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淑好,楊培常,高金玲,汪曉凱
(鄭州大學護理學院,河南 鄭州 450052)
淺談高校本科生導師的角色定位
薛淑好,楊培常,高金玲,汪曉凱
(鄭州大學護理學院,河南 鄭州 450052)
如何把握本科生導師的定位是本科生導師首先應明確的問題,既要避免定位過高,把本科生當作研究生培養,還要避免重復輔導員的日常管理工作造成的主題方向不明、工作重疊。
本科生;導師;角色定位
1.1 牛津大學導師制與北京大學“元培計劃”導師制概況
本科生導師制起源于牛津大學,是牛津大學的教學傳統。牛津大學本科教育始終保持卓越教學質量的關鍵在于關注學生的個體;依賴師生雙方的合作以及對待知識的獨特態度[1]。這正是牛津大學導師制教學理念的核心所在。而導師關注學生個體的重點是指導學生的論文。
2001年9月,北京大學開始實施“元培計劃”。新的培養模式是在低年級實行通識教育和大學基礎教育,在高年級實行寬口徑的專業教育,在學習制度上實行在教學計劃和導師指導下的自由選課學分制[1]。本科生導師由學校各院系推薦、校長親自禮聘的資深教授和部分有教學經驗和對學生有指導經驗的中青年教師擔任。參加“元培計劃”的學生,接受的是北大的全面教育,而不僅僅是北大某個系或某個專業的教育。
1.2 國內其他大學本科生導師制概況
近年來,國內高校不斷擴招,如何保證高等教育質量不下降并穩步提高是擺在每所高校面前的一個嚴峻問題[2],本科生導師制是各高校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與思想政治輔導員的工作相輔相成。一般采用導師個人工作和導師組工作相結合的工作模式,每名導師分配5~15名學生;學生與導師的選擇有分配制和自選制兩種方式。對于導師來說,帶的學生可以是同一年級的學生,也可以包括1~4年級的學生。
本科生導師、輔導員之間的工作重點是有區別的,本科生導師與碩士研究生導師也是不同的。如何把握好角色定位,更好地發揮本科生導師的作用,是每位本科生導師所面臨的問題。
2.1 本科生導師不是碩士研究生導師
碩士研究生思想成熟,均有相對固定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導師的指導不再是思想政治指導。碩士研究生導師是以培養、提高碩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為主要目標的,并指導碩士研究生書寫論文,碩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與導師的研究方向是一致的。碩士研究生導師的職責主要是參與碩士研究生培養的全過程:包括碩士研究生的招生工作;制訂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方案;指導碩士研究生制訂個人培養計劃;講授碩士研究生課程;負責碩士研究生的思想教育;指導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等[3],培養碩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以及科研水平。
2.2 本科生導師不是思想政治輔導員
教育部2005年《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明確指出:“輔導員、班主任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學校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2006年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中進一步強調,“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份;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庇纱丝梢?,大學輔導員是以班建式為基礎的思想政治輔導員,工作的主要內容是思想政治輔導、日常生活行為輔導和管理制度的貫徹執行[2]。輔導員的主要責任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并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維護校園安全和穩定;落實對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及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等。輔導員與學生的比例一般按照師生1:200的比例設置[3],學生人數眾多,輔導員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宏觀指導、集體教育。
2.3 本科生導師的職責
本科生導師制是伴隨著學分制產生的,學分制的推行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為促進高校學生全面發展構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但是,如何結合自身愛好、專業方向、就業去向等進行選課,則需要導師的個別指導。所以,本科生導師應側重于個別輔導,其主要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格創新精神[3]。本科生導師的職責主要有3項:一是負責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方面的指導;二是對低年級學生給予從中學階段到大學階段學習方法的幫助[2];三是對學生學業上的指導,包括專業選擇、學分制下的課程選擇、就業指導等。本科生導師只參與學生在校期間思想、學習、政治等方面的輔導,一般不參與招生、制訂培養方案、面試等環節的工作。
正確發揮本科生導師的作用,實現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本科生導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是實施本科生導師制的關鍵。
3.1 本科生導師的主導作用
對低年級的學生主要指導其如何適應大學生活和大學的學習方法,明確所選專業的發展現狀和發展前景。對高年級的學生主要有以下方面的指導:(1)主導選課。學分制下學生的選課雖然有了一定的自由度,但是學生對課程結構的有機聯系缺乏清晰的認識,所以導師應當全面了解學分制下的課程體系和可選課程的教學大綱以指導學生選課,減少學生選課的無序性和盲目性。(2)主導個性發展。每個學生的能力有別,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可根據個性情況給予指導。有橫向發展需求的學生要指導其第二學位的選擇,以取得“面”的拓寬。有縱向發展希望的學生要給予專業深度發展的指導,培養其研究創新意識,以取得“點”的突破。(3)獲得各種證書的指導。目前,各種證書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證明學生的綜合實力,所以本科生導師要有計劃地指導學生參加英語等級考試、計算機等級考試、某些專業資格考試等。
3.2 本科生的主體作用
本科生導師制能否取得成功,主要看教育教學過程的主體——學生是否真正得到了個性的指導,能力是否真正得到了發展及畢業后的可持續發展狀況等。所以,學生和導師之間的溝通與合作非常重要,學生應在導師的指導下合理選課、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共同努力才能使本科生導師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1]縣祥,王雪.以導師制為平臺構建高校通識教育人才培養新模式[J].教育與教學研究,2009,23(27):54.
[2]羅國基.地方高校本科生導師制實施現狀調查分析[J].教育與職業,2007(29):52~54.
[3]胡紹元,鐘純真.高校本科生導師制模式選擇與構建[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0,25(3):109.
G640
A
1671-1246(2012)02-0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