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英
(唐山學院 體育部,河北 唐山063000)
體育產業是隨著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和現代生產方式逐步興起而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是指為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而使體育產品(勞務)進入生產、交換、消費和服務的產業門類。從大體育觀的角度看,體育產業涵蓋所有與體育相關的經濟活動,如體育物質產品(體育服裝、體育器材、體育建筑、體育食品飲料等)和體育信息產品(體育廣告宣傳、電視廣播、報刊、體育信息的傳送等),以及體育勞務(體育競賽、健身娛樂、場地出租、體育旅游等)[1]。體育產業不僅能擴大地方經濟內需,促進就業和再就業發展,而且能提高民眾的身體健康水平、發展社會生產、振奮民族精神、提升社會文明度。
2010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指導意見》文件的發布,為全國體育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與路徑指引,也填補了唐山市體育產業領域的政策空白。近年來,隨著唐山市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體育健身休閑的需求呈迅猛發展的趨勢,體育產業已成為唐山市經濟發展的一個新亮點和推進器。
唐山市近年重點培育和開發了健身娛樂市場,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的體育經營企業。目前在唐山市的體育健身業中,傳統健身項目430家,高端項目8家,年營業額1.6億元,從業人員四千多名;在體育用品業銷售市場,有專營和兼營公司344家,專營店461家,年銷售額12億元,就業人數6 400名;場館運營方面,現有場館32個,年營業額900萬元,從業人員200名[2]。大多數俱樂部設有多種鍛煉項目,健身者鍛煉時有多種選擇;同時也存在專門的單項項目健身中心,如只經營瑜伽、跆拳道、散打等單一項目的活動場館。多種多樣的健身俱樂部的出現,豐富了大眾的體育鍛煉需求,同時提供了就業崗位,促進了GDP的增長,繁榮了唐山的體育市場。
近年來,唐山市堅持市場運作辦大賽的思路,通過多種形式籌集資金,先后成功承辦了第二屆世界乒乓球俱樂部錦標賽、中歐乒乓球對抗賽、中美籃球對抗賽、全國排球比賽、國際卡丁車錦標賽等國內外重大賽事,有效活躍了全市的競賽市場,不僅滿足了市民觀看精彩比賽的要求,而且體育局也從大賽中獲得上百萬元的收入,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唐山市體育競賽市場逐漸活躍繁榮起來,拉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唐山市委、市政府在南湖生態城核心區域內建設的“國家體育休閑示范區”總占地21平方公里,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主要有12萬平方米群眾健身休閑廣場,包括全民健身設施以及輪滑、風箏、武術、熱氣球等項目。水上運動項目包括垂釣、龍舟、水上自行車、皮劃艇、竹筏。還有15公里長的環湖自行車、健步走、馬拉松等公路競技活動項目和高檔18洞高爾夫球場等。
唐山以“健康唐山,幸福人民”行動為主題,深入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大力推進發展南湖“國家體育休閑示范區”,通過體育平臺擴大南湖對外影響。運用南湖這塊寶地,每年定期舉辦環南湖元旦萬人長跑、南湖家庭體育健身節、南湖高爾夫邀請賽等,而且通過舉辦這些有特色的大型體育賽事和體育交流大會,打造全市性群眾體育活動新品牌,擴大唐山對外的影響。
總體來說,唐山的體育產業還僅處于開始階段,起點低,發展慢,體育競賽業、體育中介業、體育傳媒業尚未起步,體育產業價值潛力和特色優勢尚未得到充分發揮,與北京、上海、廣東等發達地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而且唐山的體育產業的基礎相對薄弱,只占 GDP的0.1%,而全國達到了0.5%左右[2]。
唐山市體育產業的總體規模不大、分布較散、輻射力不強。體育產業組織形態上大多是小規模的分散經營,經濟效益低,缺乏品牌效應和市場集聚效應,并存有安全、衛生、管理等混亂現象。體育企業數量少,檔次低,而且缺乏龍頭企業,企業間競爭力不強,體育產業發展不平衡,結構還不完善。
目前,唐山市體育健身休閑公司中,缺少高水平的經營公司,健身服務場所發展參差不齊,運作水平較差,經營管理者素質較低,高素質體育專業人才缺乏,特別是既精通體育又擅長經營,既善于管理又通曉法律的復合型人才更是嚴重。而且由于缺乏相關部門的監督和管理,常出現健身場所之間的無序競爭和消費糾紛,直接影響到市場的良性循環,導致體育健身消費者對體育健身公司信賴度的降低。
體育產業發展要以人為本,要看到體育產業在解決社會就業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方面帶來的積極作用。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要注重體育經濟效益的開發,促進體育與社會經濟發展結合,發展體育產業時要由發展職業體育向社會體育轉變,由發展專業體育向群眾體育轉變,使體育健身更加大眾化,體育項目更加群眾化。
唐山市在為群眾科學健身提供指導服務方面應加強宣傳,提高群眾認識。可以充分利用電視臺、報紙、廣告、網絡以及體育賽事、舉辦健身大課堂等多種方式進行體育健身的宣傳普及。向群眾發放諸如《全民健身條例》和《科學健身知識手冊》等宣傳材料,或利用手機創建體育短訊平臺,定期向群眾發送全民健身知識短訊,努力使群眾的體育健身和科學健身意識得到較大提高。
政府應支持鼓勵各種投資主體投資體育健身娛樂業、體育賽事、體育培訓、體育咨詢等,形成高中低多檔次并存的健身服務體系,以滿足不同層次消費群體的健身需求,同時培育健身休閑業的龍頭品牌企業,擴大全民健身的影響力,使更多的人參與到體育健身中來。
目前,唐山市體育產業管理人才中既懂體育,又會市場經營管理、商業化運作的體育產業專門人才顯得尤為缺乏。欲擁有優秀的體育人才,一是要積極培養,引進綜合型優秀體育專業人才,逐步建立一支懂管理、善經營、會組織、知識面廣、結構合理的體育產業管理、體育產業經營開發人才隊伍;二是對現有的體育管理人才強化指導,定期開展體育產業交流會,為我市與其他地區的優秀管理企業人才交流合作提供平臺,或是派出人員到沿海地區等一些體育產業發達省市學習深造,借鑒其先進的管理經驗和做法,迅速提高體育管理人員的素質。
唐山市應圍繞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發展的重點,建立起涵蓋體育健身休閑娛樂、體育培訓、體育競賽表演、體育旅游、體育交流會展、體育場館設施經營、體育彩票銷售以及體育中介信息等等領域的體育產業體系。政府組織、監管、協調好體系內各要素之間的發展速度和規模,使之相互協作,共同發展,形成鏈條。
唐山市是我國京津唐大都市圈的核心,我們要發揮京津唐地區的旅游優勢,全力打造特色、品牌、專項體育旅游。依據唐山地區地質環境、季節特點、體育文化底蘊等,適時推出本地區特有的旅游產品。將一年四季的體育旅游做成體育旅游整體經濟發展鏈條,保障完成一個項目的同時,就有新項目投入使用。依據不同地區的地區條件,發展本地區的體育旅游經濟,提供物美價廉的體育旅游項目,積極吸引游客到來,將本地區現有體育設施進行維護整合,構建整個地區的體育文化氛圍,創設體育與地區相宜的環境,積極開發地區優勢,打造本地區的特色體育旅游經濟圈。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以及全民健身計劃的推進,群眾對健身的需求越來愈大,體育人口也逐漸壯大,社會體育場館已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學校體育場館作為城市體育建筑的一部分,我們要充分利用它。目前,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已不僅僅是學校體育教學的物質基本條件,學校可以順應社會的需求,適時向社會有償開放,滿足社會各界的體育需求,以緩解社會體育場館不足的壓力,同時還可以緩解高校體育經費緊缺的問題,這無疑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
唐山市全民健身意識已顯著增強,體育產業順應社會的發展已初具規模,體育健身俱樂部種類多,但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如缺乏龍頭企業的帶領和市場的統一管理,發展混亂,體育產業的總體規模還不理想。因此,必須壯大唐山體育產業,要充分發揮唐山市的地方優勢,優化體育產業結構,學習借鑒發達地區的體育產業發展經驗,有效促進唐山市體育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1]賈鈞.我國體育產業化的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7(14):256.
[2]唐山市體育局.抓體育產業發展,建一流體育強市[EB/OL].唐山市政府信息公開平臺,http://info.tangshan.gov.cn/content.jsp?code=000233306/2011-0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