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廣播電視大學 方桂萍
隨著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許多企業逐漸認識到了對物流成本的會計核算之于降低企業成本的重要作用。良好的物流成本控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物流成本已成為除了人力與物質資源之外的第三利潤源泉。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對物流成本會計核算的管理。然而,我國相關的物流成本會計核算研究剛剛起步,在具體的企業物流成本會計核算運作中,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制約著成本的管理成效。對此,本文將對企業物流成本會計核算的構成因素進行簡單的介紹,揭示物流成本會計核算的重要性,對目前企業物流成本會計核算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歸納,并在此基礎上探討分析改進物流成本會計核算的措施,以期降低企業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物流作為一種新興的產業,在經濟的發展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企業通過加強物流成本的控制與管理,可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因而,物流成本被喻為當前人類社會挖掘的“第三利潤源泉”。然而,物流成本的會計核算是加強物流成本控制與管理的前提和基礎。也就是說,從會計核算方面加強對物流成本的控制與管理,是當前企業管理物流成本的關鍵所在。簡言之,物流成本包括對物流過程中各個環節所產生的費用,如運輸、搬運、配送等。相應地,物流成本會計核算即是通過采用各種成本核算的方法對物流各個環節所產生的費用成本進行核算,以準確而全面地反映企業物流活動的相關成本信息。
物流成本的會計核算作為企業成本核算的重要環節,對其加強控制與管理,具有深刻的意義。首先,物流成本的會計核算可以為物流成本的管理提供信息依據。企業的物流成本會計核算可以正確而全面地反映企業的物流活動變化情況,相關部門可以根據這些信息制定完善的物流計劃、加強對物流成本的管理與監控。與此同時,物流成本會計核算有利于企業管理者根據提供的信息與數據及時做出科學的經濟決策。其次,通過物流成本會計核算可以及時發現企業物流中存在的問題。企業管理者可以通過物流成本會計核算所提供的信息,及時發現物流成本活動中不合理的環節,以便企業采取適當的措施進一步改進和優化。最后,物流成本會計核算的結果是評估物流成本管理的主要依據。會計核算所反映的信息與數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物流活動的效果。這是評價物流活動的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
總而言之,在當前人力資源與物質資歷源均稀缺的形勢下,開發物流成本資源是勢在必行的。物流成本的會計核算作為加強物流成本管理的前提,有利于企業準確地掌握物流成本信息,有利于調節與管理物流成本、增加利潤,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簡單來說,企業物流成本的構成因素主要包括貨物在購買或銷售時所產生的一系列運輸相關環節,而這些環節既包括企業外部方面,也包括企業內部方面。具體來說,企業的物流成本費用主要包括貨物生產原料的采購費、運輸費及采購人員的差旅費,企業內部貨物的庫存保管費用、搬運費,企業的物流信息費,企業內物流的相關設備的租與費與折舊費,企業的物流管理費用,企業其他環節產生的物流費用等。可見,企業的物流成本的計算范圍是極廣的,涉及到貨物的包裝、保管、運輸、裝卸等諸多環節。由于物流成本涉及的范圍廣,復雜且繁瑣,經常被企業分解到產品生產成本或流通成本等領域作核算,因此物流成本的會計核算具有很大的隱含性。
一般而言,貨物的批量、存貨量、進貨的區域、運輸工具的選擇、貨物的保管方式等都對企業物流的成本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企業物流成本的會計核算要根據不同的影響因素,有針對性地對各項內容作全面的精細的核算。也就是說,企業物流成本核算必須明確物流成本的內容與類別,加強核算的系統性。根據物流成本的主要構成因素,物流成本的會計核算內容主要包括對貨物流通費用的核算、對信息流通費用的核算與對物流行政管理費用的核算三個方面。貨物流通費用即是在完成貨物在流通過程中的費用,包括貨物包裝費、保管費、運輸費、搬運費等。信息流通費,是指傳輸與處理物流信息面產生的費用,如訂單信息處理、顧客服務等產生的費用。而物流行政管理費用即是指對物流活動做出計劃、安排,調整與控制等管理活動而產生的費用。總之,明確物流成本核算的內容與構成,是進行有效物流會計核算的前提保證。
由于物流成本會計核算涉及的范圍廣、內容繁雜,對物流成本的會計核算具有很大的隱含性。因此,許多企業的物流成本會計核算工作往往沒有全方位地明確核算的范圍與內容。一般來說,企業往往會重視對貨物的生產物流環節、采購物流環節與銷售運輸物流環節的外部成本核算,而忽略了企業內部產生的物流成本。如倉管物流成本、逆向物流成本、物流工作人員費用、物流設備租用與折舊費用等,在核算工作中往往被忽略掉。如此,便導致了物流成本會計核算工作的失真性,既不利于物流成本信息的真實反映,也不利于物流成本的管理與控制,甚至會影響管理者的科學決策。
物流活動是企業經營生產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在產品的生產至銷售整個經營過程中都存在物流活動。正是由于物流活動的特殊性與復雜性,物流成本的費用往往被混雜到其它領域中加以核算,造成核算信息的混亂。如產品生產要素的采購費用被納入產品的生產成本中加以核算,而物流管理人員的勞資等又被納入到行政管理費用成本中加以核算。物流成本信息與其它成本信息的混雜,增加了對物流成本信息的獲取工作量,從而降低了物流信息反映的時效性,不利于企業對物流成本的管理。
在現行的會計核算制度中,沒有形成單獨的物流成本核算機制,缺乏專門的物流成本會計核算機構,導致物流成本往往被混雜到其它會計科目中加以核算,造成賬目的混亂,企業無法在賬目上直接獲取物流成本的信息。缺乏單獨的、相應配套的物流成本核算機制,往往會造成物流成本得不到真實、及時的信息反映。即使形成了單獨的物流成本核算機制,也仍沒有開發出針對物流成本領域的會計核算標準與模式。會計核算思路不清晰、缺乏物流成本核算統一的區分標準與配套的專業人才,缺乏一個規范而具有可操作性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不同企業也沒有根據自身特點選擇適合的成本會計核算方法與模式,這是現行會計核算制度中一個缺陷。
鑒于企業物流成本會計核算的特殊性與復雜性,為了充分地利用物流成本這一個利潤源泉來提高經濟效益,有必要深入探討,提出如下改進物流成本會計核算的有效措施:
企業管理者應在企業范圍內宣傳物流成本是第三利潤源泉的概念,提高對物流成本的會計核算的重視程度,促進物流成本管理觀念的樹立。與此同時,企業管理者與財務人員等都要明確物流成本核算的內容與對象。圍繞貨物運輸費用、行政管理費用與存貨持有費用三個部分來開展全面而系統的會計核算工作。物流成本核算工作既要涵蓋企業外部產生的運輸成本,也要包括企業內部產生的物流費用。
相關的制度是物流成本核算工作得以正常開展的重要保障。要在企業內尤其是在專門的核算機構內建立、完善相應的會計核算制度。其一,企業要建立核算方法、核算程序、審批程序等各個環節的制度規定,以促進物流成本會計核算工作的制度化與規范化。其二,明確崗位職責。通過建立崗位責任制,明確各個工作崗位的責任,使其各司其職。其三,強化對物流成本會計核算的監督。即加強對物流費用開支的審計、審批手續的監督,完善會計信息的披露制度,防止浪費與貪污現象的出現。其四,建立統一的物流成本會計核算標準。我國的企業物流成本管理水平之所以比較低,缺乏清晰、統一的物流成本核算標準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不同企業對物流成本核算的確認標準不同,參差不一,阻礙了物流成本的有效管理。因此,研究并建立統一的物流成本標準是勢在必行的。
一方面,企業要針對物流成本會計核算的工作特點設置專門的工作機構,為企業的物流成本核算工作提供一個專業化的工作環境。另一方面,在現存的會計核算體系中,根據企業的要求設立物流成本會計核算專項,以實現集中而全面的物流成本核算。具體上可以設置專門的物流成本賬目,再根據物流成本的內容與類別的不同設立二級物流成本分支賬目。同樣的,在二級賬目下還可以按照材料采購、產品包裝、運輸成本、折舊費等項目做進一步的明細分類賬目。在確定了項目的明細分類后,再根據企業物流成本核算的需要與不同的業務特點設計會計憑證。會計記賬憑證能夠直接反映經濟業務的資金信息,對其設計與采用必須嚴格規范。
為了能夠更全面、更清晰地反映企業的物流成本信息,企業必須要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適當的物流成本會計核算的模式與方法。而當前,可供選擇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主要有三種:一是單軌制模式,即在現有的會計核算制度的基礎上增加相應的物流費用科目,把物流成本核算與其它的成本核算相結合。二是雙軌制模式。即是在原來混雜的成本核算中把物流成本核算抽離出來,設立單獨的賬目加以核算,對財會人員的專業要求較高。三是物流成本二級賬戶模式,即在現在成本項目下設置物流二級成本核算。此種模式核算方法簡單、工作量相對較小,也易于掌握。對此,企業要在充分考慮經濟效益的原則下,根據自身的業務特點、結合現有的會計核算模式與會計電算化、信息化程度,做出適當的模式選擇。
總而言之,對物流成本的會計核算是企業加強成本管理與控制的基礎與前提。而我國的物流應用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因而,企業有必要通過各種途徑改進企業物流成本的會計核算工作。通過克服各方面的障礙、改進物流成本的會計核算工作,以期有效地反映物流成本與活動信息,進一步加強控制、降低物流成本,并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1]唐海燕.論物流成本會計核算[J].經營管理者,2010(24)。
[2]王榮.關于現代企業物流成本會計核算的探討[J].商場現代化,2009(14).
[3]鄭成宏,聶淼.淺析企業物流成本的會計核算模式[J].商業會計,2009(22).
[4]汪永蘭,賈思媛.企業物流成本會計核算及改進策略[J].財會月刊,2010(23).
[5]王丹,閆紅兵.淺析物流成本的會計核算和管理[J].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