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曉莊學院 趙龍
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和機遇及應對戰略
南京曉莊學院 趙龍
我國中小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重要地位,一是要明確各個企業在今后發展中所面臨的挑戰;二是要抓住日后發展中面臨的機遇;三是要制定出自己企業所適合的正確發展策略,正確的發展策略應該包含走企業制度的創新、新產品的開發、市場創新等等創新型發展策略,還要重視市場選擇、深化企業的制度和改革企業管理方式、大幅提高企業人員的專業化程度等等的可持續發展策略;另外還要加強與大企業的合作,減小差異,開展國際化發展戰略。
中小企業 問題 機遇 戰略
在我國的經濟建設中中小企業占有重要的地位。隨著經濟體制的不斷改革,中小企業的生存面臨著極大的考驗。由于資金、技術、品牌、規模等因素的制約,中小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更好地生存和發展下去,制定和實施企業發展戰略就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1)由于中小企業家族化經營管理模式的局限、企業制度不完善、社會對中小企業的服務體系不健全等因素導致市場競爭力低。
(2)中小企業的管理水平相對而言比較低,主要表現在缺乏健全有效的員工激勵和約束機制、經營管理落后、企業文化建設缺位等方面。
(3)由于中小企業的規模小,企業融資難、企業成本管理存在問題,這些方面會增加企業的資金負擔,所以經常導致中小企業存在資金短缺的問題。
機遇就是企業在發展中能遇到的機會、契機或者時機,也就是說能給企業發展帶來的好的條件和環境,也可以理解為企業發展中忽然遇到的好機會和企業發展碰到的好運氣。
2.1.1 發布相關法案
對于中小企業的發展,國家近年來也出臺了一系列的方案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各地和各級政府也出臺了相關的扶持政策來確保中小企業的發展,更大化地優化了服務平臺。
2.1.2 “十二五”規劃進一步對中小企業規定了明確的定位
“十二五”時期將繼續推廣并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中小企業的發展總體目標是:對于企業發展環境的持續改善,對于企業發展中的創新活力大幅增強,企業的產業結構要有明顯的優化,企業經營管理水平要一直提高下去,生存能力、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整體發展質量全面提升,社會貢獻更加突出。
2.1.3 中小企業在市場中會有更多的機遇
隨著中博會的發起和各個地域之間中小企業的互動活動的開展,中國的各個中小企業的自身素質在不斷地提高,而中博會的發起也為中國的中小企業和世界其他國家及地區的中小企業之間友好往來提供了重要場所,更好地推動了中國中小企業不斷地往前發展。
2.2.1 互聯網的出現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讓許多的中小企業看到有利于企業發展的好機會,通過對互聯網的應用,許多企業走出了發展瓶頸,大大擴展了業務范圍。
2.2.2 網絡購物的盛行
2009年9月貝葉思咨詢與比特網市場調查中心聯合進行了網絡購物調查,得到了廣大網民的積極響應,從調查的初步結果可以看出,網絡購物已成為當前中國網民的消費時尚,網絡營銷作為一種新的營銷方式,是中小企業應該抓住的機遇。
2.2.3 電視購物的風靡
中小企業通過電視購物這一營銷模式對市場展開了迅速的拓展。電視購物也給中小企業帶來比以前傳統營銷模式所帶來的更多的商機。
2.3.1 企業初步形成核心力量
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中小企業的發展方向呈現了兩極分化的趨勢:一個是在市場競爭中失利從而被其他企業所兼并或者宣告破產,二是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逐漸的發展壯大起來,雖然在總體實力上比不了大企業,但是卻有了很強的市場競爭力。在市場競爭中中小企業龍頭企業的出現,為眾多的中小企業發展形成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更能激勵其他中小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2.3.2 企業制度發生轉變
一是在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下,中小企業的企業制度發生了變革,產權關系進一步明確,中小企業基本確立了制度框架,其中一些發展迅速的企業,其企業制度已經向規范的現代化企業制度轉變。二是隨著中小企業的規模不斷的發展壯大,家族式的所有制和管理模式已經出現了不小的新特點,中小企業的發展不再是僅僅依靠有血緣關系或者可以信賴的朋友,而是開始招收外部的優秀人員和專業人士,從而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增強企業自身的競爭能力。
2.3.3 產品結構深入調整與擴大投資領域
改革開放過程中,市場化程度不斷的提高、市場競爭也日漸激烈,中小企業為適應市場競爭,不斷地調整產品結構,不斷地提高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不少企業也已經進入了高端利潤市場。而且國有經濟也從競爭性的領域內逐步退出,使得中小企業的投資領域不斷增加,這給中小企業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會。
戰略是企業為發展而制定的一套設想,是企業經營管理的綜合性藍圖的指導,是企業從全局出發而做出的全面性的謀劃和活動綱領,是企業成功的向導和成功的邊界。戰略顧問在對數家客戶成功的關鍵因素進行系統對比研究時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往往取得成功的企業,其運營管理行為均有意無意之間符合其戰略意圖,且成功度越高的企業,其總體的戰略規劃的目標則越清晰明了。近年來國內關于競爭力、競爭優勢、核心技術、核心產品等戰略術語,可以歸根結底一句話,是否擁有核心能力。本文認為中小企業主要有以下幾個主要的發展戰略選擇。
3.1.1 制度創新
一種企業制度的安排優越性主要體現在交易成本以及是否有利于企業的發展上面??梢愿鶕髽I的規模擴大程度和發展的階段等客觀方面的考慮,及時調整企業的組織管理機構,就可以從企業制度上避免和減少中小企業在發展中風險。
3.1.2 產品創新
產品創新是中小企業制勝的法寶,是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立足的關鍵要素,這一點毋庸置疑;只要從提高產品質量,推行品牌戰略,堅持質量效益的道路,就能保障中小型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企業產品創新的戰略模式一般有三種可供選擇:一是引進與仿制的戰略模式;二是自行研究與引進技術相結合的戰略模式;三是獨立研制的戰略模式。
3.1.3 市場創新
影響和決定企業命運的關鍵因素,市場創新是必須要實行的,而且它還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市場創新要把握住關鍵的幾方面: 一是要善于捕捉有利的市場信息,搶占市場,轉變成信息化企業;二是善于創造市場,深入開發潛在的市場,對于一些只在局部得到滿足又需要大量需求的市場要提前下手;三是善于選擇信息戰略、特色戰略、外向戰略等等的市場創新戰略模式,以求在以后的發展中能得到幫助。
首先,中小企業必須重視細分市場的選擇,其次,企業制度深化和管理方式的變革也是必要措施,最后,進一步提高專業化程度來提高企業的生產率。
3.3.1 集群式發展
從集群內跨國經營的中小企業來分析,集群不僅僅為當地的企業帶來了低成本和區域創新網絡的優勢,而且跨國經營的產業集群也吸引了更多的高級人才匯集,跨國公司在外的網絡也為中小企業與世界經濟接觸提供了橋梁。集群內的中小企業如果也引進一些有跨國經營的能力的高級人才,并且通過跨國公司的全球網絡,那么也可以從地域型的企業走向世界型的企業,也成為跨國公司。集群為當地的中小企業提供了至少兩方面的一定競爭優勢:(1)提供了成本優勢,專業化的分工的協作網絡可以更大化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成本。低成本戰略可以讓當地企業迅速打如國際市場。在一定程度上依賴集群的柔性專業化網絡帶來的低成本優勢,使得一些中小企業的集群產品因為物美價廉而享譽內外。(2)集群發展到一定程度往往就形成了一種區域性的創新網絡模式,而集群內知識的外溢就會使得區域內的企業可以和其他的企業或其他的機構(比如,學校、中介機構、商會組織等)建立起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關系,從而促進企業的創新,提高了企業的創新優勢,能更好地立足于全球的競爭中而不敗。
3.3.2 與大企業專業化協作
中小企業可以發揮自身專業化的優勢,通過和大企業的合作,走出一條專業協作的發展道路。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加強中小企業的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同時,和大企業的合作能大幅的降低中小企業的生產成本和節省開支,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
3.3.3 差異化發展
我國中小企業實施差異化發展的戰略意義在于:一是全球化市場競爭的應對;二是配合成本領先戰略;三是應對貿易壁壘的需要;四是構建核心競爭力的需要。我國中小企業傳統的市場結構往往是以發達國家和地區為主,現在發展就是在力爭和發達國家和地區市場多向出口的同時,中小企業在境外的投資規模應進一步擴大,應當大力開拓一些新興的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的市場以及一些有潛力的市場,實現以新市場為主,周邊市場為支撐,發達地區和發展中地區合理分布的多元化市場結構。
總之,在信息化發展迅速的今天,中小企業應當正確的分析出在發展中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地營造出有利于中小企業發展的良好環境,提高企業的整體水平,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水平,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拓寬企業的技術創新融資渠道來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1] 陳銀法.中小企業面臨的問題及出路[J].經濟論壇,2002(1).
[2] 涂裕春.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戰略研究[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002(5).
[3] 朱薇薇.論企業管理在中小企業發展中的作用[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1(6).
[4] 石月明.淺談“十二五”期間中小企業發展策略[J].科技資訊,2011(30).
F272
A
1005-5800(2012)06(b)-07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