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明
(山東樂陵一中)
2001年6月,教育部頒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基礎教育全面實施新課程計劃,這是我國基礎教育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是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具體行動。在該綱要的指導下,高中教師都積極探索高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們也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難和問題。例如,雖然課堂上學生的反應不錯,但在考試時學生的成績卻不理想;課堂上的時間不能滿足教學要求等。傳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束縛著教學手段的改進,最終也阻礙了教學效率的提高。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并最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本文結合作者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對如何實現高中課堂有效教學提出了幾點建議,可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所謂的“有效教學”,就是指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和學生能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取得最好的教與學的效果。我們日常的高中課堂教學要達到“有效教學”標準,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歸根結底,傳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束縛了教學效率的提高。筆者結合多年來的教學經驗,探索出了有利于高中課堂教學水平提高的“有效教學”的方法。要達到“有效教學”的要求,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利用一切積極的因素,通過各種方法和途徑,實現高中課堂教學的完整性、協調性和綜合性。
(1)通過教學方式的變化,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以往的高中課堂教學中,通常都是老師先對知識點進行講解,然后由學生對相關知識點進行死記硬背,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老師應該提高高中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從被動的學習知識變為主動的學習知識。例如,可以通過查閱相關資料,把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引入到課堂,把其中和課堂教學相關的內容給學生進行講解,充分利用高中學生的好動的心理特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通過挖掘教材內涵,提高學生學習課程的興趣
處于青少年時期的高中生對新鮮事物總是充滿著好奇心,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感興趣程度直接決定著教學質量的好壞。例如,物理課程教學的特點是教學中穿插著很多物理實驗,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這些實驗使學生通過聽覺、視覺和觸覺等途徑加深其對物理知識點的理解,從而避免枯燥無味的教學。
在高中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加強對教學情況的分析,如對學生的學習態度的分析等。新的課程教學要求以學生為中心,老師應該注意把握課堂內容,最大程度的對學生進行啟發,如果把握不好則可能會出現學生目瞪口呆想象,陳舊的教學模式會阻礙高中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學習習慣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績,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取得好成績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對所學知識進行提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等。
多年來的教學實踐證明,決定學生學習成績好壞的不僅僅有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生的情緒和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和學生的學習成績息息相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非智力環境條件。而師生關系直接影響學生非智力因素。教學過程不僅僅是教與學的過程,也是教師和學生進行思想和情感交流的過程。如果一個教師深受學生的歡迎,那么就會產生良好的課堂氣氛,學生的學習興致也會提高。因此,教師要通過自己的切實行動,通過真誠的語言和動作溝通,給學生以平易近人的感覺。此外,良好的教學氛圍也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教學方式來創造。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老師不能放下架子、不能處理好和學生的關系,則學生會對老師產生一定的抵觸情緒從而對物理課程的學習產生一定的厭倦情緒。相反情況下,如果老師和學生有著融洽的關系,作為青少年的高中生一般都會通過努力學習知識,以提高自己的素質和知識儲備。
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對于高中課程的學習是至關重要的。目前情況下,高中教材的編排已經十分出色,通常對教學內容進行串聯講解,不僅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促進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思考。對于章節后的思考題,老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這樣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同時也能達到提高學生表述能力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老師不能充分利用教材,長期積累下去,就會使學生失去主動學習的興趣,厭惡學習,不僅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最終還嚴重影響著教學效率的提高。
要實現高中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還應該注意教育方法的選擇。每個學生對于學習成績的進步是十分渴望的,教師應該不斷地為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創造條件,使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這種條件的創造和教師的教育方法密不可分。在高中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多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特別注意關心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適當降低對學生的要求,使學生更容易活動進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在高中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提高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興趣、加深對學生的了解,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等方式,可以最終提高高中有效課堂教學的水平。實際的教學活動證明,良好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能使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理解并掌握物理課程的知識點,能顯著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因此,在高中課堂教學過程中應注意改進。作為教師,只有更新觀念,樹立信心,勇于探索,大膽實踐,就一定能提高高中課堂課堂教學的質量,最終實現有效教學。
[1]羅雅萍.成功的課堂教學來自于教師的有效教學行為[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2,(4).
[2]曹正善.有效課堂教學交往特征探析[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9).
[3]黃小蓮.形成有效教學行為的教師培訓策略——以100堂課的教學分析為原型[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