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慶陽理工中專)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學校作為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構建和諧校園是時代發展的必然。構建和諧校園既是推進學校健康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組成部分。
中職學校體育是整個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活動不但能使學生增強體質,提高運動技能,而且還是發展智力,陶冶情操,鍛煉意志,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增強組織性、紀律性的重要途徑。學校體育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職學校是學生學習成長以至于走向社會融入社會一線生產主力軍,走向人生的搖籃,是學習知識與實踐技能的場所,尤其應讓師生們養成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學校的體育教師,是專門體育知識的人才,體育文化以系統的知識經教師傳授給學生們,使他們掌握體育的知識,認識體育的價值,得到全面發展。
校園體育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它包括體育教學、體育競賽、運動訓練、課外體育活動、體育欣賞等。通過各種形式來給予人體各器官以一定的強度和量的刺激,使機體在形態結構、生理機能等方面發生一系列適應性反應,從而對機體產生積極的影響,提高運動能力,促進人體體能和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提高人體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因而,學生身心健康是校園體育文化的根本。
校園體育文化功能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體育人格是人格主體在體育運動中言語、行為、態度、儀表、愛好方面自然表現出來的常態,是人格主體的尊嚴、價值、思維、道德品質綜合反映,表現的是個體道德形象。體育運動是人們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地促進身體全面發展,增強體質,提高運動技術水平,豐富社會文化娛樂生活的一種社會活動。
2.1.1 、辦學理念科學,宗旨明確,定位準確,思路明晰,特色鮮明,學校各項事業能夠做到科學、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辦學理念闡明學校信念,辦學宗旨建基于辦學理念,它闡明學校的宗旨,并將學校的信念、觀念和價值觀貫徹其中,是為學校制定政策和工作計劃的依據。它為學校設定了一種構架,所有學校的活動均在這種構架上進行。而目標定位則表明學校如何落實所訂立的宗旨。
2.1.2 、育人為本,人才興校。“教育以育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辦學以人才為本,以教師為主體”的辦學理念落到實處。中職學校以培養實用的技術人才為宗旨,必須時時處處關注和關心學生的成長,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
2.2.1 、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
校園體育文化是校園文化和體育文化兩者相互影響、融合、滲透、促進而發展起來的。它以其獨特的作用和魅力,存在于校園文化中,在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方面發揮著不可代替的作用。學校是學生人格社會化的主要場所,對人格的影響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以優良的鍛煉風氣、價值觀念、人際關系等表現出來的觀念形態以及獨特的育人環境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心靈、升華人格。這種促進作用是潛在的、無形的。
2.2.2 、完善體育教師的人格魅力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教師的表率作用是直接的、無聲的,對學生人格的健全起到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的作用。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既要有教師莊重嚴肅的風度,又要充分體現健壯的體魄、高尚的品德、強烈的工作熱情和突出的業務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去教育和感化學生,同時又以良好的師德,精湛的教藝去教育和啟迪學生高尚品德的形成,使學生在教師身上領悟和產生道德意識,從中樂于接受和效仿,并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賴。
校園體育文化是營造學校人文氣息和文化氛圍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內容,可以說是推動校園文化發展的最有力的催化劑。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促進了學生人格的完善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提高了學生的品德修養,這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將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總之,校園體育文化對振奮精神、增強學生的凝聚力、提高學生道德品質、展示學校形象、提升學校辦學水平、配合學校的體育教學目標管理、創建學校師生健康的體育培養目標,對和諧校園的構建乃至對和諧社會的構建都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1]常煒.關于構建和諧校園的思考[N].中國教育報,2005-03.
[2]陳家付.和諧社會與人的全面發展[N].光明日報,2004-04.