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強
TURP是治療BPH的首選方法。術后并發癥包括出血、感染、尿道狹窄、尿失禁、TUR綜合征等。出血是最主要的,出血較多時病情危急。本院在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行TURP術后發生反復出血的有6例。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6例,年齡71~86歲,平均75.6歲。經直腸前列腺超聲示前列腺大小75~150 ml,殘余尿量70~500 ml。術前并發慢性腎功能不全1例,糖尿病2例,高血壓2例,長期口服抗凝藥1例,伴有膀胱出口梗阻的前列腺癌1例。術前血尿常規檢查及凝血功能檢查均正常,經口服藥物控制血壓,胰島素控制血糖,停用抗凝藥物2周。
1.2 術中情況 連續硬膜外麻醉,取截石位,采用24F、15°電切鏡,電切功率160 W,電凝功率80 W,沖洗液5%甘露醇。電切后檢查術野無明顯出血,沖洗液清亮。術后留置氣囊尿管,氣囊內注水40~70 ml,牽引固定不超過24 h,手術時間40~130 min。術后0.9%氯化鈉溶液持續膀胱沖洗。
1.3 術后出血表現 尿管引流液血色突然加重,尿管梗阻,可沖洗出大量凝血塊。5例患者發生2次出血,1例患者發生3次出血。
1.4 處理方法 出血早期加快膀胱沖洗速度,注射器加壓抽吸膀胱內凝血塊,保證尿管通暢,牽拉氣囊尿管壓迫膀胱頸部止血,靜脈用止血藥。出血量較多者靜脈成分輸血,保證有效血容量。膀胱痙攣頻繁者應用酒石酸托特羅定片口服和雙氯芬酸鈉栓納肛。若經上述處理出血仍不能有效控制,則立即轉行電凝止血術。
首次出血:6例均發生在24 h內,6例均保守治愈;2次出血:發生在術后3 d~2周內,5例保守治愈,1例電凝止血;3次出血:經電凝止血患者于術后3周第3次出血,經經脈用止血藥,成分輸血,持續膀胱沖洗,牽拉氣囊尿管壓迫膀胱頸部止血,并應用非那雄胺口服(10 mg,1次/d),出血得到控制,繼續住院觀察1周后出院。
TURP術后出血多發于術后早期(24 h以內)及術后1~4周。本組患者,除了常見的如高齡、高危、解剖、不穩定膀胱等因素可能存在外,分析有以下因素:6例患者中并發腎功能不全1例,糖尿病2例,高血壓2例,長期口服抗凝藥物1例,伴有膀胱出口梗阻的晚期前列腺癌1例。其中并發腎功能不全、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患病多年,全身血管、包括前列腺血管存在血管硬化、收縮不良等情況。術后血管再次開放致多次出血;長期口服抗凝藥物的患者雖停藥2周,但長期影響不能排除。曾有報告指出:術前口服抗凝藥物是TURP術后出血的一個獨立影響因子,明顯增加出血可能性[1]。需要另外說明的一個因素是本組2例反復出血的患者(包括1例三次出血的患者)在術中未切除全部增生腺體組織。1例因前列腺大,手術時間達到130 min,已能保證排尿通暢,前聯合部11點-1點處增生腺體殘留;1例患者合并晚期前列腺癌,行隧道式TURP聯合去勢術,有增生腺體殘留。殘留的腺體組織不利于氣囊導尿管對膀胱頸部的壓迫止血,影響局部血管封閉止血,是術后反復出血的一個較重要因素。對于個別術中有增生腺體殘留的患者我們術后給予非那雄胺口服(10 mg.pd)4周,非那雄胺能抑制良性前列腺增生組織的血管形成[2],對于減少反復出血的發生及出血后的治療有一定效果。
隨著TURP手術技術的提高,等離子雙極電刀、綠激光等設備在臨床上的應用,出血率已大大減少,但TURP應在BPH的治療中占主導地位,故上述反復出血的病例報道仍可為廣大同行提供一些參考。
[1]馬杰鋒.7例TURP術后反復出血分析.醫護論壇,2011,18(5).
[2]Pareek G,Shevchuk M,Armenakas NA,et al.The effect of finasteride on the expression of vaso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mincrovessel density:a possible mechanism for decreased prostatic bleeding in treated patients.J Urol,2003,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