。[1]
按出口總額從5類水產品對歐盟的出口來分析,034的出口總額排第一位,平均每年為8.31億美元,在水產品出口總額中占近69%。其次是036也就是鮮活冷藏冷凍及腌甲殼軟體,其出口總額占水產品的比重達到18.7%;出口比重最低的是035,僅為2.4%;
從5類水產品對歐盟的進口額進行分析,進口額最大的是034,總額為86.84億美元,占水產品進口總額的近49%;其次是鮮活冷藏冷凍及腌甲殼軟體即036,占進口總額的27.3%,甲殼軟體制品的進口比重為5.67%;是五類水產品中所占比重最低的。
從中國5類水產品出口占歐盟市場份額來看,占歐盟市場份額比重最大的034(占9.57%),占第2位的是甲殼軟體制品0372(占8.04%),占第3位的是036,比重為4.7%.
分散度指數是用當量值指數(EN指數)來衡量的。當量值指數為赫芬達爾(Herfindal)指數(HHI)的倒數,本文通過對分散度指數的分析,說明中國水產品出口到歐盟市場的產品多樣化程度,按如下公式計算:
經分散度指數分析,中國水產品對歐盟出口的商品結構分散度指數大多在1.8~2.3之間,說明中國出口到歐盟的水產品分散度指數還很小,從5類水產品來看,出口產品的多元化程度不高,貿易風險較大。從總體趨勢來分析,2001~2004年,分散度指數由2.2472下降到1.8256,然后緩慢上升,到2010年分散度指數為2.0808。表明中國水產品出口到歐盟市場的多元化程度總體呈現出先下降,后緩慢上升的一個趨勢,除2002年,變化幅度較大外,其余年份變化幅度不大。
結構變化指數,是用來衡量一國出口貿易結構的變動幅度。本文通過下面公式進行分析來說明中國水產品出口到歐盟的商品結構變動幅度[4]
經結構變化指數進行統計發現,如果商品結構變化指數主要集中在0.02~0.06之間,表明貿易結構較穩定;我們計算2001~2010年10年商品結構變化指數,可發現前6年(2001~2006年),結構變化指數基本為“低—高—低—高”的變化趨勢,2006~2008年兩年間,該指數越來越小,2008年該指數為0.0221,表明我國對歐盟出口的水產品商品結構變化幅度縮小,貿易較為穩定。從2009年開始,商品結構變化指數幅度逐年增大,到2010年達到0.0544,表明我國水對歐盟的產品出口商品結構從2009年開始有幅度增大的趨勢。
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RCA)是指用來衡量一國進出口貿易比較優勢,即一個國家某種商品出口額占該國出口總額的比值與世界上該類商品出口額占全部出口產品總額比值的比率,本文將目標范圍縮小到單一目標國—歐盟,來分析中國水產品出口相對歐盟市場的比較優勢指數大小及其變化,按如下公式進行分析:
經數理統計分析可以看出,2001~2010年,中國034和0372類水產品的出口份額在歐盟市場上的RCA大于1,具有比較優勢,但大多集中在1.1~1.5之間,數值不是很大,表明這兩類水產品在歐盟市場雖說具有一定比較優勢,但國際競爭力不是很強。035、0371和036的RCA小于1,表明這四類水產品在對歐盟水產品出口方面不具有比較優勢。
2001~2010年10年間,中國水產品對歐盟的出口額增長了254%,除2002年由于中國加入WTO市場調整而出現的短暫下降外,中國水產品對歐盟出口額一直呈上升趨勢。而且,自2002年以來,中國水產品在歐盟水產品進口市場上所占的市場份額逐年上升,由2.60%上升到2010年的8.86%,表明我國在水產品的出口方面,在歐盟市場上與其它同類產品相比,國際競爭力正在增強。中國水產品對歐盟出口額占出口總額的比重由2002年的6.68%上升到2008年18.65%,最近兩年有所下降,到2010年所占比重為15.20%,表明近兩年來,在歐盟市場上我國水產品出口的地位有所下降,應引起注意。
所以,在今后的中國與歐盟水產品貿易中,我國應密切關注歐盟水產品進口需求總量與品種數量的變化,使中國對歐盟出口的水產品能滿足歐盟的進口需求;進一步提高036和034兩類水產品在歐盟的進口市場份額;提高對歐盟出口水產品的產品多元化,從而進一步降低貿易風險,穩定貿易結構。
[1]王紅斌等.中國肉類產品出口貿易結構研究[D].華中農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6).
[2]肖放.2002年我國水產品進出口貿易形勢分析[J].中國水產,2003(4).
[3]胡秋光等.基于比較優勢的水產品貿易結構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07(12).
[4]李秀梅.中國—歐盟農產品貿易結構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05(8).
[5]張玫等.中國水產品出口貿易結構性風險分析[J].中國漁業經濟,2006(6).
[6]朱鳳戰等.中國對日本出口的商品結構實證分析[J].中國漁業經濟,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