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紅梅(廣西工學院鹿山學院 廣西 柳州 545616)
大學的體育學習是系統(tǒng)學習的最后一站,可以說在大學體育學習的成功與否將直接影響到將來的工作與生活。為了讓人們都能有一個健康的體魄來迎接接下來的挑戰(zhàn),必須在大學里培養(yǎng)好學生的鍛煉意識。
之所以要在大學里培養(yǎng)學生們的鍛煉意識主要是因為他對我們是有好處的。
1.1、增強體魄抵御疾病
通過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往往很少生病而一些體質較差的人卻經(jīng)常生病。之所以會這樣主要是因為我們在進行體育運動時,身體的各個機能在運動的過程中都得到了顯著的提高以此產生了抵御很多疾病的抗體,這些抗體可以很好的抵擋各種疾病的入侵。
1.2、塑造健美身材
其實我們可以不難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身材都是比較棒的。主要是經(jīng)過長時間的體育鍛煉體內的脂肪都已經(jīng)轉化成了肌肉,從審美學上來講這種轉變是非常美的。
1.3、增進與他人的交流減少壓力
大學生尤其是那些志向遠大的學生往往學習壓力都比較大,這時候如果適當?shù)膮⒓芋w育鍛煉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緩解這部分壓力,同時在鍛煉的過程中也可以認識很多朋友,這些對于即將走向社會的大學生來說都是很有幫助的。
2.1、高校的學生普遍認為上體育課的目的就是為了鍛煉身體,再加上以往陳舊的教學思路和材料根本得不到他們的重視。
2.2、一般情況下進入大學后的學生基本上步入了青年期,他們無論是從生理上還是思想方面都已經(jīng)相當成熟。很多人希望都愿意在大學里接受更加系統(tǒng)的體育學習,可是很多高校卻一直沿用中小學的教育方式進行教學讓很多大學生無法接受。
2.3、體育與其它課程一樣也是一門教學課程,不僅要學會實踐更要學好理論知識。現(xiàn)在高校對于體育教學普遍存在著重實踐輕理論的問題。這種教學模式使很多人踏上社會以后隨著生活壓力的加大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進行體育鍛煉。
3.1、通過學習體育知識讓同學們重新認識體育這門課程,告訴他們學習這門課的目的不僅僅是讓他們學會一些體育鍛煉的技巧和方法,為以后的鍛煉打好基礎更重要的是通過這門課的學習讓他們保持對體育的興趣,并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為自己制定一套適合自己的計劃進行鍛煉。
3.2、通過學習體育讓同學們意識到要想在當今社會更好的發(fā)展只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具備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只有這樣才能在當今社會立足。
3.3、通過體育課程的學習可以讓同學們發(fā)現(xiàn)在以往的鍛煉時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更好的掌握科學鍛煉的基本技能并及時改正,從而運用正確的方法進行體育鍛煉。
現(xiàn)在很多高校在進行體育課的教學時,依然存在著重實踐輕理論,重體育運動輕課堂教學的現(xiàn)象。長此以往學生們只會把體育課當成一種游戲或者放松的機會根本不會去重視這門課程當然更不會記住這門課程。很多同學之所以步入社會后面對各種問題放棄了體育鍛煉與在大學時的體育學習有著直接的關系。那么,為了能夠讓同學們養(yǎng)成終身鍛煉的意識,我們在高校進行體育教學時究竟該怎樣做才能讓學生們養(yǎng)成這種習慣,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4.1、在實踐中增強體育意識
體育實踐是形成體育意識的主要來源,我們所進行的每一項體育活動都離不開體育意識。所以為了更好的增強學生們的體育意識,高校應該多開展一些體育競賽活動讓同學們形成競爭意識從而提高身體素質。
4.2、依據(jù)同學們的性格進行專項培養(yǎng)
體育老師要依據(jù)學生們自身的情況進行專項培養(yǎng),這樣做既能保持學生的積極性進行學習,又能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真正喜歡上體育從而養(yǎng)成終身鍛煉的意識。如果還是按照常規(guī)的方法進行學習勢必會引起學生們的反感,久而久之就會降低學生們學習體育的興趣更不可能做到終身練習。
4.3、利用各種媒介進行體育宣傳
通過上面的講解我們可以清楚地發(fā)現(xiàn),當今大學生的體育意識不是很強。他們之所以參加體育活動都是因為自己的私人原因,比如男生是想通過參加體育鍛煉塑造健美體魄,女生更是為了學分而不得不去進行鍛煉。這種做法雖然在短期內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一旦他們離開學校走向社會都會慢慢地淡化這種意識。男生因為工作和生活壓力大而放棄,而女生當初練習就是為了學分當然更不可能養(yǎng)成終身鍛煉的習慣。
[1]曹春燕.體育教育應注重學生的職能培養(yǎng)[J].延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 (04).
[2]陳金宗.如何看待高校健康意識及體育發(fā)展[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0 (07).
[3]沈會武,張重續(xù).論體育教學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0 (06).
[4]袁為民.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意識與能力的培養(yǎng)[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9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