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香 于川 崔秀麗
首先,應該正確運用心理護理程序,提高護理技能和技巧,確保達到護理患者的質量,護士在對待患者時不能千篇一律,做到心理護理要靈活多樣,促使患者早日康復,回歸家庭,回歸社會。
另外,護士通過心理護理查房,使我們感受到有多種因素影響護士心里護理的效果,其中最重要的是護士素質和能力,其次是患者的接受能力,為避免護理查房過程中患者的誤解,護士要在查房前向患者與家屬交代清楚此次查房的目的和意義以取得患者的配合,這樣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以下將分三個方面闡述一下。
護士長:查房題目:心理護理效果評價,查分內容:結合1床患者的心理護理計劃實施情況,檢查責任護士按心理護理程序為患者實施護理的效果。查房目的:指導護士正確運用心理護理程序,提高護理技能和技巧,確保護理質量。下面請責任護士報告病例。
責任護士:患者女,22歲,于2011年8月5日入院,大學二年級學生,入院診斷:抑郁癥,主要表現:情緒低落、悲觀厭世、夜里少眠、反復有想死的念頭,經過治療,現在主要癥狀:時而出現情緒不穩、心境低落、自己又無力控制,通過與患者交談,了解到患者家境較貧困,且學習壓力大,學習成績下降,反復責備自己,感到苦惱。
初步評估:患者對自己的疾病有一定的認識,也愿意接受治療,但主觀上無法改善低落的心境,患者主要的護理需求是:由于單純靠藥物治療存在依賴性,自身心理素質不好,對心理疾病治療的特殊方法-心理疏導缺乏系統了解,希望得到這方面的幫助,對此,我制定的患者護理目標是:讓患者掌握規范的治療方案,提高自我護理的能力和技巧。目前,患者基本達到我為其制定的護理目標。
護士長:在評價責任護士對患者實施護理的效果之前,我先提2個問題:心理護理程序包括哪些步驟?心理護理形成方式有哪幾種?
護士1:心理護理程序包括:一是評估患者護理需求;二是確立護理目標;三是制定護理計劃;四是實施護理計劃;五是評價護理效果。
護士2:心理護理形成方式有2種:心理護理基本內容的灌輸及心理調節行為訓練。
護士長:下面我們要進行的是評價護理效果階段,通過患者的反饋信息來考察護士實施護理的效果,下面請責任護士講一講在心理護理方面向患者講授了哪些內容。
責任護士:我想患者介紹了心理護理的基本內容,患者情緒反應種類及不同情緒反應的調節應對方法。
護士長:(問患者)您能告訴我們,心理護理的內容中,要求您首先做到的有哪些嗎?
患者:改變不良個性和行為習慣,學會適應疾病,學會放松自己,提高自己的應對能力。
護士長:(問患者)放松的方法有哪些?
患者:有很多:比如散步、談話、調節呼吸、轉移注意力、氣功、太極拳等等。
護士長:您能說說心理護理對您疾病的治療有哪些幫助嗎/?
患者:有很多,如:能增強治病信心,能提供一些有希望的治療信息,學會轉移注意力,與病友相互接觸,并愿意參加一些娛樂活動。
護士長:(問責任護士)你是通過何種方法幫助患者調整自己行為的?
責任護士:患者在學校不善于支配自己的生活費,家里寄來的錢隨便亂花,錢用光后,心里感到后悔、苦惱。我幫助她做好計劃,按計劃開支,量入為出。
護士長:(問護士)責任護士為患者調整行為內容是否全面,誰再補充一些。
護士1我認為患者在校期間,學習成績下降也是病因,也應采取相應的調整方法。
護士2我們幫她分析學習下降的原因。患者自訴學習壓力大,心理素質差,調節能力差所造成的。那我們就幫助她改善學習方法,鼓勵她多參加社交活動,提高適應能力,消除緊張情緒。
護士長:(問患者)在責任護士,護士的指導和幫助下,您的思想顧慮解除了嗎?通過交流,您認為哪些方面護士做的不到位,對我們的工作有什么建議?
患者 基本解除了,希望能夠得到護士的更多的幫助,以防我出院后再次復發,那樣我就放心了。
護士長:從剛才患者反饋的情況看,在心理疏導和行為調整方面,護士要根據患者的需求傳授更多的知識和技巧。
護士長:(問責任護士)你在為患者實施護理的同時,有沒有體會到那種護理方法患者是最容易接受的。
責任護士:我認為對這位患者,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可以自行閱讀護理手冊,并在床邊為患者講解,一對一的指導,效果會更好。
護士長:(問患者)您認為是這樣的嗎?
患者:是這樣。(點頭贊同)。
護士長總結:通過剛才我們對責任護士為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的效果評價,可以看出護士能夠按心理護理程序為患者實施護理,護理目標基本達到,患者對護士也非常滿意,責任護士從評估患者需求入手,有計劃、有目標的實施護理,最值得提出的是責任護士能夠針對患者個體特點,實施護理,除此以外,我們還要看到患者的文化素質教育,接受能力較強,責任護士除了向患者傳授常規護理外,還滿足了患者更多的護理需求,這就要求我們更好的學習專業知識
通過今天的查房,我想大家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我們實施心理護理的技能技巧,一是掌握心理護理的程序,學會心理護理的方法;二是心理護理要針對患者個體化特征,不能千篇一律,心理護理要靈活多樣;三是要掌握護理時機,體現護理的動態變化,該患者下一步護理重點是鞏固自我調節技能,掌握出院后規范化用藥方法和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防止再復發,護士還要定期以電話或書信的方式與患者保持聯系,定期隨訪,以利于早期干預,促進患者的康復。
我們把以心理護理為主題的護理查房分為三個階段,一是評估診斷階段,即在護士實施心理護理之前,患者入院之后,主要考察護士評估患者心理需求和做出的心理診斷是否準確:二是計劃實施階段,即在護士解決患者心理問題的過程中,考察護士計劃的全面性與實施方法的準確性:三是結果評價階段,即在心理護理計劃落實后或患者出院前,考察護士最終的護理效果,三個階段的選擇根據患者的不同護理需求,不受時間限制,目的是突出重點,有針對性,使護士有所受益,查房以有準備,每月一次固定或隨機相結合,心理護士查房,以學習為主,先通知護士查房,心理護理查房強調有患者參與,護理對象必須是主觀上愿意接受并有一定的接受能力,由于心理護理教與學的互動過程,我們體會心理護理要以患者反饋的效果為主,在查房前要向患者或家屬交代清楚目的和意義,以避免出現緊張和誤會,因此查房者的溝通技巧是至關重要的。無論以什么方式進行以心理護理為主題的護理查房,都需要結合護理實際,靈活多樣,提高查房的真正實效。
心理護理已被視為促進患者康復的另一大支柱。因此就要求我們護士在給患者提供一般心理護理的同時,還要使其學會出院后自我心理護理技巧。護士通過研究患者的心理活動特點,揭示疾病與心理因素的內在聯系,從而掌握規律結合實際,采取恰當措施進行心理護理。因而使護患關系轉化為另一種教與學的關系,護士不但是護理的提供者,也是心理學知識與護理技巧的傳播者。經過多年來的嘗試,我們感受到有多種因素影響護士心理護理效果。其中最重要的是護士的素質與能力,其次是患者的接受能力。另外影響護患溝通因素,將三方面因素集為一體的場所就是病房,通過護理查房,提高心理護理效果是一種可操作性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