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鳳珍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鼓室手術臨床護理體會
郭鳳珍
目的對行鼓室成形術的中耳炎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的探索。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9月五官科收治的慢性中耳炎患者共38例,并對其進行術前術后精心護理。結果本組治愈的38例患者均出院,護理并發癥無1例發生。結論護理細致嚴密可以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手術成功率。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鼓室;護理
徹底的清除中耳乳突病灶的手術就是指鼓室成形術,使中耳傳音功能提高就必須保留并重建中耳鼓室正常結構并同時防止耳源性顱內外并發癥,這樣也通過耳顯微外科手術使實用聽力恢復。我院自2010年5月以來,圍手術期護理做的非常好,這對患者術后康復尤為重要。對38例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進行了鼓室成形術治療,總結的護理體會如下所述。
1.1 一般資料現根據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9月五官科收治的38例慢性中耳炎患者,其中男24例,女14例,年齡14~53歲,平均(33.4±4.4)歲;雙耳12例,單耳26例;病程3個月~33年,平均病程(11±6.2)年。
1.2 方法
1.2.1 術前準備①術前外耳道口可用過氧化氫3%清潔但是不準做外耳道沖洗吸出耳道分泌物,然后將消毒棉球置外耳道口消毒外耳道皮膚處即可。術耳廓周圍6~8 cm范圍內的頭發要在術前1 d剃凈并清潔外耳道,在手術前3 d為減少手術風險并控制炎癥應給患者用抗生素。手術前晚對于情緒較興奮或容易緊張的患者可輔助睡眠給鎮靜藥。女患者在術前要按醫囑執行麻醉前用藥并且將患側頭發梳成小辮或固定。②術前常規作純音聽力及乳突02檢查并協助患者做肺、心、腎、肝功能及血象的全面檢查,應注意檢查高齡患者的血脂和血糖。為指導抗生素在術后的應用,取耳道分泌物進行細菌培養加藥敏試驗。
1.2.2 手術護理由于該手術頭面部手術在鋪巾時,面部遮掩廣泛,手術時間長且患者頭面偏斜,常易出現呼吸道梗阻的情況,所以術中應注意患者面部運動及呼吸情況的觀察以防止蓋住口鼻而缺氧。面癱是手術可能的并發癥,所以如發現術中陣發側面肌張力減弱或面肌抽搐的情況,應及時通知醫生。在手術過程中還應隨時觀察患者側面部運動情況,引導患者做動作,例如閉眼、鼓氣、示齒等。
1.2.3 心理護理因聽力下降、耳流膿,給學習、工作帶來不便的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心理上非常痛苦,病情進一步發展造成顱內外一系列并發癥而危及生命。因此由于擔心聽力提高不明顯或復發和手術失敗使患者的思想負擔很重,其表現為悲觀、煩躁、焦慮等。醫護人員應從患者心理入手向患者介紹手術的治療效果和術中術后的注意事項及成功的病例,使其解除顧慮,以最佳心態積極配合治療[1]。
1.2.4 手術后的護理①疼痛的護理:3 d內大部分患者術后會出現耳痛是由于繃帶包扎及手術創傷。應指導患者找到最舒適的臥位建議患者下床活動。不可食用硬性食物以減少過度咀嚼導致術牽拉。注意觀察患者耳痛的規律、程度及伴隨癥狀,從而判斷疼痛性質。大多數患者3 d后自行緩解疼痛。為了使疼痛耐受力較差的患者能安然入睡,可在夜間給予口服止痛藥。②一般性護理:術后常規護理應按全麻術后的護理進行,完全清醒后可正常起居活動。防止修復的鼓膜移位及重建的聽骨應減少頭部劇烈運動,并在8~10 d內應頭向健側臥或平臥。注意觀察患者的體溫、切口滲出、血壓脈搏、面癱、眩暈及有無頭痛情況。麻醉清醒后6 h開始進流食,3 d后要避免硬性食物及辛辣刺激食物可以半流質飲食,并且注意保暖防止感冒。③眩暈護理及觀察:半規管損傷、前庭導致眩暈,表現為旋轉性眩暈、嘔吐、惡心。此類患者不能睜開雙眼或坐起,精神緊張。應避免外傷并加強對這類患者生活的護理,給予患者心理安慰囑患者閉目靜臥,提醒患者要對癥處理,嚴密觀察。癥狀大多1周左右都能完全恢復。
我院本組38例患者均成功治愈并且出院,無1例護理并發癥發生。
對于嚴密細致的護理是否可提高手術成功率預防并發癥的發生的探討。
[1]黃春玲,黃麗群.中耳炎鼓室成形術圍手術期的護理.右江民族學院學報,2008,26(2):298-299.
130021吉林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
1.2.5 出院后的指導重視患者在出院后的自身護理,積極治療鼻部疾病且在術腔未完全上皮化之前不能進水,防止感冒,完成之后則可以同正常人一樣生活起居,如洗澡、游泳等。2個月內耳內痂垢應由醫生處理不能自行挖去,禁用任何滴耳液。每日自堵住外耳道用擰干之酒精棉球,有屏蔽病菌及粉塵進入術腔,還可以吸出溢出的少量分泌物的作用,出院后門診復查出院1周,以后2周復查1次,繼續口服抗生素,連續1~2個月,術后約3~4個月能恢復干耳。如出現耳內出血、持續耳痛、高熱、流膿、眩暈等癥狀,要避免因病情發展而影響治療效果隨時就診以便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