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權
(浙江省臺州市黃巖第二高級中學)
淺談長拳與太極拳審美特征的比較
◆毛 權
(浙江省臺州市黃巖第二高級中學)
隨著社會的發展,套路演練逐漸超越其原有的含義,成為一種集技擊、健身及娛樂欣賞為一體的體育運動項目。長拳與太極拳雖然都屬于武術,但由于它們的技法和特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差異,決定了從不同的審美角度來看,它們的審美特征也存在著區別。
長拳 太極拳 審美特征
武術運動經歷了長久的錘煉,逐漸完善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更形成了以技擊為內容的套路演練形式。隨著社會的發展,套路演練逐漸超越其原有的含義,成為一種集技擊、健身及娛樂欣賞為一體的體育運動項目。隨著中國武術在世界體育和奧運會上知名度的提高,對套路演練的形式技法及武術套路演練所具有的觀賞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須將動作審美特征納入研究視眼。
武術套路發展過程中,始終流派很多,百家爭鳴,但最為流行的當屬長拳和太極拳。因此,將研究的角度轉向長拳和太極拳,通過比較,從差異中找尋事物不同根源,促進武術發展。
長拳特點為挺拔舒展,勁順擊長、快速有力、靈活多變、竄、磞、跳、越,腿法較多,節奏鮮明、氣勢磅礴,其技法必須手要捷快、眼要明銳、步要穩固、精神要充沛、氣要下沉、力要順達、功要純青、四擊合法、以形喻事等幾個要素。太極拳則講究以柔和、緩慢、穩靜、輕靈、動作圓滑,處處帶有弧形,運動綿綿不斷,節節連貫。其技法須虛領頂勁、含胸拔背、腰為軸、斂臀、沉肩垂肘、虛實分明、剛柔并濟、連綿不斷、勁力完整、意念集中、以意導動等,就因為他們的特點和技法要求存在著一定區別,因此決定了從某些程度上來說對它們的審美特征也存在著區別。
古語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無論是外行,還是內行,也不管是熱鬧,還是門道,首先要看的便是姿勢。所謂姿勢,就是架勢美。因此,武術最講究的是姿勢,姿勢美是從美學的外圍來衡量的。作為武術的種類:長拳與太極拳都用自己不同的姿勢美向人們展示自己的魅力。長拳是一種姿勢舒展、動作靈活、快速有力、節奏鮮明并包括竄、磞、跳、越、閃、騰、挪和起伏轉折等動作和技術的拳法,其技術特點決定了動作除了要體現攻防技術的含義外,四肢和軀干,也要求五條線充滿骨力,并且結構勻稱、工整,呈現一副健美姿勢。而太極拳是以柔和、緩慢、穩靜、輕靈、動作圓滑、處處帶有弧形,運動綿綿不斷的拳法,充分展現太極拳的姿勢美,就必須有“五弓”,虛靈頂勁,氣沉丹田,含胸拔背,沉肩墜肘、舒指坐腕,松腰斂臀,圓襠松胯,動靜有常,姿勢均勻,勢勢相連,有陰柔之美,緩而有度,慢而不滯,且舒展大方等技術特點使其達到“橫看成林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效果。在運動中無論是身體重心的移動,還是步型的變化,身體始終保持中正平穩,不可前傾或后仰,也不可上下起伏,同時,上肢手法運動必須掌握在適度的范圍之內。如果以長拳姿勢審美角度來看太極拳,那么太極拳就顯得萎靡,反之,長拳太過于急躁。因此說,長拳和太極拳的姿勢從審美特征上說是有差異的。
長拳和太極拳無論是單個動作或是具體的套路根據美學特征也不能不講究氣韻生動。由于他們的技法特點使它們的氣韻表現存在不同。以長拳來說,在長拳技法的初級階段,注重與追求的往往是動作規格與勁力,以求做到對動作的外在把握,達到動作的形成,而一旦能夠熟練的掌握動作,動作的規格已成為完成的固有方式時,主體往往進一步追求動作的內在精神與韻味,以求達到動作神似,表現出動作的氣韻生動之美。長拳技法中,對動作的認識與把握越是細膩,動作的美感越為強烈,而且動作水平越高,對動作細節的認識越是深刻,反映出動作的氣韻越是主動。而太極拳卻是以其在演練過程中的含蓄之美,將外在的風采從動作行貌中透出達到氣韻生動之境界,太極拳的特點除養身健體外,主要還是養氣,太極拳養氣、練氣、集氣、運氣,以氣傳韻,氣韻生動,使人進入一種審美主體和客體高度統一。
武術運動的發展經歷了從功利到審美、從實戰到表演,從而使套路的演練越來越趨于程式化。它使武術套路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對于長拳和太極拳,對動作的審美體驗已逐漸成為套路演練的重要內容,在審美體驗過程中就主體的審美情感使動作從“形似”深化為“神似”,從對動作外在的認識到對動作內在精神的把握。在這一過程中主體的審美情感對把握動作具有主導作用。“動如淘,靜如岳,起如猿,落如鵲,立如雞,站如松,轉如輪,折如弓,輕如葉,重如鐵,緩如鷹,快如風”。從根本上說,這“十二型”表現出了一種沖突之美。太極拳要求動作做到原、柔、連、勻,動作自然放松,實行“中庸”的原則,“無過無不及”,動作始終不到頂點,表現出中和之美。從根本上說,長拳和太極拳的審美特征比較主要是沖突之美和中和之美的比較。而這兩種美表現在長拳和太極拳的主體的心境美和客體的節奏美上。
長拳技法中的主體表現出長拳特有的心境,這種心境具有某種強烈的感情色彩及表現欲。長拳技法有動有靜,且動靜分明,動則如長江之波濤,洶涌澎湃,氣貫長虹。那么對于太極拳來說,則講究心靜,在學習初級階段是“靜以無欲”,心靜是為了排除一切雜念,而專注于動作之中,以求正確地把握動作要領及方法。
長拳和太極拳從審美角度來說應具備節奏美,但由于其自身技術特點存在著差異,那么它們對節奏美的追求也是不同的。長拳運動動作節奏從自身對美學的認識,使動作速度出現有快有慢,快慢相間,并且常常以慢來反襯動作的快速勇猛,往往在一組動作快速的動作組合后,出現一個較為緩慢的動作,接著進入一個更為迅猛的動作組合,這樣的節奏變化與單一的快速相比較,比一味的快速更能創造動作的高潮,也更能表現動作勇猛的氣勢及生動的氣韻。太極拳卻表現出不一樣的觀點,動作迅速始終追求原、柔、連、勻,因此決定它不會盲目地追求大起大落,快慢相間為目的,形成自身的方式,速度均勻,如長江之水,滔滔不絕。太極拳運動始終以平和的心境、以中正安舒的姿勢,表現出一種閑淡深遠的自然之美。而太極拳的動作結構則顯示出它固有特征,動作幅度沒有大起大落。動作速度也沒有快與慢的交互作用。
綜上所述,作為武術的主流長拳與太極拳從審美特征上來說,它們即存在著共同點,也存在著許多不同之處,只有我們認清其不同的審美特征,不是張冠李戴,盲目的追求美,而是通過認真地思考,充分研究長拳與太極拳的動作技法和技術特點,那么長拳和太極拳的明天會更好。
[1]張林艷.論太極拳運動的審美特征.浙江體育科學,1996,(1).
[2]王文揚.從古典美學看太極拳審美特征.體育科研,1997,(1).
[3]鮑政棟.長拳技法的美學特征.浙江體育科學,1998,(3).
[4]張林燕.長拳與太極拳的比較研究.體育與科學,1996,(2).
[5]江百龍.武術理論基礎.人民體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