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熊澤森
中央電視臺報道了溫州“眼鏡大王”即信大集團董事長負債過億玩失蹤等溫州民企逃避債負,引起了社會強烈反響,尤其是引起了溫州市政府相關部門及社會各界、有關學者、專家的高度關注,廣州日報、東方財富網等媒體也相繼報道或轉載了溫州民企因高利借貸而避廢債負的詳情。對此,有的人便把民間借貸看成是“洪水猛獸”,有的人談到“民間借貸”就驚慌、害怕,更有甚者小題大做,揚言會發生“中國式的次貸危機”、“民間借貸會崩盤”、“溫州經濟會地震”等,本文就這個問題,進行分析。
早在2004年前后,民間借貸才從“地下”走到“地上”,“民間金融”合法化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我國的金融體系,當銀行信貸不足以支持中小企業資融資時,民間金融便成為中小企業融資的第三條重要補充渠道,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中小企業銀行信貸融資缺口。
有資料顯示,從早期亦即2004年以來的民間借貸來看,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措施的逐步實施,早期的民間借貸表現為以下四個特點:
隨著商業銀行個人貸款業務的改革和國家宏觀調控措施的實施,中小民營企業資金日趨緊張,客觀上促使民間融資活動更為活躍,民間融資行為也逐漸得到社會的認同,轉向半公開化或公開化。央行在《2004,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中首度承認民間金融的合法性,并明確表示為“正確認識民間資金的補充作用”。
一方面,由于民營中小企業對民間融資需求日趨旺盛,并且能夠為投資者提供較高的投資回報,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拓寬民間融資的理性選擇范圍;另一方面,民間融資參與主體的風險意識也在不斷地增強,對融資信用度要求較高,形成了特定的“市場準入”制度,使得民間融資的違約現象很少。據江西省金融管理部門的抽樣調查表明,民間融資信用度很高,融資償債率達95%以上。
隨著居民財富的增長與積累,生活互助性的民間融資逐步萎縮,生產性融資比重不斷上升。據《2004,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抽樣調查顯示,浙江省寧波市、溫州市、福建省、山西省、河南省、湖南省等地區,民間融資中用于生產性經營比例分別約為85%、93.3%、98.2%、65.5%、70%、86%。
據溫州民間融資市場利率監測數據顯示,2002年至2003年溫州地區民間融資利率基本維持在9.6%左右,2004年保持在14.4%左右,基本反映了民間融資的利率杠桿作用。央行統計數據還顯示,民間融資利率水平還存在地區差別,如,遼寧省民間融資加權平均利率為14.0%,江蘇省民間融資加權平均利率為9.0%,湖南省民間融資利率在12%~48%之間。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轉型不斷深入,銀行信貸緊縮、通脹壓力、股市低迷、樓市調控的當下,溫州(其實不只是溫州)民間借貸性質發生了變化,從正常的民間借貸演變為高利貸,以錢玩錢游戲。企業家的心態變了,借貸資金的用途變了,整個參與借貸行為者的心態全都變了。根據相關媒體報道,作者將近年來溫州等地民間借貸行為“濃縮”三大特征以供分析。
由于民間借貸的合法存在,近年來民間借貸的步伐越邁越寬、越走越快,從浙江沿海擴展到內陸地區,從制造業領域擴展到商貿流通甚至普通家庭。據中國人民銀行溫州中心支行公布的《溫州民間借貸市場報告》顯示,溫州民間借貸非常活躍,有89%的家庭和59.67%的企業參與了民間借貸,溫州地區民間借貸的規模達了1100億元。9月29日,溫州市委市政府發布的《關于穩定規范金融秩序促進經濟轉型發展的意見》證實,溫州民間借貸規模在1100億元上下,占超過6000億元的民間資本總量的1/6左右,相當于溫州全市銀行貸款的1/5。資金來源主要是民營企業和普通家庭的閑置資金。就范圍而言覆蓋全國,尤以浙江、福建、江蘇三省為最,有的還演變為非法集資,鄂爾多斯地區最為典型。可想而知,在這種經營模式驅動下的啟“遍地開花”的民間借貸能不變味嗎?
據浙江在線報道,溫州民間借貸的中間鏈條長達三級或甚至更長,民間借貸的利率水平檔次多且檔次很高,如一般水平是是月息2分到6分,較高一點的是月息1角,更高一點的是月息甚1角5分,最高的年利率達到180%。據統計,在溫州做實業,大多數中小企業的毛利潤在10%左右,經營較差一點的在3%~5%。溫州樂清人行的一項調查還顯示,有的日利率高達3‰~6‰,企業一般情況下只用來墊資還貸,期限非常短。讓我們來看兩個例子: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福建省安溪縣城廂鎮公德村村主任經營一家擔保公司,以“低吸高貸”的方式賺取息差,以月息1.5分到2分的利息攬儲,再轉手以月息5分到6分高息貸出,因欠債3億出逃東南亞。據央視網報道,江蘇省泗洪縣搭建了一個“高利貸金字塔”,最底層的老陌姓以3分到5分的月息放給上一級的中間人,中間人再以月息1角左右放給更上一級的中間人,月息高達5角,甚至更高。可見,民間借貸變成了高利貸,人們已經失去了理智。
據中國廣播網報道,由于經營環境的惡化,融資成本的上升,讓很多企業在煎熬中慢慢死掉。與其等死,不如逃跑。很多企業就是抱著這種心態把企業資金轉投到民間借貸市場的,本能的民間借貸已經演變成錢玩錢的游戲,像惡性腫瘤一樣侵蝕著實體經濟。正如經濟學家馬光遠所述,當前許多民間資金已經逃離了實體經濟。現在很多民間借貸這個整體模式就像傳銷模式一樣,A以30%借到錢以后再以60%貸給B,B再以90%貸給C,整個構成了以錢玩錢的游戲,從來沒有投入到任何產業。如果是這樣,民間借貸很容易陷入借新還舊、越滾越大的惡性循環。這種循環只有在利率不斷上升的預期之下才能保持平衡。一旦平衡被打破就會出現資金鏈斷裂的情況,而且這種效果還會通過連鎖效應被放大。據新浪網報道,在溫州1100億元規模的民間借貸中,有220億即20%流向了房地產,企業成為民間借貸資金的主要來源之一,當不斷高企的融資成本在加大企業經營壓力的同時,確實也在加速著資金從實體經濟的抽逃,企業老板大量出逃就是這一風險爆發的明顯標志。
以上可見,由溫州地區民間借貸引發的“民間借貸風波”實屬人為行為。試想想:如果不是企業過度融資,如果不是企業“不務正業”,如果不是參與者抱有“以錢玩錢”心態,真實的民間借貸會扭曲嗎?如果我們每一個參與借貸的人都能理性地參與其中,什么“高利貸”、“多鏈條”、“以錢玩錢”的現象還會出現嗎?當然,事實已經擺在我們面前了,我們怎么去面對它呢?答曰:宜“疏”不宜“堵”。除了“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外還應從長計議,用積極的態度引導民間金融的發展。
面對當前民間借貸出現的現象和問題,政策制定者、金融監管者應當頭腦清醒、思路清晰,把民間資金的內力作用和政策的外力作用結合起來,積極引導民間資金流動,減少民間資金負面效應,要充分挖掘民間投資潛力,使民間金融得到合理的可持續發展,更好地服務于我國民營經濟的發展。
為此,應把重點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要進一步改革商業銀行信貸管理制度,進一步放寬商業銀行對民營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的信貸限制,適當下放貸款審批權,讓基層行擁有較多的一級貸款權限。另方面,是要改善商業銀行對民營經濟的融資功能。首先,商業銀行應改善對民營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貸款的信用評級辦法,向企業普及“道德風險”教育,引導企業朝著“信用”方向發展;其次,商業銀行要開展金融產品服務創新,對一些資質好、信譽度高的企業以資金支持。
地方性專業金融中介機構應當建立在以地方政府和金融監管機構共同管理的基礎上,以利于金融監管,以利于吸納更多的民間資金專項服務于小微企業。因為地方性專業金融機構具有地域性的特點,它是利用民間資金促進企業發展的主渠道,應當積極引導,重點發展。為此,應做好兩件事:一是要拓寬城市小金融機構的發展空間,讓城市小金融機構充分發揮自身機構新、機制靈活的優勢,揚長避短,將市場定位在小微企業。二是有條件地建立區域性農村股份制信貸銀行,在一些經濟較為發達地區,對經營較好、適合商業化運作的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社,可通過吸收合并形式改造為農村股份制信貸銀行,以解決農村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建立風險投資體系的出發點主要是解決民營小微科技型企業創業資金的不足。在我國目前以商業銀行信貸為主體的投融資體制下,風險投資機制缺失,要相發展技術創新型企業就必須發展我國的風險投資體系。為此,可考慮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建立以民間資金為主體的風險資本體系;二是發展區域性的風險投資基金;三是發展地方性投資公司;四是建立風險投資的退出機制,為風險投資體系建立退出通道。
小微企業是民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多的是依賴于民間資金的生存。直接融資可以使民間資金低成本、低風險地進入融資市場以利于小微企業籌集資金。為此,一是要發展以股票融資為主體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為企業開辟更多的直接融資渠道,對那些經營正常、管理規范、經濟效益好、有發展前景的小微企業進行重組、合并和改制,建立符合上市要求的股份有限公司。通過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以推進小微企業發展。二是為小微企業開辟地方性債券融資渠道,對我國現有的《公司法》和《企業債券管理條例》進行修正,使之有利于小微企業通過債券市場融資。三是有條件地發展區域性的場外交易市場。在現代企業制度模式下,企業股權流動與股份轉讓是股份制企業內在機制的必然要求,這就需要有一個為股權流動和轉讓的交易市場,從而使企業在經營、運作方面更加方便。
[1]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結構與金融發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易平,李奇偉.論民營經濟的金融支持[J].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0(3).
[3]岳意定,王璇.民營企業金融支持的研究及建議[J].中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2).
[4]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小企業司.2005年中國成長型中小企業發展報告[J].簡報,2006(14).
[5]高正平.中小企業融資新論[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
[6]王曉欣.歐新黔.金融機構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N].金融時報,2007-6-8.
[7]殷新宇.中小企業融資難如何破題[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7-7-30.
[8]許傳華.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癥結、成因及對策[J].財貿經濟,2007(2).
[9]徐國榮,錢建豪.民間金融:民營中小企業融資不可或缺的渠道[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6(6).
[10]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金融研究處.湖南民間借貸情況的調查及建議[J].金融經濟,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