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蕪職業技術學院 焦學強 譚俊美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及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企業面臨著國內企業競爭與外資企業競爭的雙重挑戰。目前,我國多數企業仍以傳統的管理手段維系企業管理工作,但經濟環境的迅猛發展及社會環境的不斷變化要求企業管理工作向現代管理轉型。通過對傳統企業管理與現代管理的比較、分析,使我國企業在實際企業管理工作中吸取經驗及管理優勢,避免企業管理工作中的不足與失誤,最終優化整合企業結構,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使企業實現穩步、長足發展。
傳統企業管理與現代管理不同的管理思想,使二者間存在差別,也正是由于傳統企業管理思想與現代管理思想的不同,決定了傳統企業管理體系與現代管理體系間的差異。
傳統企業管理側重戰術管理思想、簡單決策思想、個體思想以及物本思想。傳統企業管理思想中,戰術管理思想根據企業內部實際工作過程中的狀態及變化進行具有針對性、目的性的管理調整,并對企業管理中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從而制定相應管理措施;傳統企業管理簡單決策思想,是根據經驗。以線性思維進行思考,同時采取直觀的管理手段,對企業進行管理;傳統企業管理思想中個體思想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及獨斷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很片面的管理思想。個體思想通常在企業管理工作過程中,常常針對一件事或一個環節進行管理,注重管理對象的孤立面,缺乏全局思考;傳統企業管理側重物本思想,則主要側重對企業用地、企業生產廠房、企業硬件設施以及企業生產物料進行管理,而甚少考慮人員因素及企業軟環境因素。
企業管理思想中,與傳統企業管理思想不同,現代管理思想突出戰略管理思想、擇優決策管理思想、系統管理思想以及人本管理思想。現代管理思想中戰略管理思想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及計劃性,側重突出企業管理工作及管理行為、管理思想的前瞻性、超前性,意在通過具有超前思維的企業管理手段使企業得到長足、穩定發展;現代管理思想中擇優決策管理思想不同于傳統企業管理簡單決策的管理思想,擇優決策管理思想要求企業管理工作及管理行為要進行多角度、多層面、多因素的科學比較、分析,最終選擇最符合企業實際發展狀況的方案進行管理的一種思想。擇優決策管理思想避免了傳統企業管理簡單決策思想片面、孤立的缺點,通過選擇順應企業發展需求的管理方案,減少企業管理過程中的問題;系統管理思想具有一定的全局性及聯系性,堅持結合企業整體情況,通過優化協調個體與整體間的關系,優化企業整體;現代管理人本思想尊重人的主體地位,重視人的主觀能動性,堅持一切以人為本,通過激勵管理,使人充分發揮主體性及積極性、創造性,從而推動企業管理工作的開展。
在企業管理過程中,傳統企業管理側重對于企業物質基礎的管理,包括收入、分配、安置、調度及支出;傳統企業管理行為側重建立嚴謹、周密的管理制度及體系,以管理體系規范、要求員工行為、達到管理目標;傳統企業管理行為在對企業管理工作過程中,管理行為總是圍繞著某一因素展開,包括對問題的分析思考及解決方式常抱有直線性思維,并具有一定的直觀性、片面性、孤立性,分析問題及處理問題缺乏全局考慮的聯系性;傳統企業管理中管理行為的側重點偏向于企業生產能力的大幅度提升以及企業生產力的實物數量。傳統企業管理工作中過度注重數量生產則會對實際工作中的其他因素缺乏管理,造成企業管理失衡的現象。
現代管理在企業實際管理工作中側重對人的管理,重視激發員工主體能動作用;現代企業管理對人員管理的行為是通過實施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在重視員工個人能力及業務素質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及創造性,從而實現企業管理目標,并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現代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其管理行為具有全局性、聯系性及客觀性,是較為科學的管理方式。由于現代管理在面臨企業管理工作中的問題時,不論是分析問題還是解決問題,都能夠交叉考慮、全盤分析,因此處理問題也客觀化、科學化;現代企業管理的側重點更加偏向于企業技術發展,通過提升企業技術、不斷延伸企業產品價值及功能,以占有更多的市場份額,從而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使企業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洪流中不斷發展。
傳統企業管理在管理思維及管理行為中忽略了企業管理工作中各個工作環節之間的聯系,具有一定的靜態性、片面性及封閉性;現代管理則通常根據企業實際發展狀況結合企業內部運營狀況及企業外部市場經濟環境進行科學分析,管理觀念及管理行為具有一定的聯系性、系統性、計劃性、超前性。
在企業管理方式上,傳統企業管理與現代管理并不是完全對立存在的,而具有一定的聯系。現代管理存在于傳統企業管理之上,沒有傳統企業管理就沒有現代管理,傳統企業管理是基礎管理,而現代管理則是基于傳統企業管理這一重要基礎之上的延續與發展。
傳統企業管理與現代管理不同的特性及本質、發展程度決定了二者適用于不同的管理對象。傳統企業管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及片面性,其技術發展水平較低,適用于中小規模企業;而大中型企業因其技術水平發展速度快、人才素質高、生產力旺盛,適用于技術水平較為完善,同時具有全局性、聯系性及前瞻性的現代管理手段。
傳統企業管理與現代管理在企業中的實踐會產生截然不同的兩種企業管理模式,我國企業目前的發展狀況、生產能力、技術手段以及我國現階段經濟環境使傳統企業管理與現代管理出現共存的局面。我國企業應根據企業自身實際情況選擇適合企業發展的管理方式,從而不斷優化整合企業內部結構,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最終使企業在飛速發展的經濟環境中不斷完善,穩步發展。
[1]徐紅暉.傳統企業管理和學習型企業管理特點對比分析[J].北方經貿,2004(11).
[2]王永龍.論企業管理的信息系統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兼論企業管理的信息基礎與效率制約[J].安徽機電學院學報,2002,17(3).
[3]張煜.中國半個世紀企業管理發展史的回顧——兼論中國企業管理新趨勢[J].文史雜志,2003(6).
[4]王嘉文.信息化——企業管理的新革命[J].中國機電工業,2003(11).
[5]張康寧.企業管理有規律可循——企業運行軌道的探索及其對企業管理的現實意義[J].貴州財經學院學報,2007(3).
[6]柴金艷.基于循環經濟的企業管理控制系統創新[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8,25(1).
[7]潘玉元.實行人性化的企業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J].活力,2009(4).
[8]賀嬿敏.賀慈浩.基準管理:案例、實施和價值[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