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紅
歸脾湯是南宋嚴用和撰寫的《濟生方》中的方劑,方由白術9茯苓9黃芪12龍眼肉12酸棗仁12人參6木香9甘草3當歸9遠志6組成,方中以黃芪,龍眼肉健脾益氣為君藥,人參,白術,當歸益氣養血為臣藥,茯神,酸棗仁,遠志,木香為佐藥,甘草,生姜,大棗為使藥。全方功能為益氣補血,健脾養心。我在臨床中切中病機,廣泛應用于下列病癥,取的良好效果,現總結如下。
患者,女,28歲,銀行職員,于2008年10月就診。產后5月,健忘3月,患者東西放在哪里,一會就忘,領導安排的工作也會忘的一干二凈,嚴重影響了工作生活。患者面色萎黃,疲乏無力,嗜睡,納差,舌質淡苔少,脈細弱。診為心脾兩虛,氣血不足。給于歸脾湯30付,諸證好轉而愈。
患者,男,58歲,農民,于2009年十二月就診。流鼻血十余天,在耳鼻喉科經前后鼻腔填塞,靜脈滴注止血藥物治療后,仍流血不止,轉入中醫科治療。患者現仍流血,血色淡,質稀,如洗肉水樣,患者面色黃,貧血貌,少氣懶言,神疲乏力,舌質淡,脈弱。辯證為氣血兩虛,氣不攝血。給予歸脾湯加仙鶴草30阿膠10三七6,七付而愈。后服用歸脾丸一月,益氣補血,患者面色恢復正常,精神好轉,后隨訪一年,未再復發。
患者,女,50歲,家庭婦女,2010年十月就診。失眠一年余,多夢易醒,每天凌晨3-4點即醒,再也不能入睡,每天頭暈乏力,食欲不振,患者面色黃,舌質淡,脈細弱。其病機為脾氣虛弱,氣血不足,心神失養,給歸脾湯加夜交藤30,柏子仁30,30劑,患者睡眠好轉,后服用歸脾丸半年,病情痊愈。
患者,男,40歲,機關工作人員,于2010年十月就診。患者陽事萎軟不舉一年余,患者思由于工作壓力大,經常失眠,飲食減少,開始出現輕度陽痿,后漸漸加重,無法進行夫妻生活一年余。現食欲不振,飲食減少,納谷不香,睡眠差,多夢易醒,舌質淡,苔少,脈細弱,西醫診斷;性功能障礙,中醫診斷;陽痿。心脾兩虛型。治益健脾補血,益氣安神給予歸脾湯加仙靈脾30枸杞子30,30付,并進行心理治療,鼓勵其樹立樂觀精神,心胸廣闊,不患得患失。服用一月后,病情明顯好轉,后服用歸脾丸調理,三月后病情痊愈。隨訪一年,患者功能正常。
患者,女,48歲,農民,于2011年十一月就診。患者月經淋漓不盡一月,無腹痛,婦科檢查未見異常,子宮附件彩超未見異常。患者面色萎黃,四肢乏力,頭暈,心慌,少氣懶言,經行量多,色淡,質稀。舌質淡,苔少,脈細數。西醫診斷:功血。中醫診斷:崩漏,心脾兩虛。其病機為氣血兩虛,脾不統血,沖任不固,故流血不止,從而更加重了氣血的虧虛。方以黃芪30 g,黨參 20 g,白術 15 g,當歸 10 g,茯苓 10 g,木香 10 g,酸棗仁30 g,阿膠15 g,仙鶴草20 g,三七3 g,地榆30 g,5付水煎服。五天后經凈。后服用十全大補湯20付,補氣養血歸脾湯組方精當,廣泛應用于臨床多種疾病,如心悸,郁證,虛勞,胸痹等疾病,屬于氣血兩虛者,都取的很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