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勝剛
鼻內鏡技術與鼻眼相關外科學的建立和發展,為外科治療慢性淚囊炎提供了一個新技術,即在鼻內鏡下經鼻內行淚囊鼻腔造孔術,療效比傳統的鼻外進路手術療效有所提高,且可以同時處理鼻腔鼻竇病變,避免顏面部瘢痕,創傷輕,我科自2006年8月至2011年9月以來該術式治療38例慢性淚囊炎患者,取得滿意療效。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38例,男15例(15眼);女23例(25眼),女雙眼2例;年齡16~63歲,平均35歲;病程10個月至4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溢淚、溢膿病史。壓迫淚囊及沖洗淚道有膿性分泌物溢出,淚道探通術無效,常規鼻腔、鼻竇CT檢查,示其中2例上頜竇充滿鼻息肉,4例鼻中隔嚴重偏曲,1例中鼻甲肥大。
1.2 手術方法 取仰臥位,常規消毒,鋪無菌洞巾:鼻腔內應用1%地卡因腎上腺素棉片充分收縮及表面麻醉,2%利多卡因作鼻丘及黏膜下浸潤麻醉,2例鼻竇息肉和4例鼻中隔偏曲,1例中鼻甲肥大首先處理。以中鼻甲及下鼻甲附著處分別為上、下界,在鉤突前鼻腔外側壁上定出12 mm×12 mm區域;切開粘骨膜,鈍形分離并去除粘骨膜;用電鉆或咬骨鉗作一12 mm×12 mm的骨窗,充分暴露淚囊,從下淚點導入探針頂起淚囊內側壁,或用透光法、測量法以確定淚囊切口位置;用黏膜刀切開淚囊,切開的淚囊后瓣覆蓋骨窗后緣,清除骨窗周圍骨屑及黏膜組織,用生理鹽水沖洗淚囊,將7號針芯外套腰麻管長約12~15 mm經下淚點導入,鼻內淚囊造孔導出,其上端置于淚總管,下端縫合于中鼻甲緣,鼻腔內不需填塞[1],所有患者術后前3 d用慶大霉素4萬U,地塞米松5 mg沖洗淚道,1次/d,其后改為每周1次,1月后改為半月1次,直至痊愈。術后鼻內鏡下清理鼻腔內分泌物,觀察鼻內造孔置管處有無肉芽;注意擴張管有無脫落,沖洗淚道通暢,患者流淚、溢膿消失,3個月拔出擴張管。
38例患者按宋照營[2]的療效判斷標準,治愈:流淚、溢膿癥狀消失,沖洗淚道通暢,1%熒光素液滴眼,5~10 min鼻腔內出現熒光素;好轉:溢膿消失,流淚減輕,沖洗淚道通暢,1%熒光素液滴眼,鼻腔內無熒肖素;無效:癥狀無改善,淚道沖洗不通。術后隨訪6個月至1年,治愈38只眼,鼻淚管沖洗通暢,無溢淚現象,治療率(95%),2只眼好轉,沖洗淚道通暢,少量流淚,總有效率(100%)。
慢性淚囊炎的治療以往多采用經鼻外皮膚切口作淚囊鼻腔吻合術,術野小而深,操作不便,需斷開內眥韌帶,出血多且難止,損傷較重,術后反應明顯,易至吻合口閉鎖,尤其是面部遺留瘢痕,并有高達3% ~15%的失敗率[3]。而采用鼻內鏡下鼻腔淚囊吻合術無面部瘢痕,直視下操作,同時處理鼻腔內引起鼻淚管阻塞的病變,手術方法簡單,損傷較小,反應輕[4],恢復快,并發癥少,痊愈率高。據研究表明,譚淑華等采用鼻內鏡下淚囊鼻腔造口術治愈率達95%[5];吳紅在淚囊鼻腔造口處植入替爾氏皮片使成功率提高到98.68%[6];從手術及術后效果方面,本組結合鼻內鏡優點,克服吻合口肉芽組織形成。瘢痕增生及膜的形成,采用腰麻管擴張管,明顯減少并發癥,有效率達100%。不過手術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手術操作的關鍵是:淚囊在鼻腔內的準確定位是手術成功的首要條件[7],鼻內淚囊定位,可單獨或聯合應用透光法、測量法或探針導行確定,一般不會找不到淚囊。②骨孔的大小是另一影響手術成功的因素[7]。鼻腔內粘連、造孔區的肉芽生長、瘢痕收縮造孔處的堵塞都是手術失敗的主要原因,而導致上述情況的關鍵是骨孔的大小。只有骨孔開放充分,完全暴露淚囊內壁,才能使淚囊孔最大化。③術后放置腰麻管擴張,可有效地避免術后黏膜修復瘢痕攣縮導致造孔閉塞。小淚囊患者術中骨窗鑿開及淚囊內壁切除后造孔范圍限制,擴張管的放置更是十分必要。鼻腔黏膜操作后一般1~3個月上皮化,故術后放置淚囊擴張管,多于術后3個月拔出。④處理鼻腔內局部病變是提高手術后治愈率的一個因素。通過處理鼻內局部病變使述野擴大,減少了術后鼻內粘連。術后鼻腔沖洗,內鏡下清理術腔的干痂或肉芽,對保持造孔的開放狀態有重要作用。鼻內鏡下鼻內淚囊造孔術與傳統鼻外徑路手術比較,具有簡單、損傷小、快捷、無面部瘢痕、患者痛苦小、治愈率高等優點,值得臨床推廣。
[1]許庚,李源主編.內窺鏡鼻竇外科學.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4:206-210.
[2]宋照營,郭光,王京敏,等.鼻內窺鏡下淚囊鼻腔吻合術治療慢性淚囊炎.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2001,15:81-82.
[3]許庚,李源.經鼻內窺鏡鼻腔淚囊造口術.國外醫學耳鼻咽喉科學分冊,1995,19(2):80-82.
[4]王榮光,許庚,郭寶煌,著.鼻內窺鏡手術圖解.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8:183-184.
[5]譚淑華,曾新力.鼻內窺境下淚囊鼻腔造孔術.中國實用眼科雜志,1996,14(10):608.
[6]吳紅.鼻內窺鏡下經鼻腔淚囊切開植皮術治療慢性淚囊炎.中國實用眼科雜志,1998,16(8):496-497.
[7]周兵,唐忻,黃謙,等.鼻內窺鏡下淚囊鼻腔造孔術及影響預后的因素分析.耳鼻咽喉-頭頸外科,1995,2(4):20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