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志娟
(大連鐵路衛生學校外語組)
淺談高職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
◆金志娟
(大連鐵路衛生學校外語組)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要注重訓練學生的聽力和口語??梢跃鸵粋€英語話題展開討論,或者進行情景表演,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良好習慣。課堂上的教學活動及多媒體的適當使用,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和方法,進行課堂討論,從而學到活的知識。
多媒體技術 聽說能力 課堂討論 英語教學
如何提高高等職業教育的英語教學水平,是當前乃至今后重要的研究課題,也是當前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具體而言,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主要的或者說是最根本的一點,是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在這四個能力要素中,聽說是最基礎的,因為學生不具備聽說能力,就談不上運用英語進行交際,而讀寫是較高層次的能力。作為高等職業教育的英語教學,首要的一點是采用科學的方法,使學生具備聽說能力,在此基礎上,提高讀寫能力。在此要指出的是:在教學實踐中,聽說讀寫又不是截然而分開的,在諸多矛盾中,只不過是強調抓住“聽說”這個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已。
如何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我一直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思索。我認為,充分調動和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二者互動的量和質,是提高課堂教學水平的關鍵因素之一,也是提高學生聽說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再者是運用多媒體,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擴大視野,訓練學生的聽力和口語。
先說二者互動。這也許是老調重談,其實不然。有的人在理論上接受,但是在教學實踐中卻往往忽視這一點。他們在課堂上啟而不發,學生動不起來,自己唱獨角戲,越俎代庖,結果是適得其反。在失敗的教訓中,我越發認識到“寓教于活動之中”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有針對性地組織好一些事先策劃好,又行得通的活動,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我覺得比滿堂灌好的多。比如,就一個話題用英語展開討論,或是分組展開討論進行情景表演,英語演講比賽等諸多喜聞樂見又是有的放矢的好形勢,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良好習慣,在潛移默化中,“潤物細無聲”地使學生聽說能力逐漸提高。
當然,任何形式和手段都是為目的服務的。課堂上的任何形勢教學活動,都是為了打基礎培養能力服務的。要注意的是:在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作用時,必須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不能偏離教學目的這一主線。第二是要有用,搞花架子,學生不得要領,為活動而活動是不可取的。第三,任何方法要結合實際,不能照搬照抄。第四,要顧及到英語較差的學生,在活動中要給予特別關照,比如說英語表達不好,可以用漢語,然后找學生再譯成英語,再如用英語表達出現語法錯誤,先讓學生自己評價,然后其他同學或老師適當指出,這難道不是有的放矢的活動嗎?總之,在課堂活動中,一定要考慮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給他們創造聽說的機會,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氛圍。
而主體與客體互動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這將是各科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英語學科也是如此。實踐使我體會到,正確地使用多媒體輔助英語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使用課件,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抽象的語言有形化,便于操作,大大提高了課堂容量,使課堂內容更加充實。
利用英語廣播、電視節目和錄音機進行輔助教學。教師可以將英語廣播的材料和網上下載的資料錄制到光盤上,在課上放給學生,或在課上播放節選自電視教學片中的影音資料,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口頭回答。由于我校實行的是小班授課,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課上得到充分的口語訓練。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課下多做準備練習,讓有條件的學生上網,查詢或下載有用的資料,從而擴大學生的視野,創造聽說讀寫的好機會。
當然,多媒體課件設計和使用時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教師在設計課件時不要以自己為中心,要依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制作課件,將大綱中的知識點盡可能多地涵蓋進去,同時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要照顧到師生的雙邊活動,訓練學生用英語思考、交際的能力,始終以學生為中心,避免教師在教學時充當“放映員”的角色。第二,制作課件時可適當添加動畫和聲音,但切忌不要將畫面設計得過于鮮艷奪目以至于吸引學生對畫面的注意力而忽視教學內容,聲音不要太大、太刺耳,否則會引起有些學生的反感。另外,使用課件的數量一定要適度,過多會使得學生在課堂上練習口語的機會相對地減少,起到負面的影響。
通過課堂教學形式的改革及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學生們進一步提高了學習興趣,許多學生不再將英語作為一種負擔,而將其看作是一種社會實踐活動而必備的能力。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英語模仿朗讀比賽、演講比賽、英文歌曲大賽等活動,使學生打下良好語言基礎,鍛煉了語言應用的綜合能力。由于這些訓練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在不同的教學階段分別培養了學生的聽說能力,注意了口語領先,狠抓結合情景的句型操練,許多學生能夠通過獨立練習來鞏固課上老師講的知識要點,而不用跟著教師被動地去死記硬背一些知識。許多學生希望教師給他們一些時間進行課堂討論,從中學到活的知識,將所學知識進行消化。這樣,進一步解決了課上所學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從而做到教標準的英語、學標準的英語、用標準的英語。
[1]周曉康.民主課堂——從理論到實踐介紹,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3).
[2]馬相明.外語教學方法研究,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
[3]王彥波.開展課堂活動來促進學生的合作學習行為,大學英語教學研究,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