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曉軍
腦膠質瘤患者手術前后血清內皮抑素的表達及對比分析
樊曉軍
目的研究手術前后人腦膠質瘤患者血清內內皮抑素(ES)的表達程度和臨床意義。方法檢測術前術后腦膠質瘤患者體內血清中內皮抑素的表達程度,采用ELISE方法檢測46例患者。于此同時抽取9例健康人的血清標本來進行正常對照。結果在健康人的血清內,ES平均的含量在19.26ng/ml到22.22ng/ml之間。而神經膠質瘤患者在手術之前體內血清中 ES的平均含量可達21.00ng/ml到32.26ng/ml之間,而且膠質瘤的惡性程度越高,患者血清內ES的含量也越高。結論術后5、6 d之后,膠質瘤患者血清內ES含量平均在17.38ng/ml到26.16ng/ml之間,比手術前明顯偏低。結論內皮抑素在血清中的含量可以反映出腫瘤生長的情況,并且還和腫瘤的惡變程度和患者的預后有著關系。
膠質瘤;內皮抑素;血清
膠質瘤是一種含血管豐富的腫瘤,較高的血管化以及血管內皮細胞的增生則是惡性膠質瘤的主要特征[1]。增生的內皮細胞可導致心血管的形成,這與腫瘤的惡性程度臨床復發的概率以及生物提的侵襲性都有著密切關系。所以就有專家提出膠質瘤的最適宜治療方案是抗血管生成治療[2]。而目前已經知道的抗血管生成因子中作用最強的是內皮抑素(ES),它具有抑制血管內皮細胞生長的特異性,能夠有效地阻礙血管的生成以及抑制腫瘤的生長。通過采用ELISE方法,本研究檢測不同惡性程度膠質瘤患者體內的學清中Endostatin的含量,并比較術前和術后的水平。旨在探討膠質瘤的惡變程度和預后與Endostain的關系,為基因治療應用Endostain奠定基礎。
1.1 一般資料 取經病理證實并且已經手術切除的腦膠質瘤患者46例,女15例,男31例,年齡15~64歲,平均年齡為41.6歲。根據WHO在1990年制定的腫瘤在中樞神經系統分類的標準,可將本次46例患者分為四個級:7例Ⅰ級;18例Ⅱ級;13例Ⅲ級;8例IV級。所有的患者都是首次接受手術切除的腦膠質瘤患者,手術前沒有就受過其他的放化療。選取健康人9例作為正常對照組。
1.2 采集及保存血清標本 分別在手術前一天和手術后五到六天進行血清標本采集。抽取清晨空腹時外周靜脈血并對3 ml血清進行分離,在零下80℃環境下保存。正常對照組血清標本的采集以及保存方法方式和實驗組相同。
1.3 ES在血清中的檢測方法 使用的人Endostain ELISA試劑盒產自美國Rapidbio公司,根據試劑盒的參考說明書進行相關操作,在450nm處用產自瑞士的TECAN酶標儀讀取OD值。以縱坐標為OD值,橫坐標為標準品濃度來繪制所需要的標準曲線。根據所測得的血清樣品OD值來計算ES濃度。
手術前膠質瘤患者血清中ES平均含量為21ng/ml到32.26ng/ml之間,健康人的平均含量在 19.26ng/ml到19.26ng/ml之間,此含量比膠質瘤患者的含量明顯偏低,統計學上有非常顯著的差異存在。手術前膠質瘤患者血清中ES的含量比手術后有非常顯著地下降,認為有非常顯著的統計學意義。
1997年哈佛大學學者從小鼠的內皮細胞瘤上分離并提純出一種可以抑制內源性血管生長的抑制劑及內皮抑素[3]。這種物質具有抑制血管內皮細胞遷移、生長并具有誘導血管內皮細胞凋亡抑制其生長的作用。內皮抑素是一種抑制因子,它是公認的目前最有效的血管生長抑制因子之一。國際文獻報告一致認為內皮抑素與腫瘤的病理特征、腫瘤的惡性程度以及患者的預后都有著緊密的關系。但是當前膠質瘤患者的血清清內皮抑素在手術前手術后的變化很少有報道。
本次研究用ELISA方法對9個健康人群以及46例患有膠質瘤的患者手術前后血清內皮抑素進行檢測。檢測發現患有膠質瘤患者體內血清內皮抑素含量比正常的健康人要高出許多,統計學意義非常顯著。而且患者血清內的內皮抑素含量與腫瘤的惡性程度很有關系,惡性程度越高的患者體內的內皮抑素水平也越高。并且III到IV級腫瘤已經有了非常顯著的統計學差異。導致這種高表達的原因可能與膠質瘤的生長過程有關系。伴隨著腫瘤細胞越多、惡性程度越高和血管形成越多,為了抵抗機體這種血管和腫瘤高度生長的趨勢,腫瘤細胞分泌的蛋白水解酶量會增加。所以降解腫瘤細胞核血管基底膜內膠原蛋白而產生的內皮抑素量也會隨之增加。
增加的內皮抑素會隨循環帶到腫瘤所在部位,抑制腫瘤血管和腫瘤的生長及遠處轉移。上面各項研究結果都表明血清內皮抑素含量反映了腫瘤的活躍程度和生長情況,可作為診斷標準之一。有助于疾病的早起診斷和治療。而手術前后血清中內皮抑素的含量變化則可作為手術療效和預后的有效觀測指標,更有利于對疾病的把握。惡性膠質瘤在術后短期內容易復發,可能由與術后遺留微小轉移灶的生長有著關系。而且術后內皮抑素的下降是加速轉移灶生長的原因。最新研究證實,如果沒有新的血管張入,如果沒有血流的灌注,腫瘤的生長體積一般不會超過2 mm3。腫瘤會進入休眠態。還有學者發現內皮抑素抑制腫瘤的作用在血管形成期要大于血管成熟期。這就要求膠質瘤手術后要立即應用內皮抑素,這對手術的預后和延遲腫瘤的復發都有著積極的治療作用。本實驗研究為內皮抑素在膠質瘤的應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1]O'R eilly M S,Boehm T,Shing Y,et al.Endostatin:an endogenous in-hibitor of angiogenesis and tum or grow th.C ell,1997,88 (2):277.
[2]尹嘉,袁紹紀,張榮偉,等.腺病毒介導鼠內皮抑素基因對人血管內皮細胞系凋亡影響的實驗研究.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2007,12(3):132.
[3]李正軍,莫浩元,張昌卿,等.治療前外周血血管內皮抑素濃度與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療后遠處轉移的關系.癌癥,2007,26 (11):1243.
545000廣西柳州市柳鐵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