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安順職業技術學院 龔文瑤
改革開發以來,我國的旅游業得到了快速地發展,產業規模的進一步擴大使得我國旅游業的產業結構在不斷地完善,旅游業已經成為了一個新的國民經濟增長點。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由于我國國情的因素,導致了我國旅游業相比歐美等發達國家有了很大一部的差距。在經濟全球化的驚天,我國的旅游業正面臨著異常激烈的挑戰。如何提升旅游業的整體競爭實力,成為了我國旅游界應該關注的焦點。
把旅游業作為一個產品,就要運用價值鏈的理論分析體系,指導整個旅游產品的發展方向和運行結構,保持旅游產品和旅游產業之間的關聯性。
價值鏈的概念是有著名經濟學者波特教授提出來的,他把價值鏈的活動分為基礎活動(比如說生產,經營,運輸以及售后服務)和支持活動(比如說生產要素的供給,技術的支持,人力資源的配比等)。價值鏈是指組織內部和外部進行一系列的創造產品或者服務的活動,正式由于這些創造力,才能使得產品本身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化,才能使得企業具有更加強烈的競爭優勢。將企業作為一個整體,很難識別企業的競爭優勢,而將企業分解為一系列的價值活動以及價值鏈,將會很容易做到這一點。價值鏈理論可以區分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哪一部分可以作為有價值的參考,哪一部分可以作為沒有價值的參考顯得異常的重要,了解到這些之后,企業在創造價值的時候,就會為這些產生高額價值回報付出更多的成本,從而獲得更多的利潤。
除此之外,很多國內的學者也對價值鏈的理論進行了分析。有學者認為價值鏈理論具有三個層次,一是價值鏈,二是價值鏈系統,三是價值網。價值鏈基于競爭,價值系統基于合作,而價值網基于企業網絡的做高層次。而又有專家學者認為,價值鏈理論分為兩個層次:企業內部價值網絡和企業外部的價值網絡。
以上這些都是關于價值鏈的理論分析,從上面的理論分析可以看出,企業的組織形式是在動態變化中的。如果把價值鏈進行重組,那么,企業間起作用的主要是市場,通過價格進行競爭。
旅游業的價值鏈涉及到吃,穿,住,用,行,游,娛六項活動,所以旅游產業涵蓋的范圍比較廣。旅游產業各個部門可以根據其相互的關系和旅游業所得到的利潤來進行劃分。一般將旅游產業的價值鏈分為三個行業,一是指旅游交通,住宿,餐飲以及旅游景點為代表的一線產業;二是指銀行保險,旅游紀念商品,娛樂休閑活動,短途旅游門口,個人服務等為代表的旅游二線產業;三是指以公共服務業,出版印刷業,食物燃料業等為代表的輔助服務行業。旅游產品的價值鏈是由于旅游需求的連續性而產生的。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旅游的需求越來越旺盛。而根據旅游需求的不同,可以把旅游價值鏈分為三個層次,一個是基本價值鏈,一個是可變價值鏈,一個是延伸價值鏈,基本價值鏈是指從旅游實體到旅游中介的一個環節,可變價值鏈可是分為上下游信息投入和產出的關系。延伸價值鏈是指通過旅游過程中的開發,從而推廣旅游產品,金融保險等服務,作為延伸價值鏈的一部分。
旅游是基于旅游資源開發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從而發展了一些旅游衍生物,比如說旅游商品,旅游企業以及旅游設施,在這些基礎上,價值鏈得到一系列長足的發展。其中最重要的環節是關于旅游產品的的開發,以及旅游地對游客的吸引感和認同感。立足于價值鏈理論,圍繞這些對旅游產業進行價值分析,對推動旅游業的發展,提升旅游產業的整體競爭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旅游作為一項產業,創新是最主要的因素。任何一個產業都需要創新。在旅游業這樣一個新興產業在價值鏈的發展引導下,創新顯得迫在眉睫。創新是提升競爭力和保持競爭力的一個最主要因素。著名經濟學者熊彼特認為,所謂的創新,就是要建立一種新的函數,把一個從來沒有過的關系與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入到生產體系中去。同時可以把這種狀況分為五種情況,一是引進新的產品和技術,二是引用新的生產方法,三是開辟新的市場,四是控制原材料的價格。五是實現企業組織的創新模式。而對于旅游業來說,創新就顯得更加的有必要性。旅游業是以旅游者為主要對象的,其創新的過程是為了給游客創造一個更加便利的旅游條件,而旅游產業又是一個綜合性的產業,是沒有替代關系的,而是具有互補關系的一個產業,包括旅行社的發展,飯店,餐飲,旅游景區,旅游交通等等。在這一系列的節點上,創新就顯得尤為重要。
因此,就個人的觀點而言,價值鏈理論對推動旅游業的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創新理念顛覆了旅游行業以往多年以來的單純服務意識,讓游客在一個新的概念是下,有更好的選擇。從而更加適應市場的競爭。對提升旅游業的整體競爭力有著異常關鍵的作用。
一開始,我國旅游產業的發展,并不是針對于一般大眾的,而為了爭取外國人或者海外華人華僑的來訪,使他們更好地了解中國,從而支持中國的發展,擴大中國的對外影響。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旅游市場進行了有限的對外開發,再加上,當時我國人民對旅游需求的有限性,使得我國的旅游產業的運行方式基本上處于一種點線的旅游方式,點線的旅游是根據旅游的需要,在一定的旅游空間內,對旅游產品以及范圍進行規劃,通過人為的編排,以及對特殊服務群體的不同接待方式,為這一批次的游客提供類似的旅游線路,從而完成一次旅行行程。在這種情況下,旅行社一直是旅游的主體。但是在我國,旅行社又是分地區進行經營的,一個線路的經營往往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旅行團體參與進來。這就是我們很常見的地接。本文認為,這種地接和旅游團體,完全可以結為一體來進行運營的。從而很大程度上能保證一定的服務質量以及保證旅行理念的一致性。但是由于地方旅游的區域性,我國的旅游產業一般都處于一個壟斷的狀態,從而無端地增加旅游成本以及旅游時間上的耗費。這是完全不符合價值鏈體系的。
一直以來,我國旅游產業一直采取以市場分割為特征的水平分割體系,每個旅行社除了目標市場不同以外,在業務上,則是從產品開發到組團,乃至接待全放位的進行服務,因此,在營業模式上并沒有太大的差異,所以,在面對同一市場的時候,很多旅行社一般都是通過打價格戰來獲取客源。從而導致了當前旅游行業的混亂。相比之下,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旅行社已經進入了規范化的經營時代,市場上的旅游公司,層次分明,分工合作比較清楚,已經形成了一個體系。比如說,一層次的人注重吸引人力,物力,專注于產品的開發和設計上,而另外一個層次的主要負責對這些旅游產品進行批發和代理,實現網絡化經營。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我國的旅游產業也加速了開發的步伐,兼并和收購已經成為了我國旅游產業實行規模化,網絡化和企業化的一個重要手段,這些年來,企業并購,股權收購,資本置換等多種形式的并購事件層出不窮。但是由于我國的經濟發展形勢以及我國國情的影響,我們不難發現,我國企業在并購過程中,有明顯的混合路徑進行并購的偏好,而多數企業很大程度上的忽略到了橫向并購和縱向并購法則。據統計,在A股市場,以旅游為主題的或者以旅游作為主要業務的公司發生的并購多達200起,其中混合并購,橫向并購,縱向并購分別占到了65%、30%、5%;由以上數據可以看到,我國的企業偏向于混合并購的模式。由于不同的并購方式會帶來不同的企業經濟效益,企業并購和企業成長的規律之間建立起來一個自然的聯系。在企業成長的初期,企業需要通過橫向并購和縱向并購來擴大規模化生產,建立專業一體化的生產體系。從而實現企業經濟價值的迅速增長。我國旅游企業偏向混合并購,忽視橫向并購和縱向并購的狀況,從很大程度上來說是忽略了企業的并購和企業成長之間的關系,必將對企業未來的發展造成很大的影響。
高起點的規劃是旅游產業高附加值的根本,為了對旅游進行有效的管理,構造合理的價值產業鏈,從而提高旅游者所獲得的價值。因此,要制定有科學性的、嚴謹性的和有預見性的旅游產品的規劃,這是旅游價值鏈實現的最大化的前提。
我們在規劃旅游景點的時候,就要時刻考慮到環境問題,景點的原生態問題,當規劃不當,就會出現旅游生態遭到破壞,環境污染問題嚴重等一系列的問題。因此在規劃旅游景區時,必須做到以旅游景區原有的資源為基礎,根據旅游市場的方向性和導向性,始終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方針和目標。成立由生態、旅游、環保、園林等方面專家組成的規劃小組,對旅游進行規劃,確定全省各旅游區的性質和功能。規劃一經制訂,必須具有權威性以及法律性。一旦規劃與投資者意愿相矛盾時,應嚴格按規劃建設,決不姑息遷就,任意修改。在制訂規劃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旅游地的生態環境容量。生態環境的容量與風景資源的景觀敏感度以及旅游地的“自然容量”、“心理容量”、“經濟容量”的大小均有關系,一旦游客人數突破這一容量的極限值,勢必造成對旅游資源的破壞,影響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使游客的興趣降低,影響了游覽的質量。所以在開展旅游時,一定要根據區內資源的實際情況,本著以保護自然資源為主,適度開發旅游的方針,并嚴格控制游客人數,決不能急功近利,無限制地增加游人,造成旅游地的超負荷運轉。
品牌是任何一種產品都必須具備的,從某種層面上來說,旅游地的品牌是旅游最具有特色的或者優勢的一個吸引物,具備特色和優勢的旅游品牌形象對旅游業的長足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說,區域文化旅游,必須要考慮到當地的人文景觀,歷史文化基點,標志性建筑以及標志性的地段和故事等等。旅游地如果缺乏鮮明的個性特點,很難長遠地吸引游客。因此,品牌形象是旅游地的對經濟長期發展的重要策略。
中國是個地大物博的國家,旅游資源極其豐富,而旅游業又是一個具有高附加值的行業,我們應該不斷地適應市場給旅游業帶來的沖擊和挑戰,始終保持競爭優勢,同時還要密切地關注同行業的發展,提高協同效率,以謀求整個產業價值鏈的最大化。
[1]馬勇,王春雷.旅游市場營銷管理[M].廣州:廣東旅游出版社,2002.
[2]王田苗,胡耀光.基于價值鏈的企業流程再造與信息集成[J].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3]劉新榮.中部休閑經濟競爭力比較研究[J].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