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
原發性腎病綜合征是一種難治性疾病,長期以來單純中西醫藥治療都有其局限性。激素的長期使用導致機體依賴性強,副作用多,而中藥療效較慢,不能立即改善某些癥狀,所以復發率高,甚至造成病情惡化。我科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44例原發腎病綜合征患者,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44例,按照腎臟病學術會議制定的原發性腎病綜合征的診斷標準確診,在入院前未接受激素治療。經彩超檢查提示:雙腎大小正常或增大,腎血流正常,腎靜脈無血栓形成。血肌酐和尿素氮值均正常。入院時有感染或懷疑有感染者進行有效抗感染治療1~3周后,才入選作為觀察病例。年齡35~50歲,按入院先后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男14例,女10例。對照組男10例,女10例。
1.2 治療方法 強的松始劑量1 mg/(kg·d),1次/d頓服,最大量不超過80 mg。連須服用56 d后逐步漸減量,每周減5 mg,減至 0.5 mg/(kg·d)時,改為隔日 1 mg/kg,連服半年,后每14 d減少激素量的10%,減至每隔一日0.4 mg/kg時維持半年后緩慢減量至停藥。同時加服潘生丁50 mg/次,3次/d;依那普利2.5~5 mg/次,1次/d。若治療半月仍無變化者,加用環磷酰胺,每次2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 ml中靜脈緩注,隔日1次,連用6~8 g。10 d檢查1次肝功,若肝功明有明顯異常時停用。治療組加用中藥湯劑,處方組成:丹參30 g,桃仁 10 g,紅花 10 g,川芎 10 g,三七粉(沖)6 g,仙鶴草30 g,澤蘭12 g,佩蘭12 g,石菖蒲10 g,生薏苡仁30 g,萆薢30 g,制半夏6 g。脾腎氣虛型加黃芪30 g,金櫻子15 g,芡實10 g,當歸、杜仲、枸杞子、山藥、蓮子肉、焦術各10 g;氣陰兩虛型加黃芪30 g,太子參15 g,女貞子、墨旱蓮、玄參各12 g,生地黃10 g。煎服法:將中藥煎液用加熱方法蒸發水分濃縮為100 ml,分2次在飯前2 h口服,體重在45 kg以下者酌情減量1/3 ~1/2[2]。
1.3 療效標準 完全緩解:多次測定尿蛋白陰性,定量≤0.2 g/24 h,血白蛋白正常或接近正常(血白蛋白≥35 g/L),腎功能正常,腎病綜合征臨床表現完全消失;顯著緩解:多次測定尿蛋白定量≤1 g/24 h,血白蛋白顯著改善,腎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部分緩解:多次測定尿蛋白有所減輕,定量≤3 g/24 h,血白蛋白有所改善,腎功能好轉;無效:尿蛋白與血白蛋白與治療前比較無大改變,腎病綜合征臨床表現未消除,腎功能無好轉;復發:已獲臨床緩解的患者尿蛋白上升≥3.5 g/d。總有效率=完全緩解+顯著緩解+部分緩解。
1.4 統計學處理 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1 療效比較 對照組20例,完全緩解8例,顯著緩解4例,部分緩解2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56.06%;觀察組24例,完全緩解11例,顯著緩解4例,部分緩解5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84%。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總有效率較高。
2.2 不良反應 對照組出現激素不良反應11例,占55.01%,觀察組出現7例,占29.16%,兩組激素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
2.3 復發率 兩組均隨訪2年以上,對照組復發7例,復發率35.0%,觀察組復發3例,復發率1.25%;兩組復發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復發率較低。
腎病綜合征是多種病因引起的一種臨床癥候群,共同特點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高脂血癥和不同程度的水腫四大特點,即所謂“三高一低”。原發性腎病綜合征目前主要靠激素和細胞毒性藥治療,其療程長,不良反應多,復發率高,治療效果不理想。從中醫辨證角度分析,腎病綜合征屬典型的本虛標實證。現代藥理研究:黃芪是治療蛋白尿最常用的中藥,其味甘性溫,具有補氣升陽,固表益衛,利水消腫等功效,其保護腎功能的作用已得到廣泛的證實。黃芪能改善腎小球疾病患者的蛋白質、脂質代謝,改善腎功能。黨參與黃芪合用益氣兼有養陰作用,為臣藥;白術:健脾升陽除胃中熱,善健脾胃,消痰水,止瀉泄,主脾弱四肢無力,為臣藥;炙甘草:健脾益氣,為臣藥;丹參:活血化瘀、疏通腎絡,以利氣血津液運行,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改善腎局部微循環作用,為臣藥;菟絲子:補脾止泄、補腎以固精氣,為臣藥;當歸:補血活血,具有調節脂質代謝,為佐藥;陳皮行氣去滯,為佐藥。升麻、柴胡:升陽舉陷,引清氣上行為使藥。加知母、黃柏、生地滋陰降火,清心除煩,能有效預防和減輕激素引起的失眠、煩躁、多汗等虛熱癥狀[3]。綜上,西醫要規范用藥,中醫辨證、痰瘀互結是關鍵,只有首先活血化痰,有效地消除二次病因,同時配合補虛,才能收到滿意的療效。
[1]余凌.黃芪、當歸在腎臟疾病中的應用及其機制研究進展.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1,21(7):396-399.
[2]聶莉芳.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中醫辨治經驗.中醫雜志,2005,46(1):61.
[3]魯盈.黃芪當歸合劑對腎病綜合征血清脂譜和腎小球硬化的影響.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97,17(8):478-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