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職業技術學院 蔡勇
中小企業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整體,對于各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隨著經濟的全球化,世界各國也越來越看重中小企業這個整體的作用。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一些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中存在的諸多漏洞已經顯現出來,為了使中小企業的市場占有額繼續加大,保持中小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我們必須要構建與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財務管理模式。本文主要從構建現代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重要性、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構建原則和如何構建科學的現代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模式這三個部分來進行闡述。
(1)中小企業要盡快適應現代經濟的快速發展,必須建立完備的現代企業制度,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必須要有與之配套的財務管理模式。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非常復雜而且又重大,在基于產權制度改革的基礎上,既需要建立全新的企業內部組織形式,又要建立健全全新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及與之符合的分配制度等。要想使得現代企業制度符合時代發展要求,滿足經濟發展需要,必須構建符合現代水準的、行之有效的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模式,一旦企業無法完全發揮財務管理的優勢和作用,企業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也就會因此而無法受到財務管理的制約,達不到其規范的作用,科學的管理也就無法實現,最終導致中小企業的市場份額下降,企業規模停滯不前。除此之外,在現代企業制度的規范下,投資方、管理方和職工之間的關系會變得更加的復雜,而高效嚴謹的財務管理手段就是最有效的制約這三者之間關系的方法。因此,必須加緊步伐盡快解決當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改善其僵硬落后的狀況,否則,在中小企業建立完備的現代企業制度過程中,財務管理會成為最大的阻礙。
(2)中小企業若擁有高效完備的財務管理模式,會非常有效的保證企業資產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和日益全球化,企業的投資主體也隨之而變的多元化,在這種環境下,中小企業單一的資產管理方法和制度等明顯不能將投資者的資產效用發揮到最大,更不用說保證資產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隨著現代中小企業制度的日益建立和逐步完善,企業的經營方式也隨之而轉變,逐漸由原來的資產經營轉向如今的資本經營,要想使得資本的穩步增長,建立高效完備的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必不可少,若想有效的保證企業資產的安全和完整,必須構建現代的完備的財務管理制度和模式加以規范和制約。不然,就永遠談不上保障企業資產安全、完備和資本的增長。
(3)真實且有效的企業財務管理是優勝劣汰機制實現的保障。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競爭日益激烈,而中小企業若要在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必須建立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財務管理模式,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以此來作為參與競爭的保證。很明顯,中小企業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就是財務管理,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一旦放松,其管理成本等方面必然增加,企業負擔變重,生產效率降低,企業效益也下降,長此以往,企業注定逃脫不掉被淘汰的結局。換個角度,我們從優勝劣汰機制方面來看,當前一些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由于制度不完善或者操作不規范而導致財務信息不準確,而這些不準確的財務信息會導致財務評價的失真,使企業本身不能及時查明真相,無法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企業的破產風險,假如每一個中小企業都建立了現代完善的財務管理模式,嚴格財務規則,所謂的“空殼”企業完全可以避免。由此可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企業要想更好的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構建完善的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必不可少。
我國中小企業在進行財務管理模式的構建時,不僅要遵循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一般性原則外,還要遵循根據自身的獨有特點而設定的特定選擇原則。
(1)科學性原則。科學性的涵義就是指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構建,必須要遵循企業內部制度及管理活動等規律。(2)連續性原則。連續性的涵義是指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構建,必須要使得企業財務管理全過程內部的諸多環節緊密聯系、環環相扣。(3)完整性原則。完整性的涵義是指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構建,不僅要將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問題全部解決,還要將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向縱向和橫向兩個方向延伸。橫向的延伸,在企業財務管理中主要是指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要緊密結合、密切聯系;而縱向延伸,主要是指企業下屬的各級管理單位和職工應該各盡其責,做好自己職責之內的工作。(4)先進性原則。先進性的涵義是指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構建,必須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緊跟時代的步伐,使得企業在各種復雜的環境和條件下能夠順利有效的完成財務管理工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盡快向國際靠攏而做準備。
(1)經濟合理性原則。經濟合理性原則,顧名思義,就是指我國中小企業在構建財務管理模式時,在滿足各分面要求的前提下,盡量達到最低的成本需求,而且我國中小企業面臨資金缺乏、規模小的處境,這使得其在構建現代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模式時,必須要遵循經濟合理性原則。這里所講的經濟合理性原則并不是指的中小企業只追求低成本,而是強調構建的財務管理模式要合理,而且,從長遠來看,對于企業的經濟效益能做出巨大貢獻。經濟合理性原則對于中小企業提高競爭力非常有利。(2)外包原則。所謂外包原則,就是中小企業可以將本來由本公司職工的工作通過簽訂合同而外包給其他企業或者是非自然人的一種經營理念和經營手段。中小企業通過適當的借助于外部資源,在避免自身的不足之外,可以有效的提高效率和企業經濟效益,提高中小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穩定發展。(3)權利集中原則。權利集中原則即所謂的集權性原則,這種原則非常適合中小企業的發展,不僅大大減少了管理級數,而且還使得企業組織管理更加嚴格,與此同時,增加了各個級別和層次溝通的機會和渠道。權利集中原則將企業權利集中在能力強、具有豐富經驗的領導身上,可以強化中小企業管理,加強企業內部控制,有利于企業管理方案和計劃的順利有效實施。我國中小企業規模小、人員少、且其組織相對簡單,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采取了外包原則,可是對于企業發展仍然沒有很大影響,而權利集中原則,便會很快解決中小企業組織管理的不規范行為以及因此而帶來的諸多問題,對于中小企業靈活性的發揮起到了有效的促進作用。
基于我國中小企業自身獨有的特點,結合我國中小企業構建現代財務管理模式的原則,本文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重考慮:
在企業內部價值鏈的基礎上進行整合,構建以現代財務管理為中心的組織框架。由我國中小企業自身獨有的特點,可以將其內部經營活動劃分為5個環節,即財務管理環節、采購部分環節、倉庫保管部分環節、生產環節和對外銷售環節。基于中小企業內部價值鏈的財務管理框架是以財務管理環節為中心,其他各環節為企業活動主體的連續性體系結構,在企業內部活動過程中,各部門和財務部門之間可以直接進行溝通及信息的交換,實現中小企業內部價值鏈由流線方式發展到覆蓋范圍較大、更加有效的網狀結構。這種網狀結構給中小企業提供了一個行之有效的價值管理體系和評估體系。采購部門、倉庫保管部門、生產部門和對外銷售部門以財務管理為中心,當財務管理人員將價值流詳細分析,并及時將分析后得到的結果反饋給部門領導后,部門領導會有針對性的加強薄弱環節的管理,協調各個部門信息聯系,使得各個部門盡可能實現企業的經營理念和政策目標。
與此同時,企業外部價值鏈也要受到相應重視,必須構建起現代的開放的財務管理體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市場經濟迅猛發展,價值鏈已經成為中小企業內部經營活動與外部經營活動進行溝通整合后的開放的價值鏈,這種開放的價值鏈可以覆蓋到企業經營活動的任何環節,達到全過程協調合作的方式。當前的中小企業處在一個信息高度發達、技術高度先進的社會環境中,由此可見,企業的價值目標達到最大是共同的認知,而企業價值目標最大化的實現不是靠單一中小企業個體來完成,而是要使得企業外部價值鏈的各成員企業都有達到價值最大化,只有這樣才能提升我國中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才能使得企業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的生存能力和發展前途。
由于我國中小企業規模小、人員少的特點,使得企業在資金運用和管理方面要特別注意,資金管理和運用的是否得當和企業經營風險之間有著直接的聯系。圍繞著企業不同規模、不同制度方面,可以將企業的資金運用和管理劃分為資金統一管理方式、資金分散管理方式等不同的方式,而我國中小企業由于自身的特點,運用資金統一管理方式較為方便。這里所指的資金統一管理,就是將企業活動資金的管理以及支配權統一交由企業最高領導層來決策,統一管理方式是企業資金管理高度集權的財務管理模式,這種方式有利于企業各部門、經營各環節急需資金時的調配,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和企業效益。
[1]王慶成.財務管理理論探索[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2]高尚全.現代企業制度[M].湖北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
[3]壽偉光,毛祖華.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財務管理若干問題的思考[J].上海會計,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