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經濟學院 段亞敏 李華中
物流業是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根據實際需要實施有機結合的活動的集合。物流業不是簡單的運輸與倉儲,還涉及存貨管理、包裝和屬地交貨等服務,同時根據市場需求制定物流戰略。物流業的綜合性特點導致了物流業在市場運作中的經營風險高出其他行業。物流業面臨的風險主要是合同風險,正確分析物流業中存在的法律風險,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將在很大程度上保障物流業的高效穩定運轉。
運輸是物流業中的重要業務之一。中國外運集團總公司的法律顧問孟于群認為,物流業的低成本、增值服務豐富、供應鏈長等特點致使物流業運營風險較大。運輸是物流業務中的核心業務,運輸也是物流業中風險較大的方面。處于整個物流業主導方面的物流商要全面負責整個運輸過程,其承擔的風險遠遠大于傳統意義上的運輸商。
運輸合同是承適人按照托運人的要求將旅客或者貨物從起運地點運輸到約定地點,旅客、托運人或者收貨人支付票款或者運輸費用的合同。運輸合同包括:客運合同、貨運合同、多式聯運合同。運輸要確保承運人安全、準時的將合同標的運送至約定的目的地,這也是運輸合同中風險存在的地方。在角色方面,物流企業可以使運輸的承運人,也可以是托運人,甚至兩種身份兼是。例如,物流企業按照合同要將一批貨物運送至A地,物流企業可以通過自己的運輸工具運送,也可委托鐵路、航空運輸。在這個案例中,物流企業對于客戶來說就是承運人,而對于鐵路、航空承運人來說,物流企業就是托運人。不同的身份,其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是不同的。因此,防范運輸風險成為風險防范的重中之重。
運輸合同風險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運輸標的在運輸過程中發生損害或毀壞;第二,承運人未能在約定時間內將標的物運送至合同約定地點;第三,承運人將運輸標的物運送至錯誤的目的地。運輸風險責任的承擔多為經濟上的賠償與補償。合同是將雙方當事人之間的經濟關系轉化為法律關系的重要手段。法律責任的認定與分配是通過合同中產生的法律關系而確定。所以,物流企業與客戶簽訂的合同成為風險承擔的關鍵,所有的經濟利益都要通過合同這一法律形式來體現和保障。
(1)物流企業之間的合作風險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物流合作合同方面存在的風險;第二,物流設施投資合作合同方面存在的風險;第三,其他合作業務合同方面的風險。在這些方面中風險最大的是物流業務合作方面。
現代物流企業在業務方面的合作多采用物流分包的形式,也就是為了節省經營費用、集中優勢資源增強市場競爭力,物流企業將其負責的物流業務通過合同這一法律形式委托給第三方物流公司負責。物流分包不僅涉及到物流企業與客戶,還涉及到第三人,這就大大增加了風險的發生率。
(2)物流分包存在的風險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對分包得控制不足。物流分包會導致物流企業失去對物流業務中一些產品或服務的控制力,進而增加物流業務在正常運轉過程中的不穩定因素。個別物流企業可能由于在分包過程中失去對分包的控制而導致整個業務的癱瘓,最終影響企業的利潤;第二,增大對分包企業的依賴風險。物流分包可以讓物流企業集中優勢資源拓展企業的業務范圍,但是長期的依賴第三方物流服務會導致物流企業在分包方面的業務效績下降,同時第三方物流商會因為分包業務而不斷壯大,進而影響物流企業的主導地位;第三,企業內部業務重組與人員安排變動風險。物流分包要求物流企業重新制定企業業務發展戰略,進行業務重組。同時,業務的變動就會涉及到企業內部員工的調動,進而導致員工因工作職位調動產生負面情緒影響工作積極性。這最終也會影響企業利潤和效績;第四,降低客戶滿意度。物流企業因分包長期依賴第三方物流商,會減少企業與客戶的交流,導致企業在該業務方面對客戶信息的了解程度不高,不能及時了解用戶的需求,從而影響企業的客戶滿意度;第五,企業利益減少。物流分包,會讓第三方物流商不斷強化該業務的技能與專業特長,進而威脅物流企業的主導地位,第三方物流商會在利潤的驅動下抬高業務價格。這就會增加物流企業的成本,降低利潤率。
現代物流業涉及大量信息,包括客戶信息、物流分包企業信息等等。這些信息的記錄與處理需要專業的信息記錄處理系統。同時,現代物流服務合同多約定了物流商應及時準確的為客戶提供貨物信息以及法律后果的承擔責任。因此,物流企業在物流信息方面面臨巨大的風險。主要體現在:一個是信息系統出現問題;另一個是商業秘密、客戶信息等重要資料受到盜取。物流信息是物流業中最為重要的因素,缺少了信息,物流業就失去了發展的根基。
在現代物流業中,物流企業除了面臨上述風險外,還面臨著投資風險、意外事故風險、不可抗力風險等。例如,關于保險,在物流中涉險環節與投保種類物流保險涉及生產物流、供應物流、銷售物流、回收物流以及廢棄物流,在投保的過程中要明確投保種類保險標的、保險人及被保險人、投保金額投保價值等主要因素。
在現代市場經濟中,風險與利潤是并存的,投資風險是無處不在的。風險往往和收益是一種正相關的關系,風險越高,收益越大;同時,風險與損失也是不可分離的。這是任何企業都知道的,這也是企業在市場經濟下的基本意識。時刻樹立風險意識,才能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穩步前進。
物流投資的實質是物流企業不斷平衡投資目標、合作環境和企業自身條件這三者關系的過程。但是在實踐中,這三者關系的平衡幾乎是不可能達到的,而現實情況中這三者關系平衡的情況也是極其罕見。這三者關系的不平衡就會導致投資風險的存在。為了降低風險并減少風險造成的損失,保證企業投資戰略的實現,物流企業在投資時必須時刻樹立風險意識,并將這種風險意識融入企業的日常管理經營中。企業還可以制定風險應急處置方案,在遇到風險突發事件時,可以從容面對風險,并結合應急處置方案冷靜解決風險。
現代市場經濟中的物流業是集社會物流和企業物流于一身的綜合產業。從接到客戶的業務開始,物流業經歷生產物流、銷售物流,同時物流業還要負責包裝、運輸、裝卸、加工配送等過程,才能最終將物流標的物送達客戶手中。有的物流企業還開辦回收物流業務。在物流業的每個環節,都存在著眾多的法律關系。在這些法律關系中,企業投資者必須明確認識自己的法律地位,同時了解相關的權力與義務。同時,企業可以聘請專業的法律顧問,為企業的合同制定等涉及法律關系的方面提供專業性的建議和指導。
物流企業在選擇物流方案時,要針對具體的物流業務以及企業自身條件,盡可能采用成熟的技術和方案,建立穩定高效的業務運行系統。同時要結合企業自身的業務承受能力和發展戰略,使得業務運行系統可以應變遇到的緊急風險,尤其是要注意業務各環節的銜接,在不同部門間建立良好的協助關系,避免在業務交接中產生錯誤、造成風險。物流業的復雜性要求物流企業不能只重視某個環節的利潤,企業要樹立全面的意識,統籌規劃整個業務的各個環節,保證各個環節科學、穩定的運行。
在整個物流過程中,貨物的風險可以分為動態風險和靜態風險。動態風險是指貨物在物流線路上面臨的風險,靜態風險是指停放在物流結點的貨物面臨的風險。貨物的動態風險可以通過各種貨運保險的組合來避免風險或為風險提供救濟,靜態風險則需要通過擴展相關的財產或倉儲責任險的方案解決風險。保險作為風險救濟的方式,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業承擔風險的責任。
在風險面前,物流企業必須樹立企業與員工的責任意識。責任意識的存在會讓企業以及員工在經營業務時保持高度的積極性以及責任感,從而保證物流業務的各個環節的高效穩定運行。同時,企業員工也應認識到,高度的責任感不僅能夠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提高企業的市場占有率,還能使企業成為物資流通的主渠道,從而幫助企業員工提高參與物資配送的積極性與自覺性。在高度責任感的作用下,企業會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從而增加企業受理的業務;同時,客戶對企業的滿意度也會大大提高,從而降低風險的發生率。
物流業涉及大量的信息,包括客戶信息、企業運送渠道信息等等。信息的安全關系到企業的存亡,物流企業必須選擇安全可靠的信息系統保存、處理信息。物流企業還可以雇傭專業的信息安全人員管理企業信息庫。通過這些可以大大降低企業因信息丟失或被盜而面臨的風險。同時,客戶對于企業的滿意度也會大大提高,從而降低了因客戶對服務不滿意而造成的風險。
現在代物流過程中,貨物牽扯到較多的關系利害人,主要有托運人、承運人、收貨人、貨運代理人等等。物流企業在受理物流業務時,要與客戶在有關倉儲保管合同的主要條款進行充分全面的協商,并在意思表示上達成一致。涉及倉儲物檢驗、保障、運輸等事項時,物流企業也必須與客戶在意見上達成一致,并在合同中明確規定。同時,物流企業與客戶簽訂合同時,要在雙方的責任歸屬方面的問題達成一致意見,確保雙方當事人了解自己的權力與義務。在合同簽訂后,雙方要仔細檢查合同的各個條款,確保條款表達意思明確、無異議。同時在簽訂合同時,要確保合同日期正確,避免合同無效情況的產生。最重要的是,物流企業要知曉客戶存放的物品的性質,避免客戶利用物流傳遞非法物品或限制流通物。凡是法律禁止流通的物品或是未經正式程序批準的物品,物流企業不得為其辦理業務。
風險對于各個企業都是不可避免的。物流企業在面對法律風險時必須建立完善的物流企業的內部經營管理體制,將風險監管貫穿于物流經營環節的每個部分,這才能從根本上減少企業經營風險造成的損失。物流企業必須時刻樹立風險意識和防范意識,同時運用保險以及法律等手段,在簽訂合同時做到權責歸屬明確,從而減少和避免風險,降低企業因風險而損失的利潤,提高企業經營效益和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1]楊曉芳.深圳中小型物流企業的發展模式選擇[J].經濟師,2007(08).
[2]莫柏預.我國民營物流企業的優勢、問題及對策[J].物流科技,2007(04).
[3]馬審文.高端物流服務體系研究[J].企業導報,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