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哲
(山東省微山縣第一中學)
注重英語教學評價,促進高中英語有效發展
◆張 哲
(山東省微山縣第一中學)
新課程改革注重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即英語教育必須和其他學科和諧發展、共同努力,以促進學生的素質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為目的。教育的主體是學生,面向全體學生的核心思想就是使每一位學生的素質都得到發展。因此,英語教育的目的是促使絕大多數學生的發展,使不同的學生在英語課堂學習過程中獲得不同的符合自身情況和發展規律的進步。而英語課程的目的不僅是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更要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英語教師應通過整體化的教學目標設計來滲透情感教育,使學生在心智發展的同時,使自己的情感也逐漸成熟起來。
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英語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整個英語教學過程必須始終使學生發揮主體作用,教學思路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教學活動的設計應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及知識水平為依據,教學環節的設計要充分考錄學生的整體需求,同時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結合學生的現有知識基礎、學習潛力、情趣愛好、學習習慣等設計,以盡可能的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英語教師應盡量設計讓學生參與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體驗和參與的學習過程中建構以后知識結構,在參與的過程中感知英語語言、體驗并實踐英語知識,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完成既定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通過自我反思來理解并內化英語學科知識,繼而在輸出的過程中養成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英語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學會調控學習的情感態度和學習策略,已形成積極主動地學習態度,促進英語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
英語教師應認真研讀用英語課程標準,積極開發合理而有恰當的課程資源,給學生創設符合學生學情的、貼近學生實際水平、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貼近時代步伐的內容健康的、豐富的課程資源,充分利用網絡、報刊、影視等教學素材來拓展學生的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同時積極鼓勵、支持和利用學生對課程資源的開發和運用。
在評價功能上,英語教師必須重視學生的終身發展,淡化甄別和選拔等功能。因為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而新課程改革評價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應充分發揮教學評價的積極作用,讓教學評價不僅成為鑒別篩選學生的手段,更應該成為促進學生發展、成長與進步的有效手段。
在評價對象方面,英語教師必須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市英語學習的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有效結合,使評價稱為促進學生發展的有效手段。英語教學的性質和特點決定了英語教學的“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這一教學理念。英語教學屬于語言教學系列,必然注重過程教學效果。學生對英語的知識的掌握、語言技巧的運用以及英語語言能力的提高等方面都融合在整個英語學習過程中,這必然要求英語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能單獨的以終結性評價為主。只有既關注終結性評價,又關注過程評價,才能發現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并找出解決問題的關鍵,積極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愛好,使學生在學習成功的過程中獲得成功體驗,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幫助學生提升英語水平。
促進學生發展不僅需要終結性的教學評價,更需要形成性評價,通過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來更好地促進學習效果的提升。在評價主體上,英語教師必須關注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方式的多樣化,重視學生的自評和學生之間的互評,尤其注重質性評價與量化評價的結合,以質性評價統領量化評價。所謂評價主體多元化,是指英語教師必須加強學生、教師、家庭和社會等方面的評價,通過多方面信息的反饋使評價真正成為教師、學校、家長和專業人士共同參與的交互活動。這樣會使評價的來源更加豐富,從而使評價的結果更加全面、真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學生自我評價、自我能力的提升,有利于評價各方與他人合作的精神和技巧的增強。在評價的結果上,英語教師更應強調評價結果的反饋及學生對評價結果的認同和對原有學習態度的改進,使學生通過評價來發現問題、改進不足和促進個人發展的有效手段。
英語教師必須積極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評價,強調評價過程中的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之間應建立良好的關系,并注重評價者和被評價者之間的相互溝通。在評價內容方面,英語教師必須強調對學生各方面情況進行全面的考察,尤其應從德智體諸方面來全面評價學生,尤其關注學生英語綜合素質的考察。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更應該關注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發展,關注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在評價者與評價對象的關系上,英語教師必須尊重、理解學生,在平等的基礎上關注學生的個性需要和個別差異,注重對學生個體發展獨特性的認可和積極評價,以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悅納自我。
英語測試雖然只是學生評價的一種方式,但它的作用卻不容低估。因此,英語教師必須科學設計考試內容,使試卷加強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經驗的緊密結合,重點考察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為題的能力,即關注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應該淡化以識記為主的測評,考試內容的編寫應緊扣英語課程標準,杜絕廚無意義的偏題、怪題。
在英語測試具體形式方面,英語教師必須綜合運用多種方式、打破唯紙筆測驗的傳統方法,可采取口試、表演、模仿等多種方式,同時提供給學生多次考試機會,讓學生有選擇的機會,是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考試緊密結合起來,讓測試成為學生反思自身學習、并努力改進使之自身得到發展和成長的有利階梯。尤其在學年升學考試方面,英語教師應結合學生在學校的綜合表現,參考學生的學習態度、特長、和成長記錄袋等來綜合評價學生的學業水平。英語教師應該把測試成績作為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和促進教師自身改進教學方法的有力手段,以正確發揮英語測試的功能,促進學生和自身的成長與發展。
[1]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
[2]高中英語課程標準.
[3]基礎教育教改論壇(初中卷).
[4]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