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瑛
(河北省樂亭縣閣樓坨初級中學)
初探學生的數學探索能力培養
◆劉 瑛
(河北省樂亭縣閣樓坨初級中學)
要改革數學教學,應把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也作為我們教學活動的重要一環,這實在是必要、重要和緊迫。
探究能力 初中數學 學習興趣
《新課標》要求,要改變課堂教學中學生默默觀看,教師忙忙碌碌地操作的被動學習模式,要適當地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探索。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學習中變“被動”為“主動”,變“苦學”為“樂學”,變“學會”為“會學”。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的確,讓學生在多種感觀的協同下有所發現,有所收益,無疑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老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模式,特別是數學,它的抽象和嚴密,幾乎讓人感覺到數學就是這么呆板吧。我們常說,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但有時候,我們的教育,卻讓學生處于從屬地位,長此以往的結果,只能使學生對數學敬而遠之,甚至是畏而遠之。筆者認為,這應該是我們教育的失敗。因此,改革數學教學,把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也作為我們教學活動的重要一環,實在是必要、重要和緊迫。
興趣是動力的源泉,要獲得持久不衰的學習數學的動力,就要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興趣的水平對學習效果能產生很大影響。數學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重要的一環,從教學心理學角度上講,如果抓住了學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對教學將有一個巨大的推動作用。因此,興趣的培養是一個重要的方面,興趣能激發大腦組織加工,有利于發現事物的新線索,并進行探索創造,興趣是學習的最佳營養劑和催化劑,學生對學習有興趣,對學習材料的反映也就是最清晰,思維活動是最積極最有效,學習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來說,如果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他就會深入地、興致勃勃地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并且廣泛地涉獵與之有關的知識,遇到困難時表現出頑強的鉆研精神。否則,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學的知識,遇到困難時往往會喪失信心,不能堅持學習。因此,要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就必須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應當成為教學中隨時隨地的一項任務。作為數學老師應努力使學生熱愛數學,對數學學習有興趣。只要有興趣,才能學好數學。因為興趣是學習成功的秘訣,是獲取知識的開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礎,我們應在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前提下,激發學生興趣。數學來源于現實,也必然扎根于現實,并且廣泛應用于現實。由現實生活抽象概括出數學知識,再把數學知識廣泛應用于現實生活,必將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數學課,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展示數學豐富的美育因素(如形式美、概括美、簡潔美、對稱美、辯證美)等,都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極好手段。教師適時地表揚、鼓勵,對學生學習給予肯定的評價,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總之,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在一定條件下培養起來的。只有學生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積極主動地探求新知。
“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這充分說明了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它是獲取知識的金鑰匙。學生一旦掌握了學習方法,就能自己打開知識寶庫的大門。因此,改進課堂教學,不但要幫助學生“學會”,更要指導學生“會學”。在教學中發現,部分學生一遇到數學應用題就糊涂了,不知從何下手,這說明他的邏輯思維能力較差。針對這一情況,在講應用題時,我有意放慢速度,讓學生把書上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來理解。我還用一些可操作性教具進行直觀演示,演示后再利用畫圖等形式進行進一步的講解,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這些學生掌握了解題方法,學會了自己分析并解答應用題,成績也有了明顯提高。
學生是一個個活生生的鮮明個體,個體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教學中要遵循這一規律,集百家之長,充分讓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得到更好的發展。教學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是要把認識成果轉化為個體經驗,學生的認識是一個再生產、再創造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會有自己不同的做法和想法,這時教師不能搞“一刀切”,喧賓奪主。這樣做會大大束縛學生思維的發展,不利于學生創造力的展現和提高。解決問題的方法、途徑是多種的,探索問題的方式有所不同。教師要善于尊重學生思維的多樣性,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望。在我親身的教學過程中分了7個小組,有的小組利用剪刀或小刀工具得到各種情形的三角形,通過比較得到不同的想法,有4個小組在課堂內根據定義驗證了3種不同的識別方法,有的小組還得出和課本上不同的識別方法,通過小組的中心發言人的發言,在課堂上進行辯論,在辯論中加深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學生收獲很大。其余3個小組沒有完成,鼓勵這些小組利用課余時間去完成,看他們還有沒有新的發現。教師在本節課不忙于下結論。通過這樣自主探索兩個三角形的“兩對應相等,兩三角形相似”這一識別方法。學生自主探索中完成對知識的理解和升華,而且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講,學生聽,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思維的空間遭受壓抑?!敖獭狈矫媪康姆e累難以帶來“學”方面質的飛躍。新課標要求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通過培養綜合素質,邁向素質教育,達到考試能力與素質教育和諧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