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黨元娜
重型肝炎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危重癥,該類患者的病死率高達80%左右,晚期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死率就更高,相關文獻報道顯示,一般情況下在90%左右。為了對采用人工肝血漿吸附術對患有重癥肝炎的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的具體護理措施和相應體會進行研究分析,使臨床對重癥肝炎患者的癥狀表現有更加細致的了解,為臨床提供對重癥肝炎患者進行治療的有效方法,使該類患者在治療期間能夠得到更加優質的護理,我們組織進行了本次研究。在研究的整個過程中,我們抽取在過去一段時間內來我院就診的63例患有重癥肝炎的臨床確診患者病例,在治療過程中對患者進行針對性護理,對護理的具體措施和相應體會進行總結分析。現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在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這三年時間內,采用臨床研究過程中常用的隨機抽樣方法,抽取來我院就診的63例患有重癥肝炎的臨床確診患者病例。患者中包括41例男性患者和22例女性患者;患者中年齡最大者74歲,年齡最小者17歲,平均年齡53.7歲。抽樣患者所有自然資料,統計學差異并不明顯,在研究過程中可以進行比較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療前,均經過相關的臨床檢查后確診,并由患者本人或家屬在同意書上簽字。
1.2 方法 采用人工肝血漿吸附術對抽樣中的63例臨床確診患者進行治療,在治療過程中對患者進行針對性護理,對護理的具體措施和相應體會進行總結分析。
1.3 統計學方法 在本次研究過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關數據,均采用SPSS 14.0統計學數據處理軟件進行處理分析,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治療前一些神志相對清醒的患者一般情況下情緒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焦慮或者是對療效的期望值太高,所以醫護人員應在治療前對于患者以及其家屬所關心的治療過程、治療效果、不良反應以及治療費用等問題進行耐心的解釋,消除患者情緒焦慮的現象,合理建立期望值,努力爭取到患者以及其家屬的配合與理解。在治療的過程中要對血流速度以及血漿分離速度進行嚴格的控制,一般情況血漿分離速度占血流速度的31%左右,流速太慢或者是太快都會引起凝血或是溶血的現象發生,所以應對其進行密切觀察,一旦有上述狀況發生立即予以處理,使治療能夠順利進行得到保證[1]。
以下幾種并發癥是在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①灌流綜合征: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若是患者有寒戰、胸悶、高熱或者全身不適等癥狀,應對其是否為灌流綜合征予以考慮,也許為血漿中的一些成分同灌流器內的一些吸附劑彼此作用,使得血管內的活性物質激活或者是細胞因子的濃度發生改變,這些都會導致灌流綜合征的出現。可靜脈滴注適量的地塞米松,若有必要應進行吸氧處理。②低血壓: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由于體外循環血量過多,又因為患者的消化道功能減退致使患者的進食量少,血容量會出現不足,這樣就會造成低血壓現象的發生,患者的主要癥狀是惡心、心慌、嘔吐等。可補充適當的平衡液予以糾正。③出血:重癥肝炎常見的癥狀就是出血,因為患者的凝血功能出現了障礙,在治療時使用肝素,使出血的概率大大增加,但是若肝素的應用不夠的話又又會引起體外循環凝血的現象,所以在治療時需要對患者的凝血功能進行監測,肝素用量要根據患者的凝血功能予以及時的調整,在治療完畢后對體內肝素進行中和時應采用魚精蛋白,并且對靜脈置管部位是否出現滲血情況進行嚴密觀察,是否存在消化道以及皮下出血的癥狀,問題一旦出現就要予以及時的處理[2]。
在治療完畢后要予以觀察半個小時,若是患者沒有出現不適癥狀就可以回到病房,并且對以下幾類護理工作予以注意:①對患者體溫變化進行監測,避免發生繼發感染。②對于靜脈留置導管的護理工作要做好[3]。
經過仔細研究后我們發現,對該類患者進行針對性護理后,所有患者的治療都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在治療期間沒有出現并發癥和不良反應現象,均在預計的時間內結束治療后康復出院。
采用選擇性血漿分離器進行膽紅素吸附串聯血漿灌流的方法對患有重癥肝炎的患者進行治療可以進一步能節約有限的血漿,能夠使患者的病死率顯著降低、使生活質量得到改善,已經被臨床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于對患有肝功能衰竭、重癥肝炎、藥物性肝病的患者進行治療。建立起良好的血管通路并采用各項實驗室檢查對患者進行診斷是保證對該類患者進行成功治療的一個關鍵的前提條件。術中對患者的表現進行密切觀察,使患者的生命體征保持平穩,血流保持通暢,注意觀察血路及壓力指標的變化情況,對出現的故障進行及時排除,確保機器的運轉狀況良好,并對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進行及時的處理,是對該類患者進行治療的關鍵。術后對患者的體溫及各項化驗指標進行監測,防止出現感染、出血等并發癥現象,同時靜脈置管的護理要進一步加強,保證治療及再次治療的成功。對接受人工肝血漿吸附術治療的重癥肝炎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進行針對性護理,可以使該類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得到顯著性提高,防止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并發癥和不良反應現象,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應對護理給予充分的重視。
[1]李蘭娟.人工肝支持系統的研究現狀及展望.中華傳染病雜志,2009,11(18):453-454.
[2]李保森,鄒正升,陳菊梅,等.慢性重型肝炎并發癥與預后的關系.中國醫師雜志,2008,14(10):1097-1098.
[3]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肝病學分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華肝臟病雜志,2009,18(16):328-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