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威(鄭州幼兒師范學校體育教學部 河南 鄭州 450000)
根據我國健美操運動的發展狀況和未來的發展趨勢,按照不同的任務,健美操運動可分為健身健美操、表演健美操和競技健美操。幼兒師范學校中采用的為健身健美操。其中包括以提高心肺功能,改善身體有氧代謝能力的有氧操,練習肌肉控制,改善不良姿態,培養良好氣質風度的形體操,以保持肌肉外形,防止肌肉退化為主的力量操,以及踏板操等。
健美操是根據人體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體育美學等多科理論,為使人體健康、健美的發展而編排的。它是在音樂伴奏下進行的身體練習,其動作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美觀大方,有一定的旋律和節奏,可以恰當的表現出音樂的特色,動作的力度等。健美操運動不僅能有效地發展幼師生的身體形態,身體素質和身體機能,還可以陶冶情操,培養正確的審美觀和良好品質。對于磨練幼師生的意志,增強信心,提高心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求學生不能機械地完成動作,而應有節奏、有旋律、有感情、有表現力,并創造性完成動作。
要培養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首先要讓學生對體育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選用學生感興趣的體育教學老師,長期以來受傳統習慣和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學生對體育課有些偏見和誤解。他們以為上體育課就是玩,上與不上體育課無所謂,加上體育教學內容重復,難度過大,以及少數教師經驗少,教學方法呆板單調,導致學生喜歡體育,卻害怕上體育課的怪現象,為此,必須向學生明確指出只有“體格健壯,肌肉豐滿,體形勻稱,充滿青春活力,才是真正的健美”。
在健美操的教學初期,就得讓學生接受音樂教學,從準備部分開始,教師就要有意識地用音樂啟發學生,例如音樂啟動,教師隨音樂節奏踏步,在此基礎上逐步變化一些簡易動作,學生跟連,這樣,日積月累,學生就形成用耳聽音樂,用眼看師范的一種全身心運動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運用口令、提示及體位語言,糾正錯誤動作,鼓勵學生積極投入,教學中我們不只是機械的教會學生幾個動作,更重要的是通過音樂的旋律來調節學生的身心及情感體驗,將動作融匯與音樂之中,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進一步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
健美操教學能否實現預期目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內容的選擇,應選擇符合幼師生身心發展特點的教學內容。在健美操教學內容的確定上絕不可照搬文藝界或體育健美專業訓練那一套,而應遵循系統性、教育性、科學性、可行性、實用性與趣味性相結合的原則,立足與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協調發展,按照一定的順序,有步驟地進行教材的層次分類,不同年齡有各自的教學內容,在動作的難度安排上,采用由易到難,有簡到繁,由靜到動、動靜結合的階梯式排列,按姿態操、舞蹈操,節奏操的順序進行教學,從基礎開始,使學生通過有序的學習,更快地掌握技術,發展能力,教學中要求學生不僅要學會跳健美操,而且還要根據所學的編排知識,結合掌握的一些動作素材,進行健美操的創編。
現代社會的電教手段很多,如電腦、電視、錄像、影碟、錄音、幻燈等,所有這些手段都是為了學生學習,獲得感性或理性認識服務的,電視臺每天都有幾個頻道播放健美操,提醒、鼓勵、要求盡量學生觀看,利用室內播放健美操的錄像、影碟,利用電化教學媒體,直觀的視聽感覺,使學生真正認識“如何利用健美操塑造美的形體”的方法,促使學生對健美操產生濃厚的興趣。
健美操的動作設計不拘一格,編排方法靈活多樣,教學中主要教給學生健美操的運動思想和鍛煉方法,實踐中及時提醒和積極引導學生在身體的參與中用心靈體驗,在流暢自然、剛勁有力、形神兼備的動作練習和優美明快的音樂伴奏中感受輕松愉快和動感的韻律,逐步培養學生在練習中具有良好的精神風貌和灑脫大方的動作風度,同時積極支持,熱心鼓勵學生在體現健美操健、力、美精神實質的基礎上大膽設想,推陳出新創造動作,從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逐步培養和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意識和創造性思維。
[1]劉春.幼兒師范學校開設健美操教學的探討[J].南京: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1).
[2]張林葉,薛鵬飛.健美操在中等學校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和效果[J].山西: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02,(2).
[3]姜洪業.對健美操教學程序的探討[J].遼寧:遼寧體育科技出版社,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